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育白牛杂交利用试验研究初报

2016-12-26艾纯民张丽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眼肌父本母本

艾纯民,陆 壮,张丽君

(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032)

辽育白牛杂交利用试验研究初报

艾纯民1,陆 壮2,张丽君2

(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032)

为探索利用我省丰富而优良的辽育白牛母本牛资源生产中高等级牛肉的杂交生产模式,开展了以辽育白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和牛、皮埃蒙特牛为父本杂交利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三品种杂交后代各具特点,西门塔尔杂交后代的日增重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皮埃蒙特杂交后代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等胴体品质最高;而和牛杂交后代牛肉的理石花纹最为丰富,且高档肉产量最高。

辽育白牛;杂交利用;阉牛;育肥;屠宰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以夏洛莱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经过级进杂交和横交选育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新品种牛具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良性能。辽育白牛及其后代广泛分布于辽宁省的中西部、北部和东部,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肉用母本牛品种。为了充分利用辽育白牛母本牛资源,优化辽育白牛杂交生产,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省牧经站)开展了以辽育白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和牛、皮埃蒙特牛为父本的杂种牛育肥屠宰试验,研究了3个杂交组合牛的生长特点和肉质指标,为开展辽育白牛母本牛杂交利用,推动中高等级牛肉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牛管理和指标测量

1.1.1 试验时间、地点和试验牛的选择 西门塔尔×辽育白牛(西)组合的育肥试验,于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清源满族自治县天罡肉牛专业合作社育肥场实施;和牛×辽育白牛(和)组合的育肥试验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喀左县王文震养牛场实施;皮埃蒙特×辽育白牛(皮)组合的育肥试验于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溪市万顺达牛羊养殖基地实施。西组合于2013年1月14日,在辽宁福元食品有限公司实施,和组合和皮组合分别于2015年1 月9日和2015年9月16日在辽宁绿源肉业有限公司实施。

西、和与皮组合试验在其育肥地区的繁殖母牛户中分别选择了20头、12头和10头小架子公牛作为试验牛。

1.1.2 试验牛育肥期 试验期为17个月。育肥期分为4个阶段:育肥准备期60d,育肥前期150d,育肥中期210d,育肥后期90d(见表1)。

表1 肥阶段划分

1.1.3 试验牛日粮组成 试验牛粗饲料为黄贮玉米秸秆、稻草;精饲料由牛浓缩料(粗蛋白38.0%;粗纤维10%;钙1.8%;磷0.6%;盐1.09%)、玉米面、豆粕、食盐组成。试验牛的日粮配合遵循“能量浓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加、蛋白质浓度则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原则。各育肥阶段日粮配比及饲喂量见表2。

表2 各育肥阶段日粮配比与饲喂量

1.1.4 试验准备期管理 试验牛入场后7日内实施去势钳切断精索的非手术法阉割术;在育肥准备期内,试验牛进行戴鼻环、戴耳标、体内外驱虫、健胃、口蹄疫苗注射等工作。

1.1.5 育肥指标测定 每头试验牛分别于育肥牛入栏、各育肥期结束日,测量空腹重。

1.1.6 屠宰方法 待宰试验牛宰前24h停止喂饲,但每隔6h饮水;宰前测量体重;屠宰流程为电击、放血、倒挂上屠宰线、去头和蹄、剥皮、开膛、去内脏、劈半、排酸、胴体分割(排酸36h)。

1.1.7 屠宰指标测定

眼肌面积:第5至第6肋间和第12至第13肋间背最长肌横切面积。具体方法,用硫酸纸将眼肌面积画出后,用方格法求其面积。

大理石花纹:对手第12至第13肋的眼肌横切面脂肪沉积的理石花纹等级,按照NY/T676-2010《牛肉等级规格》进行评定。

1.2 统计方法

对上述测得的数据采用 SPSS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育肥性能测定

试验牛体重及增重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入栏体重,和组合牛>皮组合牛>西组合牛,且西组合牛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合牛;出栏体重,和组合牛>西组合牛>皮组合牛,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日增重指标,育肥准备期,皮组合牛>西组合牛>和组合牛,育肥前期,西组合牛>皮组合牛>和组合牛,两期和组合牛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合牛;育肥中期,和组合牛>西组合牛>皮组合牛,皮组合牛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合牛;育肥后期西组合牛>和组合牛>皮组合牛,三者差异显著;全期平均日增重,西组合牛>皮组合牛>和组合牛,西组合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合牛。

