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教胜言教,工人老爸育出航天员儿子

2016-12-23晨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陈冬神舟树林

晨曦

2016年10月17日早上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河南省洛阳市一个叫陈树林的退休工人家里,传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陈树林是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的父亲,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儿子走上了军旅之路,并成为一位让世人瞩目的航天员。

身教胜言教,儿子成为“孩子王”

38年前,河南省洛阳铜加工厂(现洛阳铜加工集团物资调剂有限公司)的职工陈树林迎来了次子陈冬的出生。陈树林夫妇都是普通工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做指导,只相信言传身教对儿子潜移默化的作用。

陈树林正直、守信,乐于助人,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有时,刚发到手的工资还没焐热,转手就被他借了出去。

父亲乐于助人的品性也感染了陈冬。上幼儿园时,他就喜欢帮助别人,有好吃的总不忘与别人分享。有一次,陈树林的亲戚来串门,带来了一袋高级糖果,陈冬放在小书包里,说是带给小朋友尝尝。陈树林逗儿子说:“这么好的糖果,很多人都没吃过,你舍得分给小朋友?”陈冬歪着头认真地说:“正因为小朋友都没吃过,我才让他们尝尝,我一个人吃了,只是我自己高兴,尝的人多了,高兴的人也就多了!”儿子的一番话说得陈树林连连点头。

陈冬的仗义和乐于助人让他得到小伙伴的信赖和拥戴。每逢休息日,来找陈冬玩的孩子络绎不绝,陈树林当年住的房子并不宽绰,孩子们经常把房子挤得满满当当,陈树林和妻子不但不烦,还提醒儿子招待好小朋友。如果哪个孩子的父母下班晚,或者不在家,陈树林夫妇就留哪个孩子在家里吃饭。正因为陈树林夫妇的热情好客,让陈冬在孩子们中间的人气越来越高,被邻居们公认为“孩子王”。

陈树林学历不高,儿子升入初中后,他就无法辅导儿子功课了,作为父亲,他在孩子面前从不摆出强势的姿态,而是懂得恰到好处地向儿子示弱。陈树林对儿子说:“冬冬,在学习方面,爸帮不上你什么忙,也没法辅导你,爸只要求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懂的地方多找老师请教!”

陈冬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头。初中阶段,陈冬不仅学习成绩一路领先,还培养了许多业余爱好,比如踢足球、打篮球、游泳等。陈树林从不干预儿子进行体育锻炼,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

陈树林经常检查儿子头一天的作业。他检查的方式很特别,如果作业本上老师画的“×”号多,但儿子的字迹工整,意味着儿子没领会内容,需要提醒儿子多下功夫;如果“×”号多,儿子的字迹潦草,说明儿子近段时间比较浮躁,需要敲打。在细心的父亲面前,陈冬自然不敢懈怠,成绩一直稳居前列。

让陈树林欣慰的是,由于儿子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他天资聪颖,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理化成绩更是出色。

与儿子一起锻炼,迎接招飞体检

陈树林有军人情结,他曾两次报名参军都因为体检时出了问题未能实现。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陈冬懂事后,陈树林经常给儿子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喜欢看战争题材的故事片,每次去看这类电影都会把陈冬带上,《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上甘岭》《地道战》等影片,让陈冬看得热血沸腾。

在陈树林的影响下,陈冬成了个军事迷,他尤其喜欢看军事方面的杂志,掌握了丰富的舰船、战斗机等方面的知识。陈冬升入高中后,陈树林问起儿子将来的打算,陈冬毫不犹豫地说:“我想考军校,考不上军校就去当兵。”陈树林欣慰地说:“好小子,老爸支持你!”

