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深度研究与实施
——以青岛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为例

2016-12-26王连明

现代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学校

■王连明



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深度研究与实施
——以青岛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为例

■王连明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青岛市黄岛区外来人口急剧增加,高质量办学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共同期盼,学校亟待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阅读水平、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出现较大差异;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大量进入工作岗位,而部分老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导致教情差异也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各种素养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学校能否结合教育实际与办学特色,找到一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的创新之路?这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学校教育“共性”的一面,但难以照顾到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更加难以照顾到各校具体教情与学情的差异,这就更加需要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将国家统一的理想化课程转变为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即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

二、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及内容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指通过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自觉地对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实施,从而构建出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国家课程具体形态。而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其内涵是学校依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对国家小学语文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语文教育与教学。

香江路第一小学实施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是,在国家教育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秉承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办学理念,围绕核心“润”文化,彰显“书香教育”特色,根据教情、学情实际需求,将语文课程进行适度调适和创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生长和发展,探索具有香一特色的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主要内容是,通过落实语文学科国家课程校本化,在课内引导学生把书“读进去”,课外鼓励学生把书“读出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带动学生在更多领域中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三、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

(一)调适教研策略,规范环节,优化细节

香江路第一小学构建了“54321”高效教研模式,加强校本研究,实现“研训”合一,规范教研环节,优化管理细节,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聚焦在课堂。

1.“五型”教师展示——夯实教研基础

推出“名师型教师引领课、能手型教师开放课、骨干型教师示范课、成长型教师研讨课、新手型教师亮相课”等“五型教师展示”活动,使教学与研究“无缝衔接”,为各层次的教师搭建成长、展示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周周教研”的良好氛围,夯实教研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讲台上“炼”名师,在课堂教学上打造名师,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打造出了独具香一特色的名师队伍。

2.四项主题教研——紧扣《课程标准》

以学科课标为标准和引领,进行学科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每学期有序开展四项主题教研:期初解读课标、梳理教材;期中教学难题专项研讨;机动进行教学巡诊;期末开展质量分析。这四项主题教研紧紧围绕一线教学展开,引导各科教师以“课标”为纲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

3.三级教研引领——打造减负高效课堂

作为山东省教科院“三级教研协同服务学校”核心学校之一,学校三次承办和参与省、市、区小学语文三级教研活动,引导语文教师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进一步促进了语文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坚持聘请省、市、区级教研专家走进课堂,对话一线教师,指导教师成长。完善和建立了以年级学科组为主体的集体备课体制,梳理总结了“六板块式集体备课”模式,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分别从“字、词、句、读、写、拓”六个层面进行教材解读,进一步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严格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学不教、能学不教”的生本高效课堂原则,为语文课程校本化、师本化奠定基础。

4.双线对比评课——助力新教师成长

新教师观念新、干劲足,但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新教师培养上实行“双线对比”评课:对比名师课堂,给新教师梳理改进目标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对比师徒课堂,引导新教师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和反思教学,学习有效组织策略,促使新教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师发展梯队。

5.班级协同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尝试开展以一个班级为单位、语文学科为核心、其他学科共同参与的班级协同教研,不仅能有效解决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等教学质量的“短板”问题,还能促进教学成绩整体提高。通过四个步骤发挥其效能:第一,语文教师与各任课教师交流问题;第二,讨论分析原因;第三,制定改进策略;第四,跟踪听课指导。班级协同教研的全新方式,从“以学科为本”、“以教师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有利于语文教师和其他各任课教师间的互相理解、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使班级整体学业水平显著提高。

(二)创新教学策略,补充资源,多元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落实语文课程校本化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创新教学策略,通过点面结合、补充资源的方式,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1.勤诵读——增加积累量,培养语感

(1)晨间每日一诵:组织学生每天早晨自主诵读,每学年第一学期诵读古诗,第二学期主要诵读国学经典。开展晨诵比赛、诵读展示等活动,通过校委会与家委会成员共同评比、树立榜样、表彰优秀,将“每日一诵”常规化。

(2)课前2分钟诵读:每节语文课的2分钟课前准备时间里,组织学生“动手又动口”,一边做学习用品准备,一边诵读。

2.写好字——阶梯式训练提高能力

语文《课标》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我校通过实施“课课练、堂堂清、周周展”的阶梯式训练方式,借助各类多媒体书法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让学生扎扎实实写好字。

(1)切分课堂,坚持做到课课练。尝试将40分钟课堂进行时间和学习板块的切分,采取“30+10=40分钟高效课堂”的时间分配,必须保证每节语文课至少10分钟写字教学时间。

(2)课课听写,坚持做到堂堂清。设立听写本,坚持每堂新课之前听写前一课字词或句段,当天批改,并在语文备课中设立“反馈矫正”环节,将听写情况记录在备课中,力求做到堂堂清。每学期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考查学生的字词句掌握、汉字规范化书写情况,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打牢语文学习的根基。

