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的聚类分析

2016-12-24瞿先国张萌赵发林郭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总费用省市

瞿先国, 张萌, 赵发林, 郭清



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的聚类分析

瞿先国1,2, 张萌1, 赵发林1, 郭清3

目的 了解我国各省市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分析不同省市之间的差异,为各地优化其内部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比例更加合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11年各地区卫生总费用进行聚类分析,并分析不同类别间的差异。结果 考量到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以及合适的类别数,30个省市被聚类成了5个类别类:分别含有1,5,6,11,7个省市;各个类别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被单独分为1类的上海市的显著特征是社会卫生支出占其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最大;5个类别在社会卫生支出总量、个人卫生支出总量、人均卫生总费用以及卫生总费用上均存在差别。结论 我国30个省市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有较大差异,不同省市间的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应平衡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在卫生筹资中的责任。

卫生总费用; 构成比; 系统聚类

卫生总费用是卫生费用核算结果,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全社会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1]。国际上根据资金来源,卫生总费用主要有4个卫生筹资渠道:税收、社会健康保险、私人健康保险、个人现金支付。而根据我国现行体制和卫生政策分析需要,从出资者角度,将卫生总费用指标体系分为3部分: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是反映政府各部门对卫生工作的支持程度和投入力度,社会卫生支出是反映社会各界对卫生服务贡献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个人卫生支出则是表明城乡居民对卫生费用的负担程度。这3个部分构成了卫生总费用的总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有学者从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对3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动态关系研究[2],还有学者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探讨在长期与短期3者的动态关系[3]。这些研究都基于绝对数的考量。本文则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省市的卫生总费用的构成进行分析,不再考虑各类支出的数量,而是思考其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概括出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在不同省市间的区别,从而为不同省市优化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比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资料来源于《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4],其资料为2011年各地区卫生总费用,共有30省市的资料(缺西藏数据)。

1.2 研究方法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按“物以类聚”的原则将特性相近的变量或观察单位进行归类。聚类分析可分为指标聚类和样本聚类;前者又称R型聚类,后者又称为Q型聚类,并选取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进行聚类,该方法就是先将n个变量或者样本看成n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2类合并为1个新类,分为n- 1类,再从中找到最接近的2类加以合并,分为n- 2类,如此类推,最后所有样本全聚在一类之中[5]。本文通过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这3个指标,将全国30个省市进行样本聚类,根据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成合适的类别数,并分析各类别包括人均卫生总费用等变量的差异。本文数据均运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分类结果

按照系统聚类结果得出树状图,见图1。考虑到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以及各类包含省市的个数,将分析的30个省市分为5类,上海市为1类;具体分类可见表1的各类别基本情况。

2.2 不同类别间基本情况

根据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将全国各省市分为5类,各个类别间的比例具体情况,通过结果可知,第1类只有上海一个城市,它的显著特征是社会支出构成占较大比例,达到56%,而且人均卫生总费用明显高于其他省;第2类的省市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比较平均,也表现出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均高于政府与个人支出,但程度明显低于上海;第3类多为沿海或者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其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较其他省份高;第4类的省市经济水平处于国内中游,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较高,社会卫生支出平均比例低于30%;而第5类的省市在地理位置大多处于西部地区,经济较差,但政府卫生支出平均比例在40%以上,在5类中处于最高,其中贵州省更是达到48.6%。见表1。

图1 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1 各类别基本情况 %

2.3 不同类别间的比较分析

利用方差分析,分析5个类别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表明,按构成比聚类结果所分成的5类在绝对数上,政府卫生支出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在社会卫生支出与个人卫生支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例如在社会卫生支出上,第1类甚至是第5类的4.5倍,在社会卫生支出上,第4类是第5类的2.0倍;而在人均总费用上与卫生总费用上,5类同样存在差异性,第5类省份均处于最低;而总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第5类省份却明显最高,具体见表2。

