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6-12-23李雪燕周钰
李雪燕+周钰
摘要: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学生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有量无质的问题逐步凸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否满意,是衡量高等教育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蕴含的内容,分析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从而探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高素质人才配置。
关键词: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2002年,我国第一批扩招的本科和高职专毕业生渐次进入就业市场,每年社会和高校就业招聘会人山人海的拥挤现场,显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的客观事实。高校扩招引发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尚未市场化的大学生招生与就业体制,使得高校毕业生量与质的供给不能有效对接社会企业/雇主对大学生量与质的需求。高校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单纯从学科发展角度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单一性和模式化,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高校没有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没有根据市场需要确立学生培养目标,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知,陈旧和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等院校应关注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整合各种资源,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能够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有效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就业能力最早是由贝弗里奇(Beveridge,1909)提出,用来区分不能雇佣的劳动者和能够雇佣的劳动者。笔者赞同肖云等2007年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阐述。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它是一种与社会需求相关、与职业发展相连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者都还没有形成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统一看法。笔者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认为就业能力构成包括4个方面。
1.内在素质:大学生具备的精神层面的稳定素质,具体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2.职业规划能力:大学生对自身和周围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后,制定职业发展目标、路线、形式、内容及实施的策略,并通过不断努力,积极实践,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的能力。
3.社会能力:指大学生在职业活动时所需要的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4.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还包括外语、计算机等能力。
二、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以面向嘉兴学院招聘的100家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直接、间接方式发放问卷或电话、当面访问等形式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76份,问卷回收率91%,有效率88%。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对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责任感和忠诚度”评价一般,认为毕业生缺乏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表示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鲜时尚事物的能力强,但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工作持久性和稳定性差。毕业生怕吃苦,在试用期间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培训或惧怕工作环境差不愿意去生产线锻炼;大学生离职率高,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一年内选择辞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不高。毕业生缺乏职业道德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职业缺乏正确认知,不清楚一个成功的职业者发展需要经历的艰苦过程,急切地想要获得高职位、厚薪水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在于当前大学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形成了怕吃苦、贪享受的性格特点。
(二)职业规划能力不足
用人单位认为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对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缺乏思考,择业挑剔,缺乏职业规划能力。部分毕业生盲目,对就业形势、宏观经济状况、本专业所处社会行业的发展现状缺乏了解,对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社交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等也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了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培养与指导,仅停留于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布就业信息等浅层面。
(三)社会实践能力差,缺乏交际能力及团队精神
被探访的用人单位表示招聘来的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动手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应聘中,用人单位普遍重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的交际能力及团队精神。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认为毕业生的交际能力比学业成绩更重要,他们不看好只知读书,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不懂得合作的毕业生。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影响,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没有抓住实践活动及第二课堂的活动机会,没有让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对于专业能力,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在高校获得的专业知识虽然具有理论高度,但无法应用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体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匮乏,形成了单一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多变的时代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的迫切需求。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基础性和技术性人才,就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把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思路,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联动用人单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差距,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过于陈旧,跟不上企业转型和产业变化的速度,导致毕业生难以具备企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相对稳定,跟不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创新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环节和最有效的途径。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技能培养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公修课、公选课、专业基础类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基本技能,如思想道德修养、外语、自我管理、学习及阅读等技能。虽然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在高中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但还达不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要通过通识课程教育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水平、国内外文献阅读能力和读书报告撰写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等院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根据现实需求选择能够培养用人单位需要技能的专业基础课,使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课程是高校在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比如在课堂中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模拟现实工作环境进行教学等。技能培养课程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技能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沟通技巧、合作技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成才模式必然走向多样化。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未来的就业模式必然趋向创业就业和创新就业,学生的角色与地位必然从被动转向主动,学生从被动求职者转向岗位创造者。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还应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激励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
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企业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包括实验、小组讨论与交流、专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企业实践包括企业家讲座、企业参观、企业实习等。第二课堂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各类比赛如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要注意的是,高校不仅要系统化地设置实践体系,还要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及制度化的保证,使实践体系不流于形式,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二)产学结合,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陈旧,重视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没有很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联系,只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产学结合。同时,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模式单一,需要调整培养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大学生。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改变单纯知识获取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知识重在应用、重在创新”的学习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实践—学习的方式,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传统的单纯理论讲授的教学习惯,采用引导式的综合方法,“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再次,教师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不同岗位人员的沟通交流,使自身具备用人单位实践和获取职业成功的相关知识,并可以在实践课程中虚拟、模拟就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让学习者从中体会、感受。最后,指导学生学会社会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指导学生成立科研小组和社会问题调查小组,根据感兴趣的问题凝练研究课题,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在研究和调查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责任感、忍耐力、吃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高校改进学生培养模式,产学结合能够弥合人才的学校培养与企业需要之间的错位,校企合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最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只有依托实践,将理论知识用于现实实践,然后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才能促进教学。另一方面,只有产学结合,大学生才能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了解行业和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从而加强自身对行业、职业与社会的体验与理解。改变当前的培养模式,改变原有的学生只在实习期间到企业学习的模式,其一,延长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变为应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需要来学,增加学习宽度;其二,让学生在企业进行“扎根式”学习,增加学习深度,从而使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更加紧密。
(三)基于人—职匹配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大学生应尽早进行职业类型测评,合理选择职业类型,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首先,高校要重视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建设。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可以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可靠又准确的岗位信息,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与服务质量。同时注重培养专门的师资,高校要创建平台培训教师,避免教师培训纯理论的学习,让教师熟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形成实践概念,提高服务的专业性。
其次,根据人—职匹配理论,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教师在职业认知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大一阶段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向学生介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就业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评,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对学生强调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大二、大三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及这些经济结构集中分布的区域,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将会进行怎样的调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个人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行业和就业区域,从而制定出职业目标、发展路线、形式、内容及实施的策略。在这个阶段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不同职业的详细介绍,包括职业特征、职业环境、职业要求、职业工作方式、职业发展方向等,通过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职业有详尽的了解,从而选择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职业目标,引发学生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从而对职业目标进行系统准备。大四阶段侧重于就业指导,同时增强校企合作,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拓展就业范围,引导学生从学生到职业者的完美转变。
最后,高校还需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的兴趣和追求,如举办专家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开展职业规划大赛等,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的愿望。
总之,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国家政策指导,也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整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214-215.
[2]闵维芳,丁小浩,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5(4):2.
[3]王雅荣.基于雇主/企业视角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4]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