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趣增效 优化课堂
2016-12-22黄永明
黄永明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但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的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一段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笔者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一课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两条谜语:“保卫庄稼”“忽然病愈”(打中国古代名将各一)。学生很快猜出是“卫青”“霍去病”二人,然后教师趁势引入新课。谜语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锻炼其思维能力,加深历史知识的记忆。除此以外,笔者还经常运用图片、视频把和新课有关的内容先展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带着兴趣和好奇进入新课,使他们认识到“历史是生动的”“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次精彩的导入能对整堂课起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以疑激趣
古人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性质,笔者在展示了运用多媒体设计的战争形势与战争路线图及战争的局面后,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分析,一战的结果是必然的吗?如果你是德国的总参谋长,你是否有办法来赢得这场战争?”提示他们可从战略、外交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国的统帅,你将如何应对这位德国总参谋长所采取的办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指出:战争的结果不是必然的,但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不能改变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又如,讲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课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张骞,设想一下在黄沙漫漫的古道上会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语言风趣,触发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位教育家曾说:“教育语言应是导火索、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之功效。”作为靠语言吃饭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做实验。而初中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就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鸦片输入以后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笔者是这样讲述的:“1840年以前的中国,从沿海直至内地的大小城镇,贩卖和吸食鸦片的烟馆,像毒菌似的孽长起来。随意掀起一家烟馆的门帘朝内一望,只见烟雾弥漫,一些面如死灰、脸色泛青的吸毒者,横卧榻上,手握烟枪,对着一盏鬼火一样的烟灯,双肩耸起,吱吱地狂吸着。由于吸毒者一般都是晚间过瘾,长夜不眠,白日错睡,因而群众称他们为‘大烟鬼。东南沿海的一些小圩集,十几二十家店铺里,烟馆常占半数以上。在清朝的军营里,人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士兵随身带着两杆枪—一杆钢枪,枪尖生锈;一杆烟枪,却油光发亮。中国白花花的银子,滴水似的流到了伶仃洋外的英国船上。”一个比喻,多么贴切;一个镜头,多么突出;一个绰号,多么生动。两个数的比较,两杆枪的对照,廖廖数语,再现了烟毒泛滥的场景。因此,语言的生动,能提升一堂课的感染力。
四、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能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学生就会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在讲到《灿烂的青铜文明》这课时,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四羊方尊,一组形象的数据再现了这件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学生们听后叹为观止,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他们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他们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例如,《血肉筑长城》一课中,本课中的三场战役在常规讲述中常常难以尽表其意,无法生动体现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英勇。因此,笔者在PowerPoint中加入了每场战争的图片、影视片段,并配上《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形象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面,烘托了课堂气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六、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都远离现实生活,而且初中生知识范围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学生们总感觉历史学科讲的是陈年老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正在谱写的历史。李大钊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中笔者介绍“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时,联系现实生活,请学生上台当了一回顾客和营业员,让学生分别用笨重的铁钱和轻便的纸币分别来购买商品,使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购买冰箱、电视等电器时,假如还用当时的铁钱的话,那真是太麻烦了,从而使其理解当时纸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七、课堂巩固,延伸兴趣
课堂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巩固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巩固时,要注重趣味性、多样性。巩固内容设计完成以后,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的特点,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中,在学生完成由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发展的总结后,笔者出示思考题:“在父系氏族公社的中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阶级压迫,同学们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各阶级为解决这种问题,各采取了什么手段?”学生为使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环节能够完整,课后会自觉地进行预习。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其达到预习目的。
八、课内外结合,深化兴趣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增强了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稳定学习动机,是增强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真正实现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探索历史知识的热情,使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课堂中,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接受了教育,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