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独具匠心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样本
2016-12-24
凌晨的重庆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之下,这是曾辉5天里到过的第三座城市。作为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副总经理的曾辉全年在公司的时间不足100天,5天3座城市并不是他“坐标”移动最频繁的情况,他的极限曾经是4天两个国家4座城市。
“国产工业机器人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市场推广,我近一两年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参加展会,通过展会接触更多的合作伙伴,然后再给埃夫特的业务合作伙伴‘站台更多的专业展会。”曾辉这样描述着自己的工作状态。频繁参加全国的各种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方面的展会已经成为曾辉当下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我们埃夫特在2012年卖到将近300台机器人,2013年卖了500台,2015年已经超过1000台,今年预计会达到2000台。我们判断中国市场的容量和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我觉得产量是能达到设计产能的。”曾辉这样描述埃夫特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这家成立于2007年,专门专注从事工业机器人设计、研发、制造与系统应用,自动化装备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的发展经历恰如其英文名称“EFORT”,取自英文“effort”的“努力”之意,故意减掉一个“f”,寓意永不满足,进无止境。对埃夫特来说,选择了自主化工业机器人,就是选择了一条永无止境的创新发展之路。
奇瑞血统
外人很少知道,如今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扛起“自主创新”大旗的埃夫特,前身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面不到10人的装备制造科。一个通常在传统企业中负责设备选型、维护保养的功能科室,为何要承担起振兴国产工业机器人工业的使命?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过去奇瑞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依赖进口,不仅技术受制于人,还常常受气。”时任奇瑞汽车设备部部长、如今的埃夫特公司总经理许礼进,坦言自己过去经常因为机器人“罢工”而挨批。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哪怕机器人出现一个小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必须停下来,等着国外工程师打着“飞的”来维修,周期长、成本高,没少耽误生产。
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早的行业,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线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奇瑞汽车亦是如此。在埃夫特看来,汽车生产线上应用国外工业机器人不仅仅是高额的进口成本那么简单,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昂贵的后续维修保养成本才是他们坚定要做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关键。
“升级改造的时候,我们就是请了当时奇瑞生产线上进口的机器人厂商来为我们服务。他们是从国外上飞机开始,一直回到他们下飞机为止,按小时收费,每小时就几百欧元。最后,外国专家只是简单地修改了一下程序,企业就花了近一百万元。这钱虽然是我个人掏腰包,但是还是觉得心疼。”许礼进这样回忆当时奇瑞汽车生产线上国外工业机器人设备升级改造时的情景。“技不如人就永远受制于人,永远被动挨打。这个事情更是加深了我们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机器人这样的一个想法。”
许礼进的这个想法在2007年成为现实。这一年,他在母公司的支持下,组建了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从2007年到2009年,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埃夫特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在奇瑞的汽车生产车间投入使用。
然而第一台样机上线以后就状态百出。
“比如我们这个机器人机械臂断了,漏油啊,噪音啊,甚至还发生过安全事故。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失控,失控扎到我们一个员工的一个安全帽上,当时把帽子都扎破了。我们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包括车间,当时都很反对,要拒绝用这个机器人。”回想起那样的日子,许礼进依然感觉不堪回首。“最焦躁就是每次开生产会,我亲自到这个会上去解释,这个问题发生的是什么原因,我们怎么改进的,保证以后不能再犯,不能再出现这个问题。”
解决了机器人从无到有,接下来的目标便是从有到优。为此,埃夫特公司充分利用奇瑞汽车公司提供的大量示范应用工位,对关键部件进行逐步替代,对比验证,不断提升国产部件品质,大幅降低了机器人整机成本,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年销售收入以每年80%的递增速度,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要用自主品牌的机器人,来造自主品牌的汽车。”这是埃夫特坚持的信念,也是奇瑞汽车组建埃夫特的初衷。
一只只黄色的机械手臂灵巧翻转,精准地完成抓取、焊接等一连贯动作……这是当今奇瑞五焊车间的艾瑞泽7生产线上、60多台埃夫特机器人联动协作的生产画面。目前,奇瑞汽车生产线9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都来自埃夫特制造。由自主品牌“撑起”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一举打破了国外机器人品牌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长达30年的垄断。