陈冬进入高中后,学习任务越来越重,陈树林时常提醒儿子:学习再忙,也得坚持体育锻炼,无论是当兵,还是干其他工作,都需要一个好的身体,有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未来。

读高二时,陈冬报考军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后来能考取飞行员,与恩师姚志强当年的鼓励密切相关。在姚志强任教的班上,曾有一名复读生被选中成为飞行学员,这更加激励了原本就有飞行梦的一些同学,其中就包括陈冬。作为带了陈冬几年的班主任,姚志强了解陈冬的心思与梦想,鼓励他争取实现飞行梦。

儿子明确报考飞行员的志向后,陈树林就经常督促儿子锻炼身体。平时,陈冬学习的时候,看到儿子有些疲倦,陈树林就叫上儿子出去跑步、玩单杠,父子俩还比赛看谁做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多。

陈树林不担心儿子的身体素质,他忧虑的是儿子的视力,他有过报名参军的经历,知道部队对视力要求颇高,他买来视力检测表,经常在家里给儿子检测,每次检测,陈冬的视力都在1.0左右,这个视力在报考飞行员方面,已经接近了临界点。儿子平时学习,他很注意观察儿子的坐姿是否正确,并督促儿子经常做眼保健操。

从1996年11月开始,陈树林陪着儿子在洛阳、郑州、济南进行了三次体检。在济南最后一次体检时,陈树林担心的问题出现了——陈冬的视力下降了,双眼视力0.9。陈树林的心里沉甸甸的,但他宽慰儿子:“可能没太大的事情,文化课成绩好就行!”当年高考,陈冬考出了620多分的优异成绩,远远超过了河南省划定的一本录取分数线。

当年8月,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招生组来到洛阳,陈树林和陈冬学校的领导见到了招生的同志,看了陈冬的高考成绩后,负责招生的同志很是惊讶,说从没看到报考他们学校的学生考出过这么高的分数。飞行学院不愿放过这么好的苗子,招生组最后没有因为这0.1的差距将陈冬拒之门外。尘埃落定后,陈树林一直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盼望给飞天回来的儿子做碗牛肉汤

陈冬上军校期间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大一的暑假,一次是大二的寒假,后来因为学校的规定没有再回过家。陈树林只能把对儿子的思念倾注在家信里,由于父爱的含蓄,他很少在信里吐露感情,只是叮嘱儿子要注意营养,问他钱够不够花,说家里一切都好,让儿子不要挂念。

军校毕业后,陈冬回家的次数也不多。每次儿子回到家,陈树林哪儿都不去,只是静静地陪着儿子。陈冬喜欢家乡的小吃,陈树林就给儿子做洛阳的牛肉汤、羊肉汤、胡辣汤,看到儿子喝了一碗又一碗,陈树林感到很满足。

正式成为一名飞行员后,陈冬经过刻苦训练,飞行天赋逐渐显现出来。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以及综合素质,他被提拔为空军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成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09年5月,国家进行第二批航天员选拔,陈冬以过硬的综合素质成为7名航天员中的5名男航天员之一。消息传来,陈树林为儿子感到自豪。

2011年,陈冬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为了减轻儿子、儿媳的压力,陈树林长年在北京看护孙子,他清楚儿子工作的保密性质,从没去过儿子的单位,更没有见到过陈冬训练的情况,平时也从不过问儿子工作方面的问题。

2016年国庆节期间,陈树林从北京回到洛阳。16日上午,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新闻发布会召开,他才知道儿子成为此次执行航天任务的两名航天员之一。得知消息的邻居们赶去道贺,还抱怨陈树林口风紧,陈树林一脸严肃地说:“这事儿国家没正式公布,我咋敢跟别人随便说呢!”其实,看着儿子为国家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陈树林一直把这份荣耀和骄傲藏在心里。

陈树林牵挂着执行飞天任务的儿子,儿子也牵挂着在老家的父母。飞船起飞前一天,一名中年人带着营养品前来拜访,原来陈冬不放心父母,专门打电话拜托同学过来照顾父母。16日中午,陈冬趁吃饭间隙,又给父亲打来电话,嘱咐父亲注意身体,末了才说自己正式成为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树林平静地嘱咐儿子:“冬冬,咱们全家都为你感到骄傲,别牵挂家里,相信你能出色完成国家交给你的任务!”

自从神舟十一号顺利飞天后,陈树林从电视和网络上时刻关注着儿子和战友的消息,11月10日是陈树林68岁的生日,当时陈冬还在太空执行任务。在他眼中,儿子圆满完成任务,不辜负党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就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生日礼物。

陈树林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儿子圆满完成任务后,能带妻儿回洛阳过年,一家人好好聚聚,自己给儿子亲手做碗老家的牛肉汤。■

猜你喜欢

陈冬神舟树林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雨后的树林
“整式的加减”综合检测题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