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撕纸活动乐趣多

2016-12-24周璇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彩纸胶水小班

周璇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教育更是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孩子们非常喜欢撕纸这一活动,然而撕纸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因为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甚至还会厉声制止孩子。其实,这一活动对孩子的发展别具意义。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小肌肉群得到越多的锻炼,就越能激发孩子大脑隐藏的潜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开展了关于撕纸活动的实践研究,为的是让幼儿在撕纸活动中解放双手,去感受用手创造的美,同时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

一、纸艺课程内容的合理开发

1.将撕纸活动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相整合。

撕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它可以与其它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相整合,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为幼儿提供“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我们将撕纸活动融合于科学、语言、社会、健康和艺术活动中,与我们山东省省编教材的主题活动相结合。例如,撕纸活动“秋天的树”,放在小班上学期的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中,就是社会、艺术、科学与撕纸相整合的活动。首先,老师需要带领小班的幼儿走进社区去观察秋天的树,在观察中让幼儿了解大树在秋天的变化,例如:树叶会变黄、会脱落,树干和树枝形态各异,同时与孩子分享保护树木的方法,经过了探索与观察后孩子就可以进行撕纸创作活动了。孩子用彩纸先撕出树干,然后将黄色和绿色的彩纸撕成小碎片当树叶,最后将树叶与树干粘贴在长条形的素描纸上,经过孩子的创作,一片秋天的树林就跃然纸上。

小班的孩子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老师将作品用来装饰活动室的环境,既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增强了幼儿的自豪感与参与性,一举两得。

2.贴近幼儿生活,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小班幼儿手的动作协调性较差,所以在活动中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刚开始,有的幼儿根本不会撕,准确地说是在“拽”纸,两只小手很难将纸撕开,而且还会把纸攥得皱皱巴巴,所以教会孩子如何把纸撕开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步就从“乱撕”开始,只要孩子能将纸撕开就算成功,在“乱撕”中孩子们学会了撕这一基本技能;然后我们就可以教给幼儿如何将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接着还可以提高要求,让孩子将纸撕成一条一条的,从粗细不一到粗细尽量差不多;再难一点,就要求孩子们撕出一定的形状或轮廓等等。活动内容和目标的设定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孩子得到循序渐进地发展,这样幼儿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活动的开展也会顺利很多,幼儿参与的兴趣与挑战感也会越来越浓。

二、纸艺教学方法的多方位探索

1.游戏法。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也是在学习中游戏,游戏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始终。根据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撕纸活动效果会更好,幼儿不仅思维会更活跃,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更容易调动创造热情。如撕纸活动总会用到胶水,但是小班的孩子有的不会使用,有的就嫌胶水粘不愿意去碰,所以我们就想到了一个和胶水做游戏的方法,“小彩纸要去旅行啦,碰到了胶水朋友,那让彩纸和胶水抱一抱、亲一亲吧!然后彩纸接着出发啦,到达了终点白纸广场,让我们给彩纸宝宝找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休息吧!”通过简单的拟人小游戏,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操作的程序,同时也解决了不会使用或排斥使用胶水的问题。

2.情境法。

创设情境对于让小班幼儿融入课程会很有帮助,也容易激发幼儿参与撕纸活动的兴趣。如在“我是理发师”这节撕纸活动中,先展示理发店,然后配上关于理发的FLASH动画,幼儿会发现理发师真的好神奇,能理出各种美丽的发型。这时小朋友妈妈的图片出现了,妈妈说:“我也想理一个最美的发型,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孩子们一看是自己妈妈要理发,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这时我们就和孩子们共同研究怎样撕纸才能撕出最好看的发型,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创作。在撕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个孩子的作品还有改进的地方,就可以这样说:“妈妈说,如果我的头发能再细一点就更美啦!”孩子们会马上改进,还会问:“这样美不美?这样美不美?”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进行活动,同时也会提高对自己作品的要求。

三、纸艺活动发展目标的长远定位

1.技能技巧不是培养的目标。

在幼儿园开展撕纸艺术活动,主要是想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因此,活动目标的设定不要停留在技能技巧上,而应该设定在艺术感知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如撕纸活动“各种各样的树”,目标可定为:①通过观察、探究,了解多种多样的树。②根据季节的色彩想象各种树,并用语言大胆地描述出树的不同形态。③通过活动,在想象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

虽然孩子的能力有差异,但是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得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所以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关注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是否快乐、参与度如何、是否感兴趣等等。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适时适当地引导,鼓励幼儿自信大胆地去动手撕纸。

3.鼓励并帮助幼儿建立活动的自信心。

孩子的作品也许没有大人作品那么干净整齐,但绝对是各有特点,充满创意与想象,在每个幼儿的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美的,在家长眼里更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肯定自己的成功与创意,这对提高幼儿动手撕纸的兴趣很有作用。在撕纸活动中,教师不能忽略幼儿的个别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孩子,让幼儿解放双手,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四、撕纸氛围的良好营造

1.让幼儿作品“处处开花”。

作品的展示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作品展出自己的风格,创造应有的艺术美是值得我们老师不断探究的。例如,我们班每一区域都根据作品自身的风格再进行装饰,最后做到整个区域的风格设计与作品风格相统一,“中国风”区域可以将幼儿作品装饰在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展示墙上进行展示;“涂鸦作品区”张贴的是幼儿最基础、最原生态的作品,体现了无限的童趣;“米罗天地”则渗透了许多的创意元素,注重日常生活用品与美术的结合,让孩子体验创意无限。

2.注重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创作”。

除了集体教学活动,固定的区域活动也给了孩子创作的空间。在美工区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以进行撕纸活动的材料:彩色卡纸、蜡光纸、皱纹纸、报纸和废旧广告纸等,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限制主题,可以让孩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撕贴,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撕纸创作空间,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充分感受撕纸的无穷魅力。

3.让幼儿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集体教学活动时,我们会将集体教学时间与户外时间相结合,给孩子一个充分的撕纸活动时间,等活动结束后再统一进行户外游戏。每周还会提供三次区角活动,保证幼儿的自由撕纸活动时间,在平时来园和离园的间隙,我们也会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撕纸教育。因此,这给幼儿撕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时间。

在撕纸的过程中孩子们爱上了撕纸,从他们自信的笑容和骄傲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手部小肌肉、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看到孩子们完成作品时认真的神情,看到孩子们用撕纸作品做游戏,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通过撕纸活动孩子的双手得到了解放,也体验到创作时的无限快乐,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在撕纸活动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猜你喜欢

彩纸胶水小班
大豆油“炼”出生物降解胶水
Thanksgiving Day Card
会变魔术的彩纸
吸管彩纸变变变
牛奶变胶水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