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罢免”门槛降,民进党先“试刀”?

2016-12-24萧祷

看天下 2016年34期
关键词:柯建铭资政蔡正元

萧祷

也许今后,频繁的罢免,将成为台湾政坛的特殊风景

12月2日,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经历了“生死一瞬”。

当日,“立法院”通过民进党团提案的“劳基法修法”增列讨论事项,其中的劳工“一例一休”引发不满,抗议人士在“立法院”门前抗议。

在柯建铭从议场走回办公室途中,被抗议人士偶然发现,冲突骤然升级,部分抗议人士与他扭打成一团,抢夺他的眼镜、勒住他的脖子,柯建铭被抗议人士推倒,几个人压在他的身上,一盆凉水从人群中泼下……

“只差1分钟,我就死掉了。”第二天,柯建铭在社交网站上表达不满。

而更加不满的则是网友。随着对“一例一休”、“为同性恋者立专法”、“引入日本‘核食”等议案反对声层层激起,网友甚至发动对他的罢免联署。而11月底“立法院”三读修正“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下称“选罢法”),罢免提议、联署及通过门槛皆从简,这位自称见惯了“风风雨雨的老绿男”,有可能成为“选罢法”修正后首位适用对象。

割“蓝委” 斩“绿草”

“打电话已经不够力了,他们用罢免比较快。”接受采访时,柯建铭对“罢免”联署一事似乎颇为关注。

选举罢免是指为免去一位当选官员职务而进行的特别投票选举。与弹劾不同的是,罢免投票是选民通过投票,提前结束官员的任期,而被弹劾的官员多涉及严重罪行,并由民选代表投票是否罢免。

追本溯源,台湾的罢免制度是源自孙中山的“权能区分”理论,罢免与选举、创制、复决并为人民管理政府力量的“政权”,以区别当权者的“治权”。如果当权者不良,人民“可实行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大权”。

罢免权自1947年入宪,而罢免制度“立法”却在1975年才完成。1994年“立法院”提高罢免制度门槛,从“三分之一以上投票,同意票多于反对票即可罢免”,改成后来的“双二一制”,即罢免投票时,投票人数须达该选区选举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且同意票也要超过有效票二分之一以上,罢免案才能成立。

此外,在正式投票之前,“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还规定了罢免制度的前两个阶段——罢免“立委”应由选区内2%的选民“提议罢免”,并在30日内募集到选区内13%的选民联署,且不得与上述2%提议人重复,才可到达投票这一步。

据台湾“中选会”资料,自1994年罢免制度门槛提高至今,对“立委”的罢免案共发生过9件,但都因人数不足而未有人被罢免。

而上一个被提议罢免的是国民党“立委”蔡正元。

2014年3月,太阳花学运期间,学生团体和民间人士发起“割阑尾计划”,希望透过罢免行动来淘汰不适任的“立法委员”。“割阑尾计划”团队取其谐音,号召民众“割掉烂立委”。然而,阑尾也和“蓝委”同音,该行动虽称不问政党,但被罢免者全为国民党籍,曾一度激起争议。

当年5月2日,计划组成员锁定了网友罢免意愿最高的3位——国民党籍“立委”蔡正元、林鸿池、吴育升,开始了行动。

彼时,“割阑尾计划”列举罢免蔡正元的9大理由,包括“立法院”会议出席率偏低、问政品质低落、任意谩骂和轻蔑他人,其能力及人格上不足以完成人民托付的职责等等。罢免推动者更是指出,人民选出蔡正元担任“立委”,但在蔡正元的价值判断中,“只有党意,没有民意”,愧对于其民意代表之职务。

对此,蔡正元批评称发起人是“垃圾大学生”,“没有缴税能力,不花时间去做公益,或好好念书,自以为是!”并称对付“割阑尾”,要“斩绿草”,直指“绿营”操控此项活动。

而“割阑尾计划”成员一方面以发行纪念品方式募集活动所需经费,此后三天,计划组在3天内就达到1000万元,超过原先预期募款目标5万元的200倍以上,因此提前结束募资。

另一方面,“割阑尾计划”成员在蔡正元所属的台北内湖和南港选区频频活动,最终使得该提案通过第一和第二阶段。尽管最终因投票率只有24.98%未能罢免,但蔡正元成为自1994年提高罢免门槛后,突破选举人罢免联署门槛,进入罢免案最后阶段的第一人。

民进党总召“试试新刀”?

