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和希拉里电视辩论中情态隐喻的功能探析

2016-12-22王婷婷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电视辩论

王婷婷

摘 要: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隐喻理论为依据,结合世界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电视直播辩论,着重探讨了英语中情态隐喻应用于公众表达时的功能评价与效用解析。总统候选人在电视直播辩论的情境下使用情态隐喻可以展现自身学识,凸显论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起到衔接议题、表达自身政治诉求的愿景,有利于候选人与选民建立良好关系,最终达到其政治目的,直至赢得大选。

关键词: 情态隐喻 人际对话功能 电视辩论

前段时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的电视现场辩论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熟悉美国大选的人对这样的“辩论”想必不会陌生,在全球范围内,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候选人在镜头前激烈交锋,展示政治智慧和个人风采,为自己拉票。对候选人而言,电视辩论无异于“面对几千万考官的求职面试”,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绊倒在白宫门前。总统电视辩论是美国大选运动中具有决定作用的一环。在辩论中,辩论双方会运用一些特殊的语言策略来掩饰或凸显自己的政治观点,这就与情态隐喻有着密切的关系[1],[2]。因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的三场总统电视辩论中的语料为具体案例,分析情态隐喻在三场辩论中的功能实现,并讨论某些情态隐喻结构的引用会对政治评价和选情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情态隐喻及其功能评价理论

情态及其评价是英语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情态意义主要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实现,而评价多体现在词汇层面。情态和评价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相辅相成。情态方面,传统语法对情态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表达情态意义的情态谓词的研究。而情态谓词,即所谓的一致式,只是表达情态意义的手段之一。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采用一些情态的隐喻式表达来凸显或隐藏情态的来源。情态的隐喻式表达在狭义范畴上常常通过心理过程的投射小句来表达其情态意义。而广义范畴上的情态隐喻,往往包括情态形容词、情态副词、情态化名词、投射小句、介词短语、时态等[3]。

至于功能评价方面,Martin的评价理论是研究评价意义的基石[4]。该理论下设三大系统,即态度、介入和分级。各个系统又分别包含子系统。因情态表达的是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和评论,它势必会表现出某种评价意义。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三大元功能[5]——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Halliday认为情态隐喻也相应地分为三种:概念隐喻、语篇隐喻和人际隐喻。在这其中,概念功能表述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经验,语篇功能为语言构成连贯语篇的功效,而人际隐喻则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确定说话轮次、表达主观判断和评价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同时指出[6],明确的主观取向和明确的客观取向都是隐喻性的,即使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实现了从词汇层面向小句层面的跃迁。在明确的主观取向中,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大多表达了一个心理过程,以突出说话人的主观观点,使其对所做的判断或提议负有明确的情态责任;在明确客观取向中,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通常表达了一个修饰性的关系过程,使得说话人可以淡化自身的观点,为本来只是一个看法的东西增强客观确定性,从而得以远离相应的情态责任。另外,体现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还可以通过名词将情态意义名物化。它们将情态意义建构成使人难以质疑的“事物”,因而掩盖了情态的来源,使之具有明确客观取向[7]。此外,某些介词短语也可以表达情态意义。

二、电视辩论中的情态隐喻功能分析

电视辩论本质上属于政治宣讲的一个分支,因此必定含有丰富的人际意义,情态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解读希拉里和特朗普总统电视辩论中的情态隐喻能加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两位竞选人的观点和态度,展现情态隐喻在西方政治生活中达到成功获选这一政治目的重要作用。经过统计,在三轮电视辩论中,两位候选人使用情态隐喻不下三十次,下面具体分析其使用目的及实现功能。

1.彰显个人态度,凸显政治观点。

①But we have to stop our jobs from being stolen from us.We have to stop our companies from leav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with it,firing all of their people. All you have to do is take a look at Carrier air conditioning in Indianapolis.(about creating jobs)——Trump

这段话体现的是特朗普作为商人所具有的经济措施,即不惜一切代价鼓励企业放弃海外开办实业,尽力将企业留在国内发展并招聘更多的员工,提高本国人民的就业。他本人特别针对那些对政府经济措施失望的选民,通过提高就业及收入吸引他们的关注。①就表达了特朗普的这种主观态度,即美国必须摆脱就业岗位外流的现状,实现本国就业和工业发展。“have to”这种情态形式的使用,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即美国必须通过实现这个目标来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无形中获得了本土就业不稳定族群的好感和支持。

②And so what I believe is the more we can do for the middle class,the more we can invest in you,your education,your skills,your future,the better we will be off and the better well grow.Thats the kind of economy I want us to see again.” (about reducing taxes)——Clinton

克林顿用“I believe”句式发起呼吁,广大民众不可能像特朗普的家庭那样有着父辈从商的基础和雄厚的财力,帮助特朗普在商场呼风唤雨。对于大部分普通大众而言,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现实可行的目标是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生存技能,为实现成为中产阶级而奋斗。对他们而言,通过大财阀征税而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保障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更加切实可行。这样的态度自然会受到中产阶级和立志成为中产阶级的选民的拥护。

