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产业化开发

2016-12-24杜书增王冠立王玉海岁丰军昝林森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肉用胸围南阳

杜书增,王冠立,王玉海,岁丰军,昝林森

(1.河南省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 邓州 474172;2.河南省南阳市畜牧局,河南 南阳 473000;3.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论 坛

南阳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产业化开发

杜书增1,王冠立2,王玉海3,岁丰军1,昝林森4

(1.河南省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河南 邓州 474172;2.河南省南阳市畜牧局,河南 南阳 473000;3.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南阳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流域和白河流域,毛色以黄色为主。历来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都重视南阳牛的选育改良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种质资源挖掘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进展、成效,以及南阳牛产业化开发情况,对中国地方黄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产业化开发

南阳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毛色以黄色居多。中心产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唐河流域和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卧龙区、宛城区、唐河、方城、社旗、新野、邓州等县市区,周边的驻马店、洛阳、周口、许昌也有少量分布。南阳牛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等优良特点,南阳牛的养殖已经成为带动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南阳牛科研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紧密围绕以提高南阳牛的产肉性能为目标,将常规的育种方法和现代的生物技术相结合,实施了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不断提高南阳牛的肉用生产性能,培育出了夏南牛新品种,填补了我国长期没有自己的肉牛品种的空白,为我国其他地方的黄牛向肉用方向选育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1 南阳牛遗传改良工作进程

1.1 本品种选育工作进程

1.1.1 役用阶段 南阳市黄牛研究所从1959年到1976年,建立了以南阳牛役用性能为中心的研究主题,主要选育方向是选择皮厚骨粗,肌肉发育强大而结实,皮下脂肪少,全身粗糙而紧凑,前躯较后躯发达,表现为前高后低。此阶段重点描述了高脚牛、中间型、抓地虎三个类型牛的外貌特点和挽力、持久力、速度等[1]。1.1.2 役肉兼用阶段 此阶段从1977年到1992年,主要目标是使南阳牛从役用为主转向以肉用为主。此阶段制定了南阳牛国家标准和饲养标准,开展了南阳牛本品种肉用选育研究,进行了遗传参数的估计,肉用性能及早熟性的研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并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导入杂交育种试验。此阶段通过本品种选育,使南阳牛的生产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累计向社会提供种牛1600多头,冷冻精液200多万份,产生优良后代65万头。

通过研究人员的比较发现,南阳牛胸围加大,体斜长增加,体型增大,肉用性能增强,育肥度指数增加。南阳牛的平均屠宰率为52.2%,净肉率为43.6%,眼肌面积为60.9 cm2。南阳牛幼牛育肥,平均屠宰率55.6%,净肉率为46.6%,眼肌面积为92.6 cm2,骨肉比为1:5.14。南阳牛强度育肥,平均日增重0.65 kg,屠宰率为64.5%,净肉率为56.8%,骨肉比为1:7.42,眼肌面积为95.3 cm2。

1.1.3 肉用阶段 从1993年至今,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紧密围绕南阳牛肉用新品系的研究为主题,突出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实施了本品种选育,积极培育肉用性能突出的南阳牛肉用新类群。

通过组建南阳牛良种繁育核心群和社会育种区,严格按照南阳牛肉用选育标准进行选种选配,不断提纯复壮,突出南阳牛的肉用性能。目前,南阳牛肉用新类群的初生重为25~30 kg,平均日增重为0.8~1.0 kg,南阳牛平均日增重0.8 kg、屠宰率为59.5%、净肉率为50.8%、眼肌面积为102.3 cm2。

1.2 南阳牛杂交改良工作进展

为了提高南阳牛的产肉性能,河南省及南阳市、驻马店市等畜牧部门先后引进夏洛莱牛、皮埃蒙特牛、德国黄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等改良南阳牛,取得了明显成效,杂交牛均比南阳牛的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均有所增加[1]。