表2 各类别间方差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3.1 卫生总费用筹资规模在总量上不断扩大

根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6],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24 345.91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 806.95元。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卫生总费用的绝对数是不断增长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基本实现了国家的预期目标,2011年占比5.15%,按照近几年的投入现况,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在未来几年都将保持在5%以上。

3.2 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各类别差异较大

在社会卫生支出上,上海市无论在绝对数上还是构成比上均处在首位。根据文献,上海市卫生总费用以社会筹资为主,总体结构较为合理,2011年社会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56%,并在2012年比重达到59.2%,不断创新高[7];第2类与第3类的省份社会卫生总费用略低于上海,而且多为沿海省份或者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而新疆与北京、江苏共为一类,这是由于新疆医改实施3年来,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与加大政府投入量,在政府公开的发展计划中,提出2015年个人卫生支出降低至25%以下[8],这可能是新疆与这些省份能划为同类的原因。而第4类和第5类的省份为中西部省份,社会卫生支出比例不超过30%,人均总费用也较其他省份低。国家应关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性给予宏观调控。

3.3 调整不同类别间的省份卫生总费用总量上的投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第4类和第5类省份的人均卫生总费用明显较其他省份低,同时第5类省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达到6.53%,表明这些省份在优化自身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比例的同时,可增大社会卫生支出的比例,国家还应该加大对这些省份的投入,完善省际间的转移支付机制,以缩小省份之间的差距。

3.4 不断优化卫生总费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本文只是对全国30个省份总费用的构成情况进行聚类,而卫生总费用的分析与评价是一种极其丰富的、对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流向、评价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它的结果能使政府与社会更好地理解卫生总费用的流入与流出情况,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断发展卫生总费用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内部结构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合理使用与预测卫生总费用。

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是考察卫生事业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聚类分析了30个省市的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各省市在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代表着不同主体在卫生筹资的责任,哪一类的筹资结构更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如何平衡政府、社会与个人在卫生筹资中的责任,将是各地区必须面临的考量,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一个以良好的筹资结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强调了各级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来加大对卫生投入的力度,转变投入机制及落实补偿机制,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的投入力度和强度要高于“十一五”的投入,稳固政府卫生支出的长效投入机制;在社会支出方面,在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下,拓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范围,提供更多的保障产品和更高的保障程度[9],通过两者的协同发展,对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政府、社会等主体的多方合作,健全稳定的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机制。

[1] 程晓明.卫生经济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罗艳虹,丁蕾,余红梅,等.政府预算、社会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率的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2):168-171.

[3] 祁华金,徐凌忠,周成超,等.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个人卫生支出与政府、社会卫生支出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4):559-560,56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5] 陈平雁.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8.

[6] 张毓辉,万泉,翟铁民,等.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1):5-9.

[7] 肖泽萍,金春林.2012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97-408.

[8] 新疆日报网[EB/OL].[2013-02-21].http://www.xjdaily.com.cn/xinjiang/002/856381.shtml

[9] 万泉,张毓辉,翟铁民,等.基于“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目标我国卫生总费用预测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10-13.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s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QU Xianguo,ZHANG Meng,GUO Qing,et al.

HangzhouNormal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Hangzhou,310036,China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in China,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Methods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luster the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of China in 2011,and then analyze and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ategories.Results Consider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classes and the number of appropriate categories,30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 clustered into five categories,including of one,five,six,eleven,seven provinces respectively;each categor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Shanghai city is grouped into the first type,of which social health expenditure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also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five categorie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social health expenditure,the amount of personal health expenditure etc. Conclusion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health expenditure among the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our country.The government,society and individuals should balance the duty and do his duty in health financing.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Ratio; System clust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40307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41B04)

1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6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533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郭清

R197.1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6.06.021

2016-01-08)(本文编辑 王芳)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总费用省市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中国卫生总费用快速推算研究:以2011年为例
猜错了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