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树洁: 从G7到G20的转变

2016-12-23

上海企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全球性经济体货币

上世纪70年代“美元盯住黄金,其它货币盯住美元”的“双盯”金融体系解体,世界货币和贸易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西方7国集团(G7)不得不通过抱团的形式,在7大经济体中集体协商世界金融、货币和贸易稳定的全球性策略。之后的近四十年,G7峰会成为名副其实治理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的机制,更是西方七大强国驾驭世界经济、政治与外交的重要手段。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和经济受到致命的打击,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也受到了打击。于是,1999年在G7(后来加上俄国,成为G8)国家的倡导下,召开了第一次20国财长会议,商量如何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世界金融和贸易秩序。随后每年的G20财长会议(还有中央银行行长)召开一次,旨在平衡各国的贸易和货币稳定关系,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G7工业化富国,除了德国和日本,几乎每年都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贸易,产生了超常规的贸易逆差。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动了许多资源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非、巴西、俄国的经济火爆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火爆了,中东许多国家的经济也更加火爆了。

不过,多年的贸易不平衡,美国的消费经济撑不下去,欧洲的消费经济更是撑不下去。它们对大量进口中国和其它国的制造品能力,产生了动摇。国内的个人债务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经常性账户缺口日益膨胀,达到崩溃边缘。

2008年,终于在美国开始爆发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四大投行巨额的债务迫使它们关、停、并、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G7国家的主要银行,天量级的亏损,西方主要股票市场彻底崩盘,形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黑暗、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中国在2008年的上半年还在强调宏观经济调控,以避免经济过热增长,没有想到因为雷曼兄弟的倒闭,世界经济乌云压顶,中央政府不得不果断采用经济强刺激的手段,顶住世界经济危机的压力。在之后的数年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连续超越德国、日本,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2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和制造大国。

G20理所当然地承担这样的角色,中国成为G7以外最引人瞩目的世界最大、发展潜力最好的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也在“金砖国家”的概念下,成为中国最好的发展中(转型中)国家的伙伴。

猜你喜欢

全球性经济体货币
民族地区幼儿园空间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判读
工作图什么?
论中国式英语的发展趋势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全球广播电视的新进展和技术趋势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