2.表达看法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

竞选人对命题可能性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话语效度的评判。说话人可以通过情态表现评价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展现某个观点是其个人观点,也可能故意以此使其观点“客观化”,让选民觉得自然,变得容易接受。

③I have a very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view about what we can do together. That is why the slogan of my campaign is “stranger together”... I can promise you,I will work with every American.(about todays youth)——Clinton

克林顿在回答如何与青年人相处时使用了③中的情态隐喻的表述,“have a very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view” and“ promise your”都表达了竞选者的主观心理表态。正如Halliday赋予情态系统三种价值(value)(高、中、低),用来表示情态意义的强弱。如certain,probable,possible分别表示高、中、低不同的价值。由于情态系统是讲话者表达对事物态度和判断的语义系统,体现的是肯定和否定两极及之间的意义。恰当运用情态隐喻,体现希拉里与年轻人沟通的美好愿景并期待青年选民的回应。

④Now,maybe because he has praised he has praised Putin,maybe because he says he agrees with a lot of what Putin wants to do,maybe because he wants to do business in Moscow…But we deserve answers.(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mp and Russia)——Clinton

在总统电台演讲中,明确主观的隐喻形式除具有凸显演讲者观点的作用之外,还常用来表达演讲者看法或判断的不确定性。作为对竞争对手的诘问,既要达到打压对手的目的,又必须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非常小心。为了不给自己带来麻烦,希拉里采用明确主观的隐喻形式“maybe”来表达这段言论的不确定性,从而为自己留下开脱责任的余地。④这段语境中,希拉里称俄罗斯决定了叙利亚的一切进展,她会面对普京并积极合作,她说普京不希望她当总统,她支持调查叙利亚和俄罗斯人的战争犯罪。在这里希拉里巧妙地称,俄罗斯及现任总统普京也许希望帮助特朗普,俄罗斯或许正在干预美国总统的竞选进程。

3.混淆主客观故意,化弱势为强势。

交际中情态隐喻的出现,由于其固有的间接性、模糊性和主观任意性,给选民增加了额外信息处理负担,施加了认知压力。在情态“可能性”的明确客观取向中,情态意义通常由一个修饰性的关系过程小句( 如It is certain,It is probable等) 来体现。具体到竞选辩论过程中,两位候选人往往采用明确客观隐喻形式,使其判断或提议似乎变成一个固有特征或无法质疑的事实而显得客观化,以隐蔽真正的情态来源,从而远离相应的情态责任。

⑤It is such a great question and it is maybe the question I get almos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Obama is a disaster. You know it. We all know...(about President Obama)——Trump

特朗普反复强调自己是会给美国带来变化的候选人。通过对现任总统奥巴马指责,特朗普可以给选民灌输一个概念,即希拉里墨守成规,会延续奥巴马一些失败乃至错误的政策。案例⑤中,特朗普将自己的主观故意,用“It is such a great question”,“it is maybe the question”等客观情态进行叙述,力图将奥巴马的挫败描述成公众都认可的客观事实。通过这样的语言,特朗普强调了希拉里长期作为民主党政治领袖,在政府从事公共事务领导近30年,是典型的只说不做的政客。

情态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候选者在指责或者攻击对方时,掩饰其明确客观取向,消除竞选者的“介入性”,通过去个人化从而将个人喜好以公认的事态呈现,从而达到政治目的,化被动为主动。在这次大选电视辩论中,两位候选人通过明确客观形式,将情态意义装扮成命题以小句的形式出现,或将情态意义名物化,使个人观点似乎变成了公认的事态或无法质疑的事实,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其看法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三、结语

情态的隐喻式通过心理投射结构或关系过程将情态体现在小句中具有凸显主观性或客观性、表达一定意义、体现对话性的功能,其中因为情态隐喻的对话性,才使其在电视媒体直播辩论中具有政治杀伤力,被两位候选人广为使用。从介入系统和语用角度看,候选人通过这种有标记的表达式将所要传递的信息最大化,有助于对话调控的前沿化、前景化和精细化,同时减轻了说话人的情态责任,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本文在情态系统和情态隐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美国两党候选人在最后选举前的电视辩论中的情态隐喻现象及功能,指出了情态隐喻可以在政治辩论中起到凸显政治观点、表达确定性或不确定的个人看法及打乱主客观认知,掩饰真实意图的作用。通过情态隐喻这一手段,竞选人可以巧妙地将信息按所需的情态责任进行编排,使情态意义得以合理配置,在限制打压竞争对手的同时,尽可能规避自身缺陷,最终帮助候选者获得选民支持,实现其入主白宫的政治意图。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 Hunston 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2004.

[3]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常晨光.作为评价手段的情态附加语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1-13.

[5]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6]李曙光.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与对话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 :19.

[7]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12(1):12.

猜你喜欢

电视辩论
美国教师眼中的总统竞选辩论大战
政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传播仪式观下的美国大选电视辩论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苏格兰独立”辩论,双方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