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个发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12-23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发力粮食供给

以“三个发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刘俊

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粮食行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之举,是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举措。笔者认为,当务之急要做到“三个发力”:

一、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双向发力去库存

以稻谷为例,针对稻米低端产品过剩、高端消费不足的现状,必须痛下决心在推进优化水稻种植结构性改革和加工转化创优质产品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双向发力激活市场需求,破解稻谷库存难题。

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去库存。造成我国稻谷库存量居高不下有诸多因素,低端产能过剩、高端消费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已由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调整生产结构十分必要。当前在供给侧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时,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有效产能,挖掘粮食消费新潜力,从重点推动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优粮食品种结构,大力选育、推广高档优质品种,扩大高档优质晚稻、加工专用早稻、加工型糯稻等种植面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推动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民多种品种优、质量好的粮食,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适应粮食消费群体、消费方式变化,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千方百计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着力破解粮食生产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的矛盾,以优化种植结构为去稻谷库存打好基础。

二是加工转化创品牌去库存。产品有“身份”才有身价,要以加工转化入手,针对目前我国粮食产品低端过剩、高品质品牌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问题,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品牌。更加注重品牌对粮食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创造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高端品牌,要针对新常态下品牌消费潜力巨大但品牌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形,实施具有特色的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知名品牌,并从粮食产品经营转向粮食品牌经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供价值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粮食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积极利用当前“稻强米弱”倒逼质量提升,把品牌战略作为粮食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担负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效结合,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同时,重视与文化的结合,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商业价值取向,不断提升我国粮食品牌的文化内涵,营造良好品牌市场环境,实现稻米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步入市场高端,拓展去稻谷库存的空间。

二、以完善保障升级为重点,精准发力优产能

在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中必须突出优化粮食产能,并以此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保住粮食产能,是治国经验,更是治国智慧。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如何看待粮食产能的模糊意识,要从两个层面精准发力。

一是端正优化粮食产能意识。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为期已久的“稻强米弱”造成稻米加工业经营困难,出现粮食储备政策性财务亏损等,加之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大于求、产大于需等,有人曲解“去产能”政策而提出了去粮食产能等论调,这是对粮食供给侧改革的误读误解误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从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长远看,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不会减轻。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切实保持我国粮食生产充足的产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决不能在粮食产能上掉以轻心。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理所当然要尊重市场规律、顺应供求变化,适时适度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但任何时候都不能调减掉粮食产能,且必须巩固、提升和优化粮食产能。

二是加大优化粮食产能力度。当前各地在优化粮食产能上,要大力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藏粮于地战略,下大力气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以实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目标。要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把粮食生产的良种良法运用好。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大对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真正使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能的责任落实、举措落地。

三、以适应消费升级为重点,聚焦发力市场化

当前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绕不过市场化坎的关键阶段,需要从三个层面强化市场导向聚焦发力:

一是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大力推进粮食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粮食多种功能,把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融合起来发展,并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持续延伸,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合理开发资源。开展粮经饲统筹、粮豆轮作试点,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开发,引导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推动绿色粮食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通过政策、技术等多项措施,把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以及产品质量、效益上,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粮油产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需求和消费升级,使粮食供给更加契合消费市场需求。

二是积极促进市场发育。针对目前我国粮食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现状,解决当前粮食结构性、阶段性供大于求、产大于需的问题,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有效供给体系。不仅如此,还要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支持保护政策,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发展有机粮食等,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实现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

三是推动供给侧模式创新。针对粮食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问题,要紧紧抓住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并以“互联网+粮食”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用信息化来促进粮油产品销售,更要以此引导粮油产出。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走科技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粮食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粮食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

当然,还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采取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措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粮食局)

猜你喜欢

发力粮食供给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