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和学的技巧
2016-12-23李希晨
李希晨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不管是在基础题还是阅读题中,学生遇到文言文的第一反应就是“难”,这就折射出学生对于文言文确实“不会”“不懂”“不精”。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一现状,还需要教师在教与学中探索答案。
一、融学于教
大多数教师都会认为文言文难,因此要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让他们记、背、读、写。在这一教学思维下,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大量的知识点使学生无暇“思考”,他们学习的思路完全跟着教师跑。同时,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容易产生惰性,从而形成教学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一旦离开教师的教自己就手足无措。因此,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将学贯穿于教中,在教学中体现出教和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联系性。
从高一年级起,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重,但高一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故事性都很强,这就给教师的灵活教学提供了方便。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以此改编的影视剧、故事、讲坛类节目较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并尝试着翻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当于“咨询师”,随时解答学生提问,而不是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在学生翻译、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使学生的学更有目的性,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掌握文章的内容及知识难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高一文言文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一些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古典小说、戏曲等,如《三国演义》《窦娥冤》等。在教中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在大量的阅读和知识扩展中自觉探索文言文学习的技巧,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自己能够更为准确地握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及文章的中心意思等,以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
二、以学助教
以学助教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突破文言文学习的难点。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要尽可能多样化,如用简单的文言文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克服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感。又如利用学生熟悉的、精彩的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师说》等。不管是学生学过的还是教材中没有的,推荐文章的标准就是精练的美文,有丰富的思想、情怀,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愫,使之“读不释口”,达到朗读背诵的地步。这种不刻意的背诵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潜力,使他们逐渐喜欢上文言文,进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有自己的想法、认识,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才更有效。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下定学好语文的决心。文言文学习绝不能局限于文言文本身,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现代文的阅读和朗诵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三、以教导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好文言文确实是一件很费力的事,特别是在学生、教师都认为“难”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遇到了更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存在着较大的不可预知性。面对当前文言文学习的现状,教师要运用以教导学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文言文内藏情感的揭示和体会,引导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以提升教的效果。如学习《过秦论》,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声像结合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的认识,再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大概回顾,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有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使他们愿意通过古文阅读去了解当时的人对历史的认识,体会当时人的情感世界,进而达到以教导学的目的,也就是为学生“铺好路”,让学生“自己走”。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教的灵活性。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文章的难度存在较大的差异,篇幅的差异也比较大,如果每一篇文章都做重点讲解,势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计划。因此,文言文的教要灵活,对于《劝学》《师说》这样短小、精练的篇章,要重点教,让学生在教中体会文言文学习的技巧。对于《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传》这样的文章则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实践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技巧。
再次,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短短几百字的文言文要是扩展起来,讲几节课都讲不完。每一篇文章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文言文的时候要掌握好尺度,讲重点,留问题,让学生跟着问题进行学习,同时能够根据教师讲的重点准确地理解文章,这样的导学效果才能好。
文言文就像个“纸老虎”,看起来难,但只要抓住了教和学的技巧,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实施,文言文教学将比其他类型文章的学习更有趣味性,更使人觉得精彩、丰富。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使学生产生文言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再在这一基础上展开文言文教学,使文言文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