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才子陆步轩12年后“再执屠刀”

2016-1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卖肉公职异类

2016年9月19日,多年前以“北大屠夫”闻名的陆步轩,现身广州一处猪肉档卖肉,刀法依旧纯熟。

陆步轩,1985年以长安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2003年7月26日经媒体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随后,陆步轩被安排进了西安市长安区档案局从事地方志工作。到区志办上班之后,他就把肉摊交给妻子打理,又于2010年给了弟弟,自己一头扎进了写书编书的工作中,甚至经常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时隔12年,陆步轩在自己50岁知天命的时候,又爆出惊人举动。9月19日,他对外宣称“辞去公职继续卖肉”,不过这次他把肉摊弄大了,和合伙人北大校友陈生一起赶互联网大潮,在网上卖猪肉。他说:“卖猪肉10年赚了200万,当公务员12年分文不剩。看来,公务员还是没有卖猪肉实惠。我是单位里比较异类的人。现在,我这个异类的人,又异类了一把,把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公职给辞了,要重操旧业当‘猪肉佬。过去我是匠,卖猪肉的匠人,现在我想成为家,一个猪肉方面的专家。”

述评

自从以“北大屠夫”的身份爆得大名以来,陆步轩的人生每一步似乎都备受关注。毋庸讳言,所谓“北大学子卖猪肉”的故事,早已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其所引出的,乃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历与个体价值实现的一系列论题。而时至今日,陆步轩弃掉公职再次卖肉,注定又会激起许多人的轮番热议。只不过世易时移,陆步轩此刻的“回归”,早已有了一丝不一样的况味。

其实,倘若忽略陆步轩早前的经历,仅仅看如今“辞去公职下海经商”的桥段,公众或许丝毫不会提起兴趣。毕竟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类似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诚如陆步轩自己所言,“公职收入低”、“一眼可以看清10年、20年以后的情况”之类的领悟,这在客观上其实代表了一种普遍状况。陆步轩的现身说法,不过又一次证实了公务员岗位的“局限性”而已。

从仕途浮沉的世俗角度观之,陆步轩这12年的公职生涯,着实算不得成功。既然如此,选择重回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操持卖猪肉的生意,自然不失为是明智选择。而更为高明的是,陆步轩仍能很好地运用自身的名人效应,将“转行”的消息高调抛出,这在无形之间又完成了一次品牌宣传的过程——相较于当一名基层官员,陆步轩无疑更适合当一名生意人。

猜你喜欢

卖肉公职异类
粗心的狗
我国公职律师制度研究
公职律师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究竟谁赢了
司法部举办中央单位公职律师中央企业公司律师培训班60余家中央单位、中央企业已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鹦鹉中的异类
但愿多些这样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