“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首台套的应用,但这对于埃夫特而言则不是太大问题,奇瑞汽车给了我们应用的空间,也正因为我们的产品应用在奇瑞汽车生产线上,所以给我们带来了最直接的品牌效应。”曾辉说。
作为工业4.0的生态构成系统,工业机器人必然要满足高度智能化和柔性化。在埃夫特的行业“行军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早期借助在奇瑞母体市场的汽车行业应用,埃夫特机器人在使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技术能力。
亚平宁版图
近几年,跨国公司本土化布局速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压缩国产机器人的“试错”机会,而埃夫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不断加快自主研发兼外部并购步伐,试图通过整合外界资源来迅速做强做大。
2014年11月,埃夫特宣布收购意大利CMA喷涂机器人公司,此举填补了埃夫特在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今年3月8日,埃夫特又成功并购意大利EVOLUT公司,这是埃夫特国际版图扩展的第二站。经过两次并购后,埃夫特在意大利的智能喷涂机器人研发中心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启用。
如果说此前埃夫特收购CMA填补了埃夫特在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领域的空白,加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而这次并购EVOLUT,则是为了竞争高端市场。并购EVOLUT将助力埃夫特在中国金属加工领域的高端机器人系统集成,如铸造行业的智能打磨,去毛刺,切割,压铸取件,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智能装配,智能检测和整线自动化等应用领域强势介入,而这些领域又是埃夫特之前较少涉及的应用。多个有区隔细分市场的应用整合能非常有效地形成埃夫特在产业化应用的全面覆盖能力,以应用驱动埃夫特向综合解决方案型机器人厂家发展。
与CMA的合作可以和埃夫特现有机器人产品线形成互补,之后埃夫特会将CMA离线编程技术、视觉定位技术、随动快速示教技术、密封和防爆技术与埃夫特现有技术进行结合。同时整合埃夫特现有非标和涂装业务基础,快速使埃夫特具有提供成套涂装系统解决能力。而EVOLUT团队的加盟将为埃夫特机器人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应用输入,快速提升埃夫特机器人的功能性,缩短与国外机器人的差距。在中国一些高端应用领域,当客户对投资成本要求较高,且埃夫特机器人性能和功能能够满足的情况下,EVOLUT中国会选择埃夫特机器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早已成定论。埃夫特的海外并购战略就是为了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通过收购、并购两家意大利顶级工业机器人企业,埃夫特的机器人产品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实现。目前,埃夫特拥有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及CMA全系列喷涂机器人。
与此同时,埃夫特也在进军国际市场。目前,埃夫特产品已进入韩国、意大利、德国、巴西等海外市场,甚至替代进口机器人应用于部分汽车合资品牌生产线,形成了“学生”与“老师”同台竞技的局面。随着像埃夫特这样一批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进入市场,日本、德国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在华同类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有的降幅已经高达20%到30%。
“埃夫特生态”
作为机器人本体成本控制最为关键的核心零部件领域,一直是扼制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以减速器为例,外资巨头可以从其战略合作伙伴优先拿到批量、质优、价低的减速器。而国产机器人企业由于需要进口采购零部件,加上进口关税和采购平均单价高,在与外资品牌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了价格优势,利润低微。
“由于目前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同等条件下,我们平均每台整机的制造成本就要比外企高很多。”许礼进表示,国产机器人产业需要联合上下游产业链抱团发展。
埃夫特的对策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大多通过资本层面的合作,把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下游系统集成商之间的单纯采购关系,转变成利益共同体,从而降低成本。
事实上,相比于国内其他机器人企业等在机器人控制、驱动等方面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同行企业,从应用行业起家的埃夫特在整合关键零部件领域需求尤为迫切、布局动作也更为迅速。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翡叶动力有限公司、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专注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减速器领域的公司早早就成为了埃夫特的合作伙伴,他们基本覆盖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比如,目前的埃夫特生产的机器人本体中,有30%的控制器来源于其与固高成立的合资公司。
一位接近埃夫特的行业人士表示,埃夫特近几年已经先后完成了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布局。
