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喀斯特山水古韵中渡坐拥“高颜值”
2016-12-23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西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会会长
文_杨 鹏(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西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会会长)
立足喀斯特山水古韵中渡坐拥“高颜值”
LIZU KASITE SHANSHUI GUYUN ZHONGDU ZUOYONG GAOYANZHI
文_杨 鹏(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西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会会长)
【喀斯特】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91万~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_中渡镇全貌。
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公布的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之一,也是桂中地区唯一入选特色小镇的城镇。中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有“文化古镇、旅游乡镇”的美誉,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香桥喀斯特生态国家地质公园和中渡古城等名胜风景,打造喀斯特山水古韵小镇的条件得天独厚。2015年,中渡镇旅游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
一、作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抓手,是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当前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抓手,对于欠发达地区优化发展结构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要按照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发展方向持续性推进中渡镇的特色小镇建设。要在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要把中渡镇的农耕文化、古镇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汇集在一起,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在中渡镇开发建设中,旅游并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为支撑,特色小镇才更富生命力。特色小镇“既非简单地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也不是传统的“镇”“区”“园”。从创建条件来看,特色小镇有明确的空间规模界定和投资规模要求;空间规模上,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二、用市场化手段,高标准、高水准推进建设
中渡镇距离柳州市区仅60公里,目前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落户柳东新区,中渡镇被列入试验区规划重要组团,与柳东新区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完善的交通枢纽为中渡镇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有助于形成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中渡镇的建设绝对不能搞政府包办,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规划编制、生态保护、服务优化,不干预企业运营。要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落后做法,引入有实力、有品牌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机构成就专业事业。让企业成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组建小镇管委会,发挥“服务者”作用,加强对小镇建设的宣传推广。要给予中渡镇独立运作的空间,发挥中渡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中渡镇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要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逐步培育形成产业内涵,深挖、延伸、融合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产业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切实形成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要融合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镇古居、人文历史等旅游要素,积极创建5A级景区。要按照“精而美”的发展思路,“美”是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地貌特色。求精,不求大,要根据地形地貌和建筑基础,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提升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的中渡镇,加快推进建设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提高鹿寨县和中渡古镇的旅游知名度。
_中渡镇景点——春桥。
_古老而宁静的中渡镇。上图为古榕西眉风光。
_高铁线穿越中渡镇。
三、“山美、水美、生态美”,更有产业之美
从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发布的127个特色小镇来看,客观而言,大多与旅游或是古镇有着很大的关联。中渡古镇的古民居群是广西目前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群之一,中渡古民居群建于清代中期,房屋一律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古色古香。中渡古镇由东西南北四条街划分,设四扇城门,除古民居外,还有很多保存较好的旧商号、旧客栈等。武庙、中渡抚民厅、中渡县参议会和粤东会馆等历史文化建筑坐落其中,完整地反映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但打造提升特色小镇决不能仅局限于“山美、水美、生态美”,这并不是中渡镇建设特色小镇的全部,而是要在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西红柿、沙田柚、砂糖橘、莲藕、芥菜和水产畜牧等特色资源,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实施“互联网+”特色资源加工,创新品牌开发模式,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要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群众脱贫、富向小康社会的迈进,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
_中渡古镇由东西南北四条街划分,设四扇城门,除古民居外,还有很多保存较好的旧商号、旧客栈等。
四、找寻自身特色定位,借鉴成功经验
中渡镇具有丰富而特色的古镇资源,但总体来看,这些古镇资源仍处于原生态的发展阶段,开发建设层次低、档次水平不高。一是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富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推进中渡镇的建设,要以打造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目标积极推进中渡镇新型城镇化探索,可借鉴江苏镇江西津渡古镇建设风格和开发模式,加强对古建民居外立面、护城河、街巷路面等的保护与修缮。二是要在中渡镇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和借鉴乌镇模式,按照“互联网+特色小镇”等建设模式,集聚高端要素,对先进要素形成显著的吸附力。三是要在古镇建设过程中,把广西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桂中地区的乡土文化用精致的方式释放出来。可借鉴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开展民宿建设的经验做法,在中渡镇建设发展一批特色民宿,打造庭院式民居。四是要提升中渡镇的社区功能,建立“小镇客厅”,提供公共服务APP,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完善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医疗、教育和休闲设施,实现“公共服务不出镇”。立足特色小镇建设,找寻自身特色定位,选择适宜发展方向,提升中渡镇开发建设在桂中乃至全区范围的示范效应,争取有更多的城镇进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名录。
_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香桥喀斯特生态国家地质公园。
城隍巡游。
当地特色的和家宴。
洛江对歌。
晚清传统婚礼。
_洛江风光。
_中渡镇石林。
五、“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打造“生态·宜居”小镇
中渡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民俗风情资源。早在三国时期中渡已建镇,拥有近2000年的历史。中渡镇要借助境内香桥喀斯特生态国家地质公园、中渡古城、“一方保障”摩崖石刻等优势,加快打造中渡—香桥十里旅游黄金长廊,挖掘千年庙会、和家宴、民俗婚礼等传统民俗文化产品,大力保护、适度开发建于清末的中渡粤东会馆,建于民国时期的中渡县政府旧址、同盟会成员钟秀杰故居,建于清代乾隆三年后经重修的关帝庙,清代光绪年间所建的罗公馆、嘉盛商号,以及参议会旧址、抚民厅等古迹,着力保护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石桥、古民居、古榕码头、古庙、青石板小路、历史街巷等古建筑,新建筑要融入既有环境建设古韵风格。中渡镇要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小镇,将农旅结合的“祥荷乡韵”乡村旅游区、梅花鹿山庄、岩溶主题酒店等特色旅游项目和英山米粉、大乐岭有机茶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成为中渡镇对外宣传的名片。要按照“旅游+、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全面升级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做好保护与修缮工作。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强对中渡民国街及周边320户外立面修缮和古民居原本破败的木构建筑的修缮恢复,保持青砖墙体的原有风貌。随着英山大桥步行景观桥、西眉山古炮楼护栏及古榕码头修建工程等改造完成,鹿寨县要对中渡古镇护城河进行恢复,沿河建设西、南、北三座桥梁及景观工程,同步完善给排水及路面石材铺装。“十三五”期间,鹿寨县应当着力推进中渡·香桥景区创全国5A级旅游区,创建“寨美一方”都市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园、“稻花香里”千亩粮食生产基地两大自治区级示范园区建设,以及鹿寨至永福苏桥二级路黄冕至中渡支线、中渡石燕至鹿寨高铁北站、中渡长盛至鹿寨高铁北站三条对外大交通路网建设的契机,把握住中渡镇自身特色建设主线,扎实做好自身建设,努力实现“旅游强镇、文化强镇”的目标。
_当地的武庙烧香祈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