也正是因为蔡正元罢免案的失败,有人质疑“双二一制”太严苛,民进党上台后便有意推动修改此项制度,降低门槛。

11月29日,“立法院”三读通过此案,决定降低罢免门槛。将来提罢免案门槛,从原选区选举人2%改为1%,联署门槛从原选区13%降为10%。若要通过罢免案,则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区总数的四分之一,该官员便要应声下任。

不过,想必民进党刚刚发起此项议案之时,未曾想到其第一位适用对象也许正是民进党的自己人——柯建铭。

这一边,因柯建铭在社交网站称民进党倾向用立“专法”的方式来处理同婚议题,惹来网友在“台湾联署资源运筹平台”,发起对柯建铭的罢免联署,两天之内已过万人。

另一边,因蔡英文当局将进口日本核灾区食品,国民党宣布明年2月1日起将发动反核食“罢免绿‘立委、制衡蔡英文”行动,而12月8日更是点名柯建铭与民进党团干事长吴秉叡、民进党“立委”蔡易余是首波将被罢免对象,对此,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表示 “拉下一个是一个”。

对此,有岛内评价称,民进党的“议案”也许正要让民进党的“立委总召”试试新刀。

而除了罢免的高门槛之外,外界更为瞩目的是“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的这次修正,删除了“罢免不得宣传”之规定。

此前,“中选会”规定,宣传罢免有关事项最高可处100万元新台币罚款。不过,前年“割阑尾计划”成员仍然成立了“罢免总部”,举着“不得宣传罢免”的牌子来宣传罢免,台北市长柯文哲则先后用“路过”或巡视等理由到场支持罢免案。有关成员曾因此被警方当场逮捕、上手铐带走。今年3月,“割阑尾计划”更是收到了“中选会”60万新台币裁罚通知书。

此次新版“法案”规定,在罢免活动期间自上午七时至下午十时,广播电视事业将有偿提供时段从事罢免活动宣传,在报章杂志刊登罢免广告时需载明刊登者姓名,罢免活动的支出也可以申报所得税作为年度列举扣除额。

“法案”同时取消的还有“罢免投票不得与选举同日举行”条款。不过,若出现被罢免人同为候选人时,罢免则于宣告成案后60日内单独举行,与选举投票日错开。

另外,罢免联署期间也由原本的30天放宽为60天,适用于“立委”、“直辖市长”、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其他公职人员的罢免联署时间也相应延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台湾地区正副“总统”的罢免并不适用“公职人员选罢法”规范。依据台湾“总统选举罢免法”规定,对“总统”的罢免案须由总体四分之一的“立委”提出,全体三分之二的“立委”同意后,才能成案。

无论如何,此次修“法”后,提出门槛、成案联署门槛都大幅降低,罢免案更易提出;可以宣传,还可以和其他选举合并举行,也会提高罢免的投票率。再加上罢免通过的门槛改为相对多数、有效票达选区四分之一选举人数以上——岛内媒体称,也许今后,频繁的罢免,将成为台湾政坛的特殊风景。

台岛点击

年度汉字出炉2016的台湾“苦”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2016代表字大选”票选结果12月9日出炉。最终,“苦”字在51个候选字中拔得头筹,获选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

地震、台风不断,两岸关系急冻打击观光业,地价、房屋税双涨。“一例一休”劳基法砍假让低薪社会劳工处境雪上加霜,用“苦”这个字来概括台湾民众的这一年可谓恰如其分。

报道指出,本年度票选第1到10名代表字依序为:苦、变、闷、弯、狂、滞、劳、裂、革、转。10个字排起来,仿佛暗喻“生活苦闷、民心思变”。

年度印象最深话语

柯文哲:“垃圾不分蓝绿”

据岛内媒体报道,2016年进入尾声,有网友在网络发问,“请问今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台北市长柯文哲11月回应质询时讲出一句“垃圾不分蓝绿”获得网友们的高度肯定。

11月底台北市议员汪志冰质疑柯文哲,“台北市代烧垃圾,为何必须要帮云林县擦屁股?”当时柯文哲回应,今年1月马英九当局代“环保署”拜托代烧,他有说“救急不救穷”;后来7、8月蔡英文当局也来拜托代烧,他表明“垃圾不分蓝绿”。多数网友认为柯文哲这句话是一语双关,还称他为“先知”。

4项任命相继被婉拒

“总统资政”已成摆设?

据岛内媒体报道,蔡英文11月中宣布任命蔡英文办公室“资政”名单,不到一个月,人数已经少了五分之一。因蔡英文办公室未事先征询,导致被任命的扁“政府”前“资政”彭明敏、牧师高俊明、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捷安特董事长刘金标相继婉拒。

如今,“资政”已改为全部无工资职务,仅有“荣誉”。而蔡英文此次名单中,除企业家点缀,其余全是清一色的政治立场鲜明人物。岛内媒体评论称,“资政”、“国策顾问”、“战略顾问”这“总统”办公室里的“三公”,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李明贤称,蔡英文若真找不到“资政”人选,推荐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与“党产会主委”顾立雄,这两个绝对听话的人选使蔡英文决不会再被“打枪”。

猜你喜欢

柯建铭资政蔡正元
扶贫·扶志·扶智
从咨询到资政
漫谈史学初体验
刘兆玄又当“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