(3)书法作品,坚持做到周周展。经过几年的熏陶培养,每天中午静心练字15分钟已成为学生的习惯。每周五是学校“书法每周一展”的时间,将全校每个孩子的书法作品按班级展出在教学楼大厅,让师生、家长随时能够看到学生本周书写情况。每月班级书法之星由学校评出并表彰,以评价促动学生坚持练字,养成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为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对、写好、写美,除了语文课上的训练,我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设立了学校课程书法课,作为语文写字课补充。如,低年级开发了校本课程《十二生肖之汉字》,初步感受汉字文化韵味,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兴趣。使用《硬笔》校本课程,在外聘书法教师的指导下写好硬笔字。同时,作为黄岛区写字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与青岛市写字教材配套研发的“毛笔书法”教学软件,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普及性软笔书法教学。课课练、堂堂清、周周展,不仅确保了规范化书写汉字,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汉字的艺术美感及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3.爱读书——课内外结合提升素养

美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阅读,真正享受阅读乐趣,在阅读中长见识、长能力、长智慧,从而提升整体素养。

(1)高效课堂教方法——把书读进去。坚持在语文学科中进行“30分钟高效课堂”研究,根据年级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智慧生成,并顺学而导,将语文教材“学习化”,将“教材”变为“学材”,重视对具体语境中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和习得语文学习方法。

第一,通过多种策略进行阅读教学。如,顺学而导策略,操作流程是:课前自主预习——检查反馈矫正——交流学习收获——重点段落导读——拓展巩固练习。此策略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情境悟读策略,操作流程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梳理文脉——合作交流、品味语言——入境美读、感悟情感——拓展延伸、读写结合。此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性演读、对比性朗读的综合学习活动中加深感悟,对学生读写能力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设疑导读策略,操作流程是:导入新课、借题质疑——自读感悟、自主解疑——探究交流、深入研读——拓展升华、巩固积累。这项策略可以帮助中、高年级学生在探析性对话中,提高质疑能力和自主感悟能力。

主要推论: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与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人口结构呈正相关、与地区税收份额、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第二,通过多种方式增加阅读量。语文教师们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能给学生的阅读积累提效增速。如,低年级绘本朗读,不仅有语文教师读给孩子听,家长助教团中的“故事妈妈”也是绘本朗读的高手,大手拉小手——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分享绘本,更是赢得了孩子的喜爱。中年级阅览积累,根据学校安排在相应周次和班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进行阅览,并引导做好读书笔记,利用每节语文拓展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好词佳句,周末时再进行词句的整理记录。高年级阅读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优秀篇章阅读或经典文学名著等整本书的阅读,引领学生发现语言的特色,感受表达的精妙,发掘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并创设多种展示阅读收获的机会,体验阅读乐趣,汲取浸润生命的养分。

(2)课外实践增体验——把书读出来。学校成立小记者团,并在家委会协助下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多彩实践、体验活动,将见闻积累在“读书小报”、“阅读剪报”、“读书笔记”等,将读书与写作、实践、体验紧密融合。印发《书香润童年——好书推荐和必背古诗篇目》发放给每个家庭,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寻阅”的境界,在学校列出的读书单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每学期选择阅读1-2本经典名著,养成每日上学必带书、每日睡前必读书的习惯,并充分用好假期“阅读黄金期”,通过假期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评选、好书推荐共享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养成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3)课后作业减负担——读写提素养。香一小校尝试开设“语文作业超市”分层分期布置作业,重视学生阅读积累、写作表达、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每日作业——重在对当天所学语文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每周作业——主要布置拓展阅读、读书笔记、小练笔等积累性作业;学期作业——重点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同时进行作业评价方式改革,如“优秀作业之星”评选、网上晒作业等评价激励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作业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学校总结出的语文作业改革经验《三环节,五要素,让作业更精彩》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在青岛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汇报和推广。

四、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香江路第一小学以“育人为本、注重内涵、创新发展”为学校教育核心价值观,以提高质量为宗旨,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立足实际,依据书香教育特色,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和实施,成果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国家级课题优秀实验学校”,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课题优秀实验学校”等60多项荣誉。

学校和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场所。随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深入研究和实施,香江路第一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迅速提升,现有市、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43人,先后有30多人获市、区优质课一、二等奖,40余人执教了国家、省、市、区公开课。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在各级各类语文学科比赛中屡获佳绩:全市“好书伴成长”优秀奖、市征文比赛一等奖、区听写大赛一等奖、区朗诵比赛特等奖;先后有500多人次在省、市、区征文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并且连续多年在全市、全区的语文学科学业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

五、反思

在实施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中,学校总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师生素养不断发展,但仍面临不少困惑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思考、实践、总结、反思。

(一)如何深入进行语文资源校本化整合

崔峦同志曾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除了以上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之外,学校仍需要下大力气对本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各学科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环境,所谓“天地大学堂”,使语文课程和时代发展、现实生活更加紧密联系,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源头活水。

(二)如何依托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一个“点”带动学校各学科校本化实施进程

校本化课程实施强调学校在国家的框架之下“做自己的事”,香江路第一小学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方向的前提下,研究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家长和所在的社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外部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有特色、创造性地实现语文学科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何将已有经验和存在不足进行提炼总结,依据各学科不同特点,落实各学科的校本化实施,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在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更加需要学校、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特点和条件来精心规划实施课程,将小学语文国家课程通过校本化的实施,实现尊重学生生命,展示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成长,塑造学生未来的高质量教育目标。

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山东青岛 266555)

(责任编辑:徐素花)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