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美南吉《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的创作意识

2016-12-23吴姗姗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死观

吴姗姗

摘 要:古田足日氏曾指出,新美南吉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自我的表达,总有一种通过登场人物表达自我主张和进行自我观察的倾向。不幸贯穿了南吉的一生,因此南吉的创作意识总是与他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本稿选取新美南吉的后期作品《百姓的脚,和尚的脚》,结合新美南吉的个人经历,探讨其后期的创作意识。

关键词:新美南吉;创作意识;悲伤中的美;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新美南吉(1913—1943)是日本昭和时期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与宫泽贤治并称为“北贤治,南南吉”。虽然年仅29岁就英年早逝,南吉仍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提起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整体基调通常比较欢快明亮,主人公性格开朗,语言幽默,戏剧性强。然而,南吉的作品虽说是儿童文学作品,却蕴含着离别、死亡等诸多悲剧性的要素,有着很强的悲剧意识,使南吉的作品与一般作品区别开来。

一.新美南吉的个人经历

新美南吉原名渡边正八,1913年生于爱知县半田市。4岁时,南吉的生母就去世了,之后,父亲再婚并又有了一个孩子。8岁时,南吉被过继给了祖母,开始了与祖母二人的同居生活。虽然祖母很疼爱南吉,但南吉依旧适应不了祖母家的生活,半年后又被送回了父亲身边。复杂的家庭环境使年幼的南吉一直被孤独和不安围绕着,对南吉后来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由于生母体弱多病,南吉的身体从小也很虚弱,终生都不得不与病魔作斗争。因为生病,南吉的求学,恋爱与工作都进展地十分不顺利。1936年,因再次咯血,南吉辞职回到了故乡,从这一时期开始直至去世,南吉的肉体和精神都一直经受着痛苦的折磨。1942年,南吉病情恶化,之后仅仅不到一年,就在他而立之年的前夕,终于还是被病魔走了生命,令人扼腕叹息。

二.《百姓的脚,和尚的脚》的主要内容

《百姓的脚,和尚的脚》讲述的是穷苦农民菊次跟云华寺和尚这两个身份相差悬殊的主人公的故事。每年,村里的农民都会将当年最早结的大米供奉给寺庙,以求后世获得安宁。只要和尚一站到村民的家家户户门前念起经来,百姓们就会心领神会地来到门前将新收的大米倒入米斗中。而菊次的工作就是将搜集来的大米装袋,挑回寺庙。

这天,菊次跟和尚收完米后在一户村民家喝了酒,回寺庙的路上,菊次被石头绊了一脚,把收集来的新米撒了一地。没想到,和尚借着酒劲儿把地上的米踢得更乱了。结果,得意忘形的菊次模仿起和尚来,也伸出一只脚开始踢散地上的米。

两天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菊次向母亲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母亲听闻大怒,并说菊次一定会受到惩罚。突然,菊次感到自己的左脚如同锥刺般的疼痛,之后用尽了各种办法都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渐渐地,菊次已经没有办法走路了。

即使在遭遇不幸时,人若是有个同伴,多少也能获得些许安慰。菊次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为了确认和尚有没有脚痛,偷偷跑去了云华寺。然而,和尚的脚不仅没有任何毛病,还像往常一样高居佛坛之上,教导众人行善积德。一想到只有自己不幸,菊次就怅然若失,渐渐怨恨起只惩罚自己的苍天来。得知菊次的想法,母亲又教育起他来,终于,在母亲的教导下,菊次理解了苍天只惩罚自己的缘由,不仅不再怨恨苍天了,反而有了一种感激之情。第二天早晨起来,菊次就发现自己的脚不再痛了,只是走起路来像中风似的一瘸一拐。直至73岁去世之前,菊次左脚残疾的情况都没有任何改善。巧合的是菊次去世同一天,和尚也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二人在冥界又一次相遇了。一个拉着人力车前来迎接他们的男人说:“菊次请往右走,和尚请往左走。”菊次想,一生侍奉佛祖的和尚肯定会走向极乐世界,而自己的路肯定会通往地狱。然而,结果却与菊次预料的截然相反,和尚走向了地狱,自己则走向了极乐世界。

