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性属微寒评述
2016-12-24赵旭凡
赵旭凡
生石膏性属微寒评述
赵旭凡
目的《中药学》第九版教材中,石膏味辛、甘,性大寒,使用注意中说“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生山谷”。整理传抄错简以及汉魏以来用药经验的《本草经集注》录述为“大寒”。生石膏在临床上的发热症状应用非常广泛,而其药性(生石膏在四气中属寒凉之性)与历代著述基本一致,但对其药性为“微寒”还是“大寒”争议颇多。因此,就其微寒或大寒之性做以下综述。
石膏;性味;清热
石膏在中医临床中治疗热病应用广泛。《中药学》第九版教材把石膏归于清热药章清热泻火节,其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临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内热消渴等病症,为阳明经“四大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的常用药。历代著作对生石膏味辛甘的认识较为统一,而其药性(生石膏在四气中属寒凉之性)与历代著述基本一致,但对其药性为“微寒”还是“大寒”争议颇多。因此,就其微寒或大寒之性做以下综述。
1 生石膏药性微寒或大寒的认识
石膏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明确的论述:“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生山谷。整理传抄错简以及汉魏以来用药经验的《本草经集注》记述为“大寒”。后世对石膏“微寒”或“大寒”之性说法各异。因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石膏的性味,所以论述的药性存在上述争议。归纳起来多是从临床运用的治疗病证或临床运用的剂量来说明药物的寒热属性。
1.1 从生石膏的药性功效来看《神农本草经》中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并指明:“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表明“四气”之“气”是药物针对疾病“寒热”症状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性质。《本草衍义》把“四气”改称为“四性”,以区别药物“香、臭、臊”等之气。本草学在寒热温凉“四性”的基础上,先后又添加了“大”“微”等作为层次之分,以便于临床的用药的准确选择。《神农本草经》:“味辛,微寒”“味辛,寒”。《名医别录》:“甘,大寒。无毒”。《医学启源》:“气寒,味辛、甘”。《主治秘要》云:“性寒,味淡,气味俱薄,体重而沉降,阴也。乃阳明经大寒药”。《药品化义》:“味淡带微辛,性凉,能沉能升,性气薄而味浊”。《中药大辞典》:“辛、甘,寒。归胃、肺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用药心法》:“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长沙药解》:“治热狂,火嗽,收热汗,诸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药笼小品》:“凡疟疾寒轻热甚多汗者用之最胜”。《本草再新》:“治头痛风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宜忌:《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本草正》: “胃虚弱者忌服,阴虚热者禁尝。若误服用之则败阳作泻,必反害人”。《药品化义》:“无汗而渴及小便不利,并腹痛呕泻饱闷皆宜禁之”。从各家的著述中可以看出药性方面多寒、凉,治疗方面多用于大热之症,虚寒者忌用。因此,在药性论述中多称石膏为微寒之性,在主治的高热、大热症状中多称石膏大寒。
1.2 从生石膏的临床运用辨析《中药学》教材中,石膏的性味为辛、甘、大寒,使用注意中说:“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然《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在《伤寒论》的397条中,“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汤中用了大量石膏,该条病机为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胃气上逆,可见,胃虚阴伤之证可以用石膏,中药教材中的“寒凉伤胃及阴虚内热忌用”之说有待商榷。《伤寒论》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越婢汤“无大热”的症候而使用大量的石膏来看,称石膏为“大寒”之性是值得思量的。另外《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隔间有支饮……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若认为石膏性属“大寒”,却用于治疗完全没有热象症候的水饮犯肺胃之证,这容易使始学者产生迷惑。为什么说石膏有“大寒”之性?可能是因为石膏是阳明经“四大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的君药,能够治疗大热之症而称其为大寒。然而,正如前面所述,《伤寒论》中对于“不渴、无大热、胃虚”的症候也使用大量的石膏。阳明经的热证是郁热和实热同时存在的,虽有汗自出,热却不能自行消退。《温病条辨》中“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所以,在清热的同时还需要发散并用。而阳明腑证的热证是以实热为主的病证,使用的苦寒大黄以三承气汤直下为主。因此,阳明经四大证用辛微寒的石膏,阳明腑实证用苦寒的大黄。从临床应用方面看发散有辛凉发散,辛温发散,气薄则发泄,可以看出石膏应为辛、微寒,而非“大寒”。
1.3 从生石膏的临床用量分辨《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等多次用到石膏,其用量在二十四铢到一斤,在不同的方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现将《伤寒论》中运用石膏的剂量加以总结,了解石膏在《伤寒论》的方剂中的用量。从《伤寒论》中石膏的用量来看,石膏用于清解郁热和里热的用量是比较大的,性属大寒的中药用于清解郁热和里热几乎没有用到石膏这么大的剂量,比如苦寒的黄连在第九版教材《中药学》中煎服用量为2~5 g。倘若石膏大寒怎敢用如此大的剂量。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论石膏“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在历代医家石膏的用量方面来看石膏定不为大寒之性。因此,可知石膏正如《神农本草经》中所言属微寒之性。《伤寒论》中有关方剂的石膏用量见表1。
表1 《伤寒论》中有关方剂的石膏用量
注:24铢=1两,1斤=16两,石膏鸡子大大约90 g,汉一两为15 g,一斤为240 g
2 石膏性味的清热运用
石膏味辛、性微寒,具有透散郁热,清解里热的功效。《伤寒论》中太阳病篇的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要用石膏来清解郁热,少阴病篇的麻黄升麻汤用石膏发越郁阳。《温病条辨》中白虎汤,吴鞠通定为辛凉重剂,用于太阴温病。《金匮要略·产后病》:“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产后中虚夹胃热上逆亦可用石膏。王焘《外台秘要》用石膏纹如束针者一斤,粉甘草一两,细研如面,日以水调三、四服,治骨蒸劳热久嗽。张锡纯以善用石膏而闻名,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中明确指出:“石膏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并指出:“产后无外感之热,石膏原不可用。如确有外感实热,他凉药或在所忌,而独不忌石膏,以石膏之性非大寒,乃微寒也”。擅用石膏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亦言:“一般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从历代医家的石膏应用来看,石膏亦为微寒之性。
3 展望
石膏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发热症状。石膏辛、微寒之性的清热功效,历代医家尤多善用。从以上论述和医家运用石膏的临床经验可以反证石膏之性并非“大寒”,而不过是一味微寒之品,不是中药教材书中所言性大寒。正如王焘所言:“石膏无毒有大益,乃养命上药,不可忽其贱而疑其寒”。因此,中药教材在编写中应权衡其本身的属性及临床方面的综合运用来规范石膏的性味及临床运用,以便学者在学习和临床中能够准确的应用。
[1] 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
[2] 杨鹏举.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
[3] 赵国平.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4] 吴施国,秦竹,鲁法庭.生石膏药性辨析及对其清热功效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143-144.
[5] 才钟秀.张锡纯应用石膏经验探析[J].山西中医,1998,14(2):42-44.
[6] 李赛美.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7] 张琦.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
[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9] 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67
1003-8914(2016)-21-3208-02
�振亮
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