除着力打通上游供应商,达到共同研发、降低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成本之外,埃夫特也正不断加快与下游系统集成商的合作。
2014年,埃夫特与慈星股份共同合资组建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以埃夫特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和系统集成为主,重点开发纺织行业的应用、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的焊接搬运、电子及小家电行业精装配、五金行业打磨等行业集成。
新的行业意味着新的需求和新机会,在“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终端用户”产业链中,埃夫特主攻机器人本体,并积极与产学研及上下游企业开拓新市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这8字方针是埃夫特始终坚持的产业链价值。
“针对细分行业核心合作伙伴,我们配合开拓行业市场的定制化机器人产品。”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说,针对行业规模集成商,埃夫特助其丰富合作伙伴产品梯度,扩大用户应用覆盖度;针对行业新兴集成商,埃夫特分享行业集成经验,协助制定行业方案。
同时,埃夫特整合资源,建立终端客户、集成商、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服务商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租赁服务。同时建立线上线下工业机器人专业维保培训队伍,推进埃夫特机器人售后服务培训产业化。目前,埃夫特已建立3个全球研发中心、国内9个办事处和100多家集成商合作伙伴。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有很大的差别,国内市场其实对国内机器人制造厂商而言压力巨大,虽然宏观形势非常乐观,总体趋势向好,但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再加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基础技术比较薄弱,很多终端客户认为工业机器人是“万能”的,可以完成一切工作。其实机器人的应用是建立在一定工业发展及自动化应用技术基础之上的,很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基础条件还没有达到,所以我们在国内主要和系统集成商合作,由系统集成商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协助集成商完成部分刚开拓行业的集成方案。但是国外发达地区,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我们更多的是和代理商合作,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培训技术人员进行售后服务。”曾辉表示。
在曾辉的朋友圈里发得最多的是埃夫特的系统集成商战略合作伙伴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完全依靠我们自己做市场这并不现实,这样也不利于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发产品,所以我们更多的是选择和系统集成商结盟。工业领域涉及的面比较广,不同领域、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都有很大差别,不同行业类别有不同系统集成商,他们对行业熟悉,我们只需要根据他们提出的要求,设计产品就可以,这对于我们开拓市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埃夫特看来,工业自动化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仅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出完整完善的解决方案,而依靠系统集成商成熟的系统方案,他们提供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合作方案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先市场原则
相较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本体厂商,脱身于奇瑞汽车公司的埃夫特,拥有在汽车整车市场多年的试用和完善机会,也是较早批量应用于主流汽车企业的国产机器人企业,这也为埃夫特后期的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埃夫特规模化量产并已推向市场的产品涵盖了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并成功在汽车、卫浴、家电、日化、酿酒等行业的生产线上成功运用。
尽管埃夫特的成绩在国产机器人企业中已是佼佼者,但许礼进却仍表示,目前做机器人本体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言。“由于核心零部件进口,我们在整机制造上价格就比外企高出很多,另外,我们的机器人本体价格平均比外企要便宜20%-30%。”
事实上,埃夫特所遇到的问题同样是眼下众多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普遍面临的瓶颈。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9台,同比增长21.7%,今年1至8月份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产量达到45439台,同比增长33.1%,比去年的全年增长率高出11个百分点。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中国自主品牌机器人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虽然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飞快,但产量与利润背离的局面仍在持续。对此,埃夫特的应对策略是先将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做大,通过应用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只有形成规模效应后才能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