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家畜炭疽防控工作进展

2016-12-26阮清杰韦桂芬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疫点炭疽病畜

阮清杰,梁 磊,韦桂芬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隆林 533400)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家畜炭疽防控工作进展

阮清杰,梁 磊,韦桂芬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隆林 533400)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各种家畜、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高热,可视粘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剖检呈败血症变化、尸僵不全、血凝不良呈煤焦油样,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抵抗力较弱,夏季腐败尸体内的菌体经1~4d即可分解死亡,对常用消毒药和抗微生物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能在短时间内杀灭。频死病畜体内及排泄物中常有大量菌体,当尸体处理不当,如解剖尸体食肉等就会形成大量有强大抵抗力的芽孢,污染土壤、水源、牧地成为长久的疫源地。炭疽芽孢在干燥情况下可存活几十年。据文件记载,皮毛上污染的炭疽芽孢可存活55年之久,芽孢在粪便及水中也能长期存活。一旦环境被污染,传染性可延续20~30年。该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少许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

隆林各族自治县曾经是家畜炭疽流行重灾区,据本县资料记载,1956年我县就有该病发生,1958~1981年期间,县食品部门屠宰检疫共检出33例病猪。由于档案不健全,80年代以前的疫情情况无法考证。为摸清我县近年来家畜炭疽流行情况,有效控制疫情蔓延,2003年初我县实施了1981~2002年炭疽疫情流行情况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走访群众进行核实,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存档,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疫情发生频率明显下降,为我县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历年疫情流行情况

调查结果反映,我县1981~2002年炭疽疫点共163个,涉及14个乡镇。发病动物数为:牛383头、马38匹、羊86只、猪8头、犬9只;死亡动物数为:牛257头、马21匹、羊73只、猪8头、犬6只;感染人数为:288人,死亡32人。

2 主要的防控措施

2.1 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加大防治经费投入 针对炭疽疫情高发态势,200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牲畜炭疽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领导为组长的炭疽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增加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健全基层动物防疫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冷链体系,全县179个村均落实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与村干部副职同等。以后每年都将炭疽防治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2.2 广泛宣传,群防群控 通过广播、画报、挂历、宣传单、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该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程度。发现疑似疫情及时报告,并做到不剖杀、不食用、不转运、不出售。接触疫情人员必须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兽医人员严格遵守检疫、诊断规程,防止病原扩散。人感染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3 定期实施免疫接种 对发生过疫情的疫区及受威胁区,调查摸底易感动物存栏量,采购足量防疫物资进行储备。每年春秋两季使用Ⅱ号炭疽芽孢苗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易感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90%以上。

2.4 对解剖地点进行严格消毒 2003年对调查出来的全县病畜解剖地点实施一次全面消毒。对近年来发生的疫点每年进行环境监测采样时坚持消毒一次,消毒药使用5%福尔马林、20%漂白粉液或10%烧碱溶液。

2.5 对历年炭疽疫点环境污染情况实施常态化监测 每年汛期过后对近年内发生炭疽的新老疫点进行环境监测。每个疫点分别在病畜解剖点以及水土流失方向采集土样4份,水样1份,送百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检验方法采用行业标准(NY/T561-2002)。2003年来该项工作一直未间断过。

2.6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加强与卫生、公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的协作,及时通报相关信息,通过联合执法等形式,严厉打击买卖、运输、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

2.7 发现疫情及时处置 发现疑似疫情及时报告,严禁对病畜尸体进行开放式解剖检查。立即派技术专家采取病畜末梢静脉血或切下一块耳朵,必要时切下一块脾脏,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并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限制移动。确诊后,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呈零星散发时,对患病动物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动物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d。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动物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呈暴发流行时(10d内发现5头以上的患病动物),报请县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按照《炭疽防治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3 取得的成效

2003年初,摸清炭疽疫情后,我县采取了上述一系列防控措施进行防制,2003~2013年畜间疫情发生频率逐年明显下降,2014~2015年无疫情报告,防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炭疽防治工作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做到宣传到位、免疫到位、监测到位,发现疫情处置方法规范,该病是可防可控的。

表1 隆林各族自治县1981~2002年炭疽疫情统计表

表2 隆林各族自治县2003年以来炭疽疫情统计表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007

猜你喜欢

疫点炭疽病畜
具有时滞和季节性的炭疽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