1.2.1 1.2.1夏洛莱牛改良南阳牛及夏南牛新品种培育 夏南牛是以夏洛莱牛为父本,南阳牛为母本,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杂交育种、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个阶段的开放式育种技术,经过21年严格的选中选育,育成的含有南阳牛62.5%,夏洛莱牛37.5%血统的肉牛新品种,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肉牛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没有自己的肉牛品种的空白[2]。夏南牛体格高大,四肢比南阳牛粗壮,胸深而宽,尤其是背部及后躯发达,生长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早熟性强,屠宰率、净肉率、肌肉嫩度、高档牛肉率均高于南阳牛[3-4]。同时夏南牛改变了南阳牛背腰欠宽广、肉用性能差、生长发育慢、初生重小等遗传缺陷,保留了南阳牛的耐粗饲、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遗传性稳定的优良特点[5-6]。

1.2.2 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及皮南牛新品系培育 通过引入国外著名的肉用品种皮埃蒙特牛改良当地的南阳牛,1986年借助中国和意大利进行肉牛合作项目,南阳市决定引入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目前,皮南牛新品系培育工作已经开展了20多年,在新野县组建了高标准的一级核心育种群,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社会育种区,建立了三级配合、上下联动的良种繁育体系,育种效果显著,后代表现突出。皮南牛的平均屠宰率、平均净肉率、眼肌面积、优质肉切块率、高档牛肉率分别比南阳牛高。

1.2.3 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及德南牛新品系培育 引入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是为了在不改变南阳牛传统毛色和优良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产肉性能和泌乳性能,1997年6月由农业部“948”项目办公室批准立项。目前,德南牛新品系培育工作已经开展了18年,在邓州、唐河、社旗、方城等地作为德国黄牛的导血育种区,组建核心育种场,建立育种群。德南杂交一代公母牛同期均比南阳牛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方面有所增加[7]。德南杂交一代背腰平直,中后躯发育好,体躯呈现方块状,肉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纠正了南阳牛背腰欠宽广,后躯发育不良等特点[8]。并且杂交后代初生重大,耐粗饲,抗病性能好,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容易推广。

1.3 南阳牛种质资源挖掘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进展

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南阳牛的分子育种技术,发现南阳牛THRSP基因第一外显子257bp处C/G位点引发第75位氨基酸发生同义突变[9],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α基因第5外显子的138bp处发生T→C突变[10],BMPR-IB基因对体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11],A-FABP基因5’侧翼区的1441bp处,都可以作为南阳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分子基因[12]。研究还发现南阳牛存在两个突变位点,分别为40bpC/T和78bpA/G,四种基因型:AA、AB、BB、AC。并且40bpC/T的突变导致THRSP基因第3个氨基酸和78bpA/G基因突变导致THRSP基因第16个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对南阳牛THRSP基因的功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3]。由于南阳牛双肌基因第3外显子938位G→A的单核苷酸突变造成了第3外显子扩增片段呈现多态性[14-15],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54位C→A,产生了新的突变[16]。南阳牛线粒体12SrRNA上多态性比较丰富[17],对南阳牛BoLA-DRA基因第2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检测到A、B、C、D、E5个复等位基因,出现13种基因型[18-19]。为南阳牛分子育种技术奠定了基础,为肉用选育改良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结合胚胎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理论以及传统育种方法,产学研紧密合作,研究建立了MOET育种体系,此体系的基础是胚胎移植技术和超数排卵技术。MOET核心群育种方案是将核心群育种与胚胎移植和超数排卵等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育种方案。其显著的特点是在一个种群内,集中一定数量的优秀种母牛,形成了一个闭锁群体,利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繁殖,充分利用最优秀的公牛和母牛,以培育出适合全群的优秀种公牛为目标。MOET核心群育种方案能大大缩短世代间隔,提高母牛的繁殖力。目前,正在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结合动物模型BLUP法开展遗传评定,不断优化育种方案,以肉质、生长速度、育肥指数等为目标性状,加速建立开放式育种核心群和繁育基础群,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适应性好的南阳牛肉用新品系。

