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2016-12-22张昌德
张昌德
摘 要: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关键词:导学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课堂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多年来笔者通过教学探索与实践,归纳出“五步导学式”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是铺垫,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产生极大的兴趣进入新课学习。其方法大体有:由复习旧课导入,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导入,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等,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激情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入,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读书,探索新知。
二、导读
读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也就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但对于一个新课题,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学生并不清楚,往往在读书时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导读”也就成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步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知识阶梯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发挥智能潜力,循序渐进地探索问题。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其一,指导学法,如时间的分配、分析问题的角度等;其二,适时掌握学生自读情况,就是教师要巡回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通过学生的自学笔记和个别询问,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备讲解时有的放矢。
三、导问
导问是自主学习的深入阶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共享学习成果,把握新课的疑难重点。这里所谓的“问”,强调的是学生的提问。学生能不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是达到懂、信、用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就必须担负起领路人的角色,引领学生向深度、广度去思考。比如老师先抓住一些关键性结论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质疑。如“生活与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各知识点是一个复杂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主要特点在于系统性和整体性,因而教学中要求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把握好广度。教师把相近或相似的现象和问题通过疏导和暗示,放在同一问题情境中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性。
在这一步骤中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学生感觉什么都是问题,往往问题只是一种肤浅的表象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聚焦集思、由表及里,把分散的现象、感性的问题上升到理性并纳入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集体求索的态势。
四、导论
导论是自主学习的核心环节,目的是利用学生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讨论这个阶段指在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经过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中,提高认识,特别是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同时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讨论”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在教师的组织和点拨下,全班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②一般问题,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让前后左右四邻的学生进行讨论;③细小的问题,同座位的同学不时轻言细语地交换意见,这种形式从前一个阶段(自学)直到后一个阶段(练习)都可以自由地进行。教师在第一个阶段和这个阶段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都有讲究。一般地说,教师应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经过了深思熟虑,同时又掌握了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最难弄懂的难点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话。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话,首先不要讲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先讲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当学生对问题已基本解决或接近解决时,教师才画龙点睛地讲解问题的本身,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
五、导练
导练是自主学习的升华过程,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导练”指的是学生经过自学、讨论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练习设计应以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基本原则,不是练习题做得越多越好,练习题应该是精选的、有代表性的。为此,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练习题的题型可以多种多样,新颖灵活,既有常规的填空、判断、选择、抢答等,也可以有联系实际开展辩论、评论等开放性试题,力求学生多思少写,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如沪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桐乡的王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上海”的讨论中,王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本题可以由学生讨论。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