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下清上法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24蓝宏荣邱桂荣

光明中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痤疮皮损疗效

蓝宏荣 邱桂荣



温下清上法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蓝宏荣1邱桂荣2△

目的观察温下清上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维胺酯口服,治疗组采用温下清上法,自拟中药方内服治疗。结果经六周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下清上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寻常性痤疮;上热下寒证;病因病机;温下清上法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有调查显示[1],痤疮患者的病情与患者缺乏正确的健康教育、对该病不够重视、治疗方式不当、治疗费过高等原因有关。当前痤疮的部分西医治疗手段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痤疮不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2]。当前医家对痤疮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3]:冲任不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瘀互结。治法多从调摄冲任、宣肺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活血化瘀、化痰消痈散结着手。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变迁、饮食结构的变化致使很多痤疮患者体质偏虚或脾胃虚寒,不耐寒凉药物。临床上很多患者长期服用某些治疗药物,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且疗效差。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脾胃虚寒或阳虚而痤疮反复不愈的患者并不少,我科针对该证型患者采用温下清上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5 年 3月— 2015 年 12月治疗的辨证分型为上热下寒证的痤疮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5~35岁,平均(22.28±2.56)岁,病程6~12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 例,年龄16~33岁,平均(23.48±2.86)岁,病程8~12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①发病始于青春期;②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③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④伴有皮脂溢出,成慢性经过。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上热下寒型”[5,6]:颜面部有丘疹或有脓疱,面红或口干,饮冷则胃脘不适,畏寒肢冷或四肢不温,舌淡胖或见齿痕或舌质紫暗,脉细弱或沉细无力,女性可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痛经等。

1.3 分级标准根据国际改良分级法[7],选择寻常性中度面部痤疮患者:颜面可见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或于丘疹上有浅在性脓疱,炎性丘疹数目增加,不限男女, 15~35岁。

1.4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病证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

1.5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年龄不符合者;②过敏体质者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不符合分级标准或不符合该证型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1.6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痤疮健康教育,要求患者饮食清淡、生活作息规律,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温下清上法,给予自拟中药方:参苓白术散、封髓丹加减化裁:桑白皮10 g,栀子10 g,黄连5 g,人参(另煎)6 g,茯苓10 g,白术10 g,白芍10 g,炙甘草10 g,砂仁(后下)12 g,黄柏15 g。随证加减:脓头、脓疱多者加皂角刺15 g、浙贝母10 g;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 g、陈皮12 g;经行腹痛、乳房胀痛者加柴胡10 g,郁金10 g;油脂溢出多者加山楂30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15 g;入睡困难者加夜交藤30 g,茯神木10 g,酸枣仁10 g。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由于目前尚无中药(中成药)治疗标准,故选取西药,给予维胺酯胶囊,国药准字H50021842,由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患者每日餐后口服维胺酯 2 次,每次 5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7 观察指标①皮损状况:参照Samuelson 9度分级法[8]进行分度,记录治疗前后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症丘疹、脓疱的个数。②不良反应:分别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口唇干燥、皮肤干燥、皮肤瘙痒、脱屑及红斑水肿、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1.8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及瘢痕者;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或严重程度减低2级以上;有效:皮损消退 30%~70%,或严重程度减低1级以上,仍有新皮损出现者;无效:皮损消退在30%以下,或加重者。痊愈率加显效率为有效率。

1.9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经6周治疗,两组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χ2=8.9270,P=0.030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无异常。见表1。

表1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 与对照组比较,1)P< 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 2 例患者于第1 周出现胃部不适,后分别于第2周、第 3周消失。对照组有4例患者治疗第 1 周出现面部的皮肤干燥、脱屑症状,于治疗第4周减轻;2例患者第 2周出现口干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5例患者口唇出现干燥症状,停药后症状减轻。

