APP下载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016-12-26

同学少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老规矩华阴老腔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几年前,华阴老腔还默默无闻。然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种,一直以来却让作家陈忠实情难自禁,沉醉其中。突然有一天,也震撼了国人。

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演员的倾力演唱、台下观众的激情共鸣,又或者,是那种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那种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

缠绵激昂的唱腔确实打动了很多人,但能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内心的震颤和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华阴老腔。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模样,听到了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土地的性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真正原因。这种深刻而广泛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的时代,可以被一曲乡音震撼到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艺术,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共鸣;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居然让我们感到新奇和可贵。越不容易得到,才越觉得珍贵。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民间曲艺,什么时候竟到了如此陌生的地步?

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已经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不少坐在考场上的考生面对着“北京老规矩”这一话题感觉茫然失措,因为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弯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那些古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似乎也跟着一同离去了。听到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老规矩是如此,老腔也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几人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在这个时代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精粹,在这个时代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将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化的未来时,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了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特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欣赏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会感到熟悉,亲切。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的考场佳作。文章在分析“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时,没有停留在“老腔”的内部找原因,而将剖析的重心放在“老腔”之外的原因——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遗忘,导致人们在面对本应熟悉的传统艺术时却被深深震撼,这“震撼”的背后是普遍存在的文化饥饿现象,见解独到,发人深省。文章的结尾富有感召力,号召读者不应止于思考,而要用行动改变现状。

(张宗明 评价)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喜欢

老规矩华阴老腔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有的“老规矩”,还真不能丢
老腔唱新歌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作品欣赏
老规矩不老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