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12-26孙爱武

职教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训职业高职

□孙爱武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高职本科试点和探索。该校前身是黄炎培先生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近代第一所职业学校。学校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学院已有自动化等六个高职本科专业,在校生约1000人,占全校在校生的7%。现就三年来学院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阐述如下:

一、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可行性论证

高职本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学院多次组织同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对高职本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证。论证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H型”平行发展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职业教育所有专业升为本科不符合江苏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规格要求,这也正是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初衷。二是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江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对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部分专业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符合江苏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支柱产业,世界500强企业有一半以上在江苏设立自动化制造基地,制造业水平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其中电气自动化占制造业60%,对此,我们选择自动化以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高职本科的试点和探索专业。三是对高职本科的内涵予以认识。我们认为高职本科,职业性是其根本属性;同时,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与普通本科一样,需要体现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不同之处:普通本科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体系,侧重于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学和理论研究;而高职本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工作为体系,侧重于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强调的是行业和岗位需求,以动态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1]。

二、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这既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宿,更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的前提[2]。根据对市场和行业调研,我们认为基于某一岗位(群)自动化操作型技能人才是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在生产、服务一线,能够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变成物质实物的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是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及工作岗位见表1:

表1 自动化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及工作岗位

我们将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①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自动化应用岗位;②培养具有工业自动化领域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③掌握自动化技术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④敬业爱岗,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⑤善于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强;⑥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方案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控制、维护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和工程技术人才。

三、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自动化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能力分析,确定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专业方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含知识、素质)要求。

(二)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上,以能力为本位,我们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3]。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分五大块:一是文化基础课程,二是公共技术平台核心课程,三是公共技术平台实训课程,四是在前三项基础之上,面向岗位和工作任务的一系列综合实训课程,五是企业实践。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与三棱、信捷电气公司等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学分为189学分计3480学时,其中必修课程170学分3184学时占91.3%,选修课程19学分304学时占8.7%。公共基础课程53学分872学时占25%,技术平台课程82学分1480学时占42.5%,专业方向课程54学分1128学时占32.4%。理论课程与理实一体化课程133学分2128学时占61.3%;集中实践教学56学分1344学时占38.7%。

(三)课程设置变化

与高职专科相比,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能力提升要求与课程设置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能力提升要求与课程设置变化

四、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学组织

(一)招生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2012-2014年每年招生60人,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30人。招生放在本二批次,均一次性录满。随着考生及家长对“4+0”这种本科培养方式越来越了解,报考日趋“火爆”。

(二)教师配备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配备专任教师6名,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同时,通过深度校企合作,高职本科师资团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以及境外学习;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混编”师资团队,工程师进行在校生的实训指导。

(三)教材选用情况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材选用目前较为困难。在基础部分,我们目前主要还是选择普通本科类的教材为主。在专业核心课方面主要采用行业企业的培训讲义等,并根据教学建设安排,编写校本教材,现已与高教出版社和三棱公司三方联合,立项高职本科自动化类系列教材。

(四)课程实施情况

1.立体化多层次教学。在多年高职专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首届四年制高职学生特点及专业要求,建立立体化多形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例如在应用数学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高职本科数学教学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通过开展研讨、讲座、综合训练、课外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构建实验模型熟悉职业环境,加强数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选修,将信息化方法和数学建模思想融会贯通于学生的学习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校内数学建模竞赛、选派选手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深度校企合作。与三棱、信捷、施耐德等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和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提升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指导核心课程的建设,建设以校内教授和企业技术大师为主的双学术带头人及梯队合理的“双师型”自动化教学团队,并利用对最新技术的掌控同步更新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淡化与现行技术滞后的问题。

3.强化工学结合。强化工学结合,在大三的上学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设置5周的企业实习,结合暑期企业实践,学生有三个月的企业锻炼时间,对学生提升岗位认知培养职业观念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四年级必须在合作企业参加半年以上企业实践,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突出做学合一。结合江苏省人才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特点,依托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国家实训基地、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装备制造国家实训基地、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维修电工示范实训基地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教学中同时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做学合一,增强其运用所掌握的技术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

5.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进行系统性的培养,使其具备专业发展的能力,同时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采用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又要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要求获得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学生管理情况

我们实行了类似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导师制度,将专(兼)任教师和辅导员转变为学生的职业导师,学生先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人文素质课程、自动控制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然后在企业职业导师导向下,学习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再借助业界一流的设备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训操作和反复的技能训练,从而达到能基本掌握相关设备的检测、调试、组装、维护能力。

五、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教学评价

尽管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南工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班风、学风好,受到广大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二态度认真、主动积极,职业素养高,各项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好,不仅受到企业导师和兼职教师的好评,而且受到了企业的认可。目前,2012级、2013级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所有学生已经全部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小结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职业”类型上要传承高职院校强调的技术技能和工程技术等应用的能力培养[4],在“层次”结构上要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扎实宽厚的基础。高职本科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我们对于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仅三年,还存在不足和欠缺,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同行专家及企业界专家共同探索[5]。

[1]王琼.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8-139.

[2]张宝臣,祝成林.高职本科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4(6):50-53.

[3]肖海涛,向春.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8-120.

[4]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5-9.

[5]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11-14.

孙爱武(1972-),男,安徽怀宁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与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B-b/2013/03/048),主持人:孙爱武。

G712

B

1001-7518(2016)03-0069-03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实训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