3 讨论

寻常性痤疮若早期失治或治疗不当易成慢性反复发作,该病具有一定损容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痤疮的发病常与内分泌紊乱、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分化异常、角化过度、大量细菌定植、炎症、宿主免疫异常等综合作用有关。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是从调控油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等方面着手。维胺酯属维A酸类药物,具有抑制异常角化、减少皮脂腺分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效[10],能作用于痤疮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是目前痤疮药物治疗中的一线药之一,但长期服用有致畸、皮肤黏膜反应、肝功能损害、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故临床使用有一定限制。

寻常性痤疮属中医学之“粉刺病”范畴,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及论治历史悠久,《黄帝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素问·生气通天论》[11]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中医药治疗的核心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有文献指出[12]痤疮的发病关键在于阳郁,痤疮之结节、囊肿与痰凝血瘀有关,而根本原因在于阳郁、阳虚。本临床观察发现上热下寒证的痤疮患者亦不少,故辨证采用温下清上法治疗,该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

关于痤疮患者“上热下寒”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痤疮发病的初期常与肺经风热、胃肠湿热有关。上热下寒证痤疮患者常是痤疮初期治疗不当,过久服用枇杷清肺饮或四环素类抗生素等寒凉药,而伤及脾胃,但肺胃余毒未清,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痤疮具有一定的损容性,患者易情志不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久则郁而化火,故可见上热现象:颜面部见暗红色丘疹、脓疱、结节等,病情与情志、精神密切相关,易烦躁,女子可见月经不调或月事时乳房胀痛;上热证也可因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或入睡困难,耗伤阴液,肝阴不足而致:颜面部痤疮伴双目干涩、不能久视、口燥咽干、爪甲不荣等。下寒证常因患者过服寒凉药物或饮食不节,损伤脾阳,或肝郁侮脾,或先天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运化失常而水湿内停,可见便溏,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可见口干口苦,脾胃湿热加之肺胃余毒未清,故可见上热下寒证;脾主四肢,脾阳不振则温煦失职,故可见四肢不温。其总的病机概括为脾阳亏虚兼肺胃有热。治亦温下清上,即清利肺胃、柔肝健脾。本方中黄连清泻胃火,桑白皮专清肺热,栀子清泻三焦,共为“清上”,白芍敛阴柔肝,黄柏能清热燥湿,亦能滋肾水清肾火,砂仁能化湿温脾开胃,炙甘草健脾和胃,方中黄柏、甘草、砂仁合为封髓丹,有学者认为[13]其能清上温下,对于虚火上浮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参苓白术散是健脾益气经典方,因党参益气健脾力度稍缓,故取人参补益脾阳并制黄连、栀子之苦寒,脾胃乃后天之本,对于痤疮患者能扶正驱邪,托毒外出。二方合用化裁共奏温下清上之效。

通过本观察发现,临床中痤疮辨证论治当重视护卫患者脾胃,不能忽视上热下寒这一证型,温下清上法治疗寻常性中度痤疮多方面优于口服维胺酯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1] 谢淑霞,张云青,王玲,等.大学生痤疮患者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101-103.

[2] 张明明,杨柳,赖梅生.中西医治疗痤疮的不良反应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215-2216.

[3] 詹炜讳,赵满忱,陈柯村,等.基于文献研究的痤疮中医临床诊治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215-1217.

[4]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65.

[5] 刘敏.《伤寒论》上热下寒证辨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5-326.

[6] 毛俐婵,喻剑华.温潜法溯源及临床运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6):395-395.

[7]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66.

[8] 杜锡贤,汪五清,赵耘,等.痤疮饮治疗痤疮65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5):268-269.

[9]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4.

[10] 廖伟坚,黄剑清.维A 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1):112-115.

[11] 余瀛鳌.内经类证重刊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2.

[12] 丁旭,刘瓦利,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13] 彭江云,吴洋.吴生元运用潜阳封髓丹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0,18(3):5-6.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4级(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南昌 330006)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20

1003-8914(2016)-21-3109-03

�育

2016-03-17)

猜你喜欢

痤疮皮损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