三.悲伤中的美

新美南吉曾在1926年的日记中这样写道:“K君总说我有写相同文章的习惯。他说的习惯就是悲剧。但习惯也分好的跟坏的,虽然K君这样说我,但因为我总是被老师赞赏,所以我不认为这是坏的习惯。那充满悲伤的文章可能就是从前世一直跟着我的东西。因此我没办法舍弃它,今后也会延续这种习惯,毫不保留地如实地写出来。”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南吉本人也承认创作带有悲伤忧郁色彩的文章正是上天赋予他的独特才能。所以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南吉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充满孤独悲伤的童年经历,并决定将这种悲伤写入文章之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南吉对悲伤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在1942年的日记中,他写道:“世上的悲伤喜悦的彼岸有不为人所知的美丽的东西,而我作为一名知晓者,毕生都在歌颂着知晓后的悲伤。”正如南吉所说,他能够看到存在于悲伤中的美。同年,南吉就创作完成《百姓的脚,和尚的脚》。

毋须多言,拖着跛足过了四十多年的菊次自然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死后,菊次在冥界看到的风景却似乎与大众印象之中的截然不同。“长长的路上开满了紫色的鸢尾花。菊次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但这条路似乎没有尽头。回首一望,镶着紫色鸢尾花朵的道路笔直地伸向远方,越远越细,最后消失在了乳白色的雾霭之中。而前方的路与来时的路一样,一眼望不到头,最后也消失在了白色的雾霭之中。”一般提起冥界,总给人一种恐怖的印象,但是,南吉眼中的冥界不仅不恐怖,反而是开满紫色鸢尾花的浪漫多彩的世界。另外,关于菊次前往极乐世界的场景,南吉是这样描写的。“菊次前行方向的那一片天空万里无云,呈现出珍珠般的色泽。”这完全是一副美丽世界的景象。虽然南吉的作品总是洋溢着悲伤的氛围,毫无疑问的是他也确实清晰地看到了存在于悲伤之中的美。

四.南吉的生死观

1936年南吉因再次咯血不得不辞职回乡。肉体与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南吉无比失落,经常考虑死亡的问题,比如他在日记里曾写过“想死”,“考虑自杀”种种。特别是创作完成《百姓的脚,和尚的脚》的1942年,南吉一直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死亡对南吉来说,时而是恐怖的,时而又可以坦然接受。但是,摆脱死亡阴影的想法是深深印在南吉的内心深处的,而摆脱它的一个方式就是沉迷于文学的世界。所以,尽管南吉身体欠佳,还是没有间断创作。另一个方式就是打算相信佛的世界,于是南吉开始诵读《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主张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非生命都平等地具备成佛的素质和性质,即使形态发生变化,佛性也不会在时间与空间上有所改变。即,一切都是无常的,只是形态发生了改变。死也不过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不断发生,最后变得与衰老已相差无几。换言之,生与死是相互连接的。

诵读《妙法莲华经》的过程中,南吉的生死观逐渐受到了影响,这在《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也有所体现。首先,从南吉将农民与和尚设定为主人公,描写他们死后分别去往极乐世界与地狱这种选材本身来看,就可以理解为南吉生死观的一种表现。甚至可以理解为南吉创作《百姓的脚,和尚的脚》的动机就是表达自己的生死观。其次,生前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还残疾终生,却仍感恩上天的菊次最终去了极乐世界,与此相对,犯下罪过不自知,还教导众人行善积德的和尚最终去了地狱。从结局来看,在南吉心中,死亡绝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是一种开始。人死后能否去极乐世界完全取决于生前的所作所为。换言之,生与死不是被割裂的两个部分,它们是存在于同一条延长线上的。此外,南吉的人生与菊次一样都十分不幸,年纪轻轻就患病,一直在死亡的深渊挣扎。所以,南吉把菊次当作自己的分身,期待自己同菊次一样死后能够去向极乐世界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南吉也在鼓励自己不论多么不幸多么痛苦,都要向菊次一样对上天心怀感激之情。

通过本稿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美南吉的创作意识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体现在《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的,一个是悲伤中的美,另一个则是南吉后期的生死观。

参考文献:

[1]古田足日. 儿童文学的旗帜[M].理论社出版,1970.

[2]新美南吉. 新美南吉全集第十卷 日记·笔记[M].大日本图书,1980.

[3]周龙梅. 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和他的作品[J].中国儿童文学, 2009.

猜你喜欢

生死观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