2 南阳牛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2.1 德南杂交牛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

3~12月龄德南杂交一代(F1)公、母牛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德南杂交一代(F1)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

由表1可知,德南杂交一代(F1)公牛在3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55.7 kg,提高了73.0%;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6.9 cm、19.9 cm、18.2 cm和1.9 cm,分别提高了7.5%、23.9%、18.3%和14.7%。6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45.0 kg,提高了35.0%;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4.4 cm、5.0 cm、9.3 cm和1.4 cm,分别提高了4.2%、5.1%、7.8%和9.9%。12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84.5 kg,提高了39.2%;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3.9 cm、21.0 cm、10.8 cm和1.9 cm,分别提高了3.2%、17.7%、7.6%和11.8%。

德南杂交一代(F1)母牛在3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46.5 kg,提高了74.4%;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7.3 cm、14.2 cm、19.7 cm和1.8 cm,分别提高了8.3%、18.0%、21.1%和14.8%。6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41.0 kg,提高了35.3%;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5.7 cm、6.5 cm、 14.8 cm和1.5 cm,分别提高了5.7 %、6.8%、13.0%和11.1%。12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46.5 kg,提高了23.1%;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0.6 cm、7.3 cm、6.8 cm和0.8 cm,分别提高了0.5%、6.2%、4.9%和5.3%。

2.2 皮南杂交牛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

3~12月龄皮南杂交一代(F1)公、母牛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皮南牛杂交一代(F1)较南阳牛体重、体尺增加情况

由表2可知,皮南杂交一代(F1)公牛在3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60.8 kg,提高了79.7%;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3.2 cm、19 cm、18.4 cm和1.8 cm,分别提高了3.5%、21.9%、18.5%和14.0%。6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114.6 kg,提高了89.2%;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5.7 cm、17.6 cm、24.1 cm和2.2 cm,分别提高了5.4%、18.0%、20.2%和15.5%。12月龄时比南阳牛公牛的体重增加128.4 kg,提高了59.6%;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4.1 cm、21.5 cm、20.3 cm和2.7 cm,分别提高了3.4%、18.1%、14.3%和16.8%。

皮南杂交一代(F1)母牛在3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57.7 kg,提高了92.3%;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7.2 cm、17.5 cm、19.5 cm和2.0 cm,分别提高了8.2%、22.2%、20.9%和16.4%。6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76.3 kg,提高了65.8%;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5.6 cm、12.9 cm、19.3 cm和1.8 cm,分别提高了5.6%、13.5%、16.9%和13.3%。12月龄时比南阳牛母牛的体重增加86.7 kg,提高了43.0%;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较南阳牛增加2.7 cm、5.0 cm、 13.4 cm和1.7 cm,分别提高了2.3%、4.2%、9.6%和11.2%。

3 南阳牛的产业化开发

目前,南阳牛已经被推广到全国11个省市区,带动农民新增加养牛400多万头,创建了“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市场带动”的肉牛产业化集群推广新模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养牛示范村。目前,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已经建成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1个存栏万头肉牛育肥场,千头肉牛养殖小区10个,100头以上规模牛场125个,30个母牛专业村,1个存栏3000头的肉牛交易市场,产业化集群效应正在形成。

近年来,在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畜牧部门大力支持下,以及科尔沁集团公司的带动下,皮南牛新品系定向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1] 王冠立.关于南阳牛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J].黄牛杂志,2000,26(3):35-36.

[2] 祁兴磊,李鹏飞,王之保,茹宝瑞,冯建华,林凤朋.夏南牛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8,34(5):16-23.

[3] 娄成合,祁兴磊,王之保,高文山,王伟,孙秀玉.夏南横交牛与南阳牛肉用性能对比试验[J].黄牛杂志,2002,28(5):17-19.