三组合牛各阶段日增重变化图例(详见图1)更直观地表现了日增重变化趋势,即西组合牛全期均有较高的日增重,且育肥后期日增重明显上升;和组合牛育肥准备期、育肥前期、育肥中期日增重呈现上升趋势,育肥后期日增重有所下降;皮组合牛育肥准备期、育肥前期有较高日增重,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日增重下降,育肥后期日增重低于0.5kg。

a,b,c相同指标,相邻字母角标差异显著(P<0.05),相字母角标差异显著。

图1 各组合日增重变化图例

2.2 屠宰性能测定

三组合牛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屠宰率指标,皮组合牛>西组合牛>和组合牛,且和组合牛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合牛;净肉率指标,皮组合牛>西组合牛>和组合牛,皮组合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合牛;肉骨比指标,皮组合牛>和组合牛>西组合牛,且皮组合牛与西组合牛差异显著;高档肉重指标,和组合牛>西组合牛>皮组合牛,和组合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合牛;5~6肋眼肌面积指标,皮组合牛>和组合牛>西组合牛,只有皮组合牛与西组合牛差异显著;12~13肋眼肌面积指标,皮组合牛>西组合牛>和组合牛,5~6肋眼肌面积指标,皮组合牛>和组合牛>西组合牛,只有和组合牛与皮组合牛差异显著,理石花纹等级,和组合牛显著优于其他2组。

表3 屠宰性能指标

3 讨论

3.1 辽育白牛母本牛与三品种父本牛杂交后代阉牛的增重特点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西组合牛的入栏体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合牛,但是其育肥期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最终达到出栏重差异不显著的结果,这一结果与其父本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较快的特点相符,且西组合牛育肥后期仍有高的日增重(1.24kg);皮组合牛后期增重速度慢,这一结果与李国平(2004)实验中的皮埃蒙特杂交后代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育肥后期增重速度减慢的趋势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父本的皮埃蒙特牛属于早熟品种,以致皮组合牛育肥后期的生长性能相对较差,建议将皮组合牛适当缩短育肥期,在体重达550kg即可出栏,以节约育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2 辽育白牛母本牛与三品种父本牛杂交后代阉牛的屠宰和胴体指标特点

本次试验的三个杂交组合中,皮组合牛保持了其父本皮埃蒙特屠宰率高,净肉率高,而骨骼含量低(骨重轻)的特性,拥有最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5~6肋及12~13肋眼肌面积。李峰等(2006)的研究也指出皮埃蒙特牛对南阳牛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尤其在产肉性能方面有显著提高,改良效果优于夏洛莱牛。这是因为父本的皮埃蒙特的双肌性状使其同其他品种相比具有更强的产肉性能,肩胛部、背部和臀部肌肉特别发达,眼肌面积大的特点有关。西组合牛的肉骨比在三组中最低,是由于父本西门塔尔牛为兼用品种,肌肉发达程度稍差的原因。高档肉重方面,和组合牛高档肉重显著高于皮组合牛和西组合牛,这也与父本和牛产高档肉性能较为优异,前躯较后躯发达有关。

3.3 辽育白牛母本牛与三品种父本牛杂交后代阉牛的眼肉理石花纹的特点

牛肉中的大理石花纹是肌纤维间的肌内脂肪含量十分丰富后表现出来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固态脂肪。试验结果表明,和组合牛理石花纹等级达到3级以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合。作为父本的和牛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肌间脂肪含量高,肌肉大理石纹评分高,有良好的胴体品质,适合生产理石花纹肉。

4 结论

本试验所利用的三品种父本牛各具特点,而其与辽育白牛母牛的杂交后代也都不同程度的遗传了父本的优良性状。西组合牛的日增重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且后期也表现了很高的增重速度;皮组合牛拥有最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但后期增重速度过慢,可以缩短育肥期;而和组合牛的高档肉产量最高,且理石花纹最为丰富。3品种父本牛与辽育白牛杂交后代都可以用于生产高中档牛肉。如果生产理石花纹肉应选择和牛作父本,如果生产高品质胴体应选择皮埃蒙特牛作父本,如果追求高出栏体重应选择西门塔尔牛作父本。

表3 体重与日增重统计分析表 单位:kg

[1]罗晓瑜.德国的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与管理[J].中国畜牧业,2011,20: 56-59.

[2]李国平.大通地区皮埃蒙特杂交肉牛生长发育的观测[J].养殖技术顾问,2014,05:47-49.

[3]罗应荣,等.意大利皮埃蒙特良种肉牛品种标准及生产性能[J].黄牛杂志,1999,4:37-39.

[4]王栋,等.关于皮埃蒙特肉牛引进及中国肉牛育种的几点思考[J].中国畜牧杂志,2007,13:32-35.

[5]李锋,等.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06,03:11-12+22.

[6]曹兵海,等.双肌肉皮埃蒙特牛胴、分割肉特点与市场发展方向[J].畜牧兽医学报,2007,04:362-368.

[7]陈幼春,等.皮埃蒙特良种肉牛[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8]刘文生,等.黑毛和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繁育[J].黄牛杂志,2004,04:13-14+69.

[9]陈银基,等.肉牛胴体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与大理石花纹等级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12:2853-2860.

[10]罗军,等.我国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黄牛杂志,1999,05:49-51.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013

猜你喜欢

眼肌父本母本
北京黑猪FUBP3和USP43基因多态性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五个杂交水稻大穗型父本制种特性研究
杂交水稻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