[4] 汪聪勇,高腾云,祁兴磊,李鹏飞,茹宝瑞,王之保.夏南牛核心群母牛部分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41-45.

茹宝瑞,娄成合,祁兴磊.南阳牛导入夏洛来培育肉用新品系项目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2):40-43.

[5] 王之保,祁兴磊,冯建华,孙秀玉,王伟.夏南牛与南阳牛的杂交后代牛同南阳牛的体重对比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8,34(5):35-37.

[6] 王玉海,王建钦,袁虎.德国黄牛的引进及南阳牛改良效果.第八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31-234.

[7] 张玉才,陈冠.导入德国黄牛培育南阳牛肉用新品系项目进展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2):34-36.

[8] 张小白,昝林森,王洪宝,郝瑞杰,杨彦杰.五个牛品种THRSP基因257C/G突变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5):66-70.

[9] 樊月圆,昝林森,王洪宝,付常振.牛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α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4):713-718.

[10] 钟昕,昝林森,王洪宝,林清,胡怡菲,李常青,黄磊,辛亚平.黄牛BMPR-IB基因外显子8的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7):12-16.

[11] 刘艳研,昝林森,王洪宝,季舒涵,樊月圆. A-FABP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关联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0,41(6):644-650.

[12] 张小白,昝林森,王洪宝,桂林生.五种牛THRSP基因部分第一外显子序列PCR-SSCP多态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25-29.

[13] 史明艳,刘霞,昝林森.牛双肌基因PCR-SSCP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52(5):5-6.

[14] 秦川牛、南阳牛双肌基因PCR-SSCP检测[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7-9.

[15] 王兴平,许尚忠,昝林森,高雪,任红艳,陈金宝.牛抗病基因BoLA-DRB3的新等位基因的发现[J].畜牧兽医学报,2006,37(7):722-726.

[16] 孟彦,许尚忠,昝林森,高雪,陈金宝,任红艳,王兴平.10个牛品种线粒体12S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J].遗传,2006,28(4):422-426.

[17] 王兴平,许尚忠,昝林森,陈金宝,高雪,任红艳.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1):46-51.

[18] 王兴平,许尚忠,昝林森,陈金宝,高雪,任红艳.牛BoLA-DRA基因EXON2遗传多态性及序列分析.第十届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议论文,2006,10(1):440-445.

[19] 徐照学,贺文杰,辛晓玲.良种肉牛MOET育种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4-6.

Breeding and Improvement of Nanyang Cattle and Its Beed Industrialization

DU Shu-zeng1, WANG Guan-li2, WANG Yu-hai3, SUI Feng-jun1, ZAN Lin-sen4

(1.ImproveMultiplicationFarmofNanyangCattle,Dengzhou, 474172,China; 2.AnimalHusbandryBureauofNanyang,Nanyang, 473000,China; 3.TheTechnologicalCenterofNanyangCattle,Nanyang, 473000,China; 4.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The Nanyang cattle are one of the five Chinese local varieties. It is mainly raised in Tanghe and Baihe basin of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which also has good reputation for its mainly yellow hair. The governments and scientists had always emphasis on the breeding and improvement of Nanyang cattle.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breeding and selection, crossbreeding, germplasm resource mining, and bio-technology breeding of Nanyang cattl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f Nanyang cattle, 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attle.

Nanyang cattle; breeding and selection; crossbreeding and improve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2016-03-10

2016-04-05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13AA1025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3B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8)。

杜书增(1988-),男,河南西峡人,硕士,主要从事南阳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开发工作。

*通讯作者:昝林森(1963-),男,陕西扶风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肉牛奶牛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方面教学科研工作。

S8-01

A

1001-9111(2016)02-0063-04

猜你喜欢

肉用胸围南阳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国内外驴品种的肉用指数评价与聚类分析研究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胸围革命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