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与抑郁“相处”
2016-12-22庄文静
庄文静
前不久,一位年仅29岁、事业正如日中天的年轻演员乔任梁,因严重抑郁症而自杀。
他的经纪公司在声明中表示:2015年在繁重的工作中,遇上外界种种对他不实的报道和中伤的话语后,他患上了抑郁症。他的工作态度一向认真严谨,力求完美,拖着病体坚持完成已允诺的工作,而外界种种质疑的声音,给他造成无形巨大的压力导致病情加重,黑暗和绝望一度伴随着他。这一年,访医问药,减少工作,度假散心,眼看他慢慢有了笑容,病情有所好转。却不料他用最决绝的方式摆脱不可承受之病痛,与世诀别。
在一篇小小的声明中,信息量很大:工作压力,遭误解,坚持工作,力求完美,用笑容掩饰……这不也正是许多职场人士的缩影吗?
抑郁正成为职场“杀手”
如我们所见,抑郁症人群以高知、白领、文艺界及企业高管等人士居多。正是由于他们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以及力争完美的追求,也使他们更易成为抑郁的易感人群。成功路上,非死即伤,其中心灵之伤恐怕最为惨重。
抑郁症引发的不幸事件,近年来已经屡见不鲜,让人扼腕叹息之时,不禁慨叹:抑郁症并不遥远,它离我们一直就很近。中国心理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患病率达2.2%-4.8%,也就是说,在50个人的团队中就有1-2名抑郁症患者。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健康,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健康。
如今,抑郁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仅中国就约有9000万患者。到2020年,它更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并且,抑郁症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其中10%-15%的人最终自杀成功。可见,抑郁症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
风光背后,有的尽是繁荣过后的凄凉、压力等情绪的堆积,心理专家将其归类出引发抑郁的诱因。其中,离异、不良的应激事件(如丧亲,失业,疾病,灾难,人际压力等);经常焦虑,人格缺陷(如神经质性格,不自信,追求完美等);不良的教育方式(如过度保护,溺爱,挑剔,控制,拒绝等);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情绪特别低落,一个人总高兴不起来(即使涨工资,中奖,升职等);兴趣和精力减少,思维迟缓;动作和行为减少;睡眠障碍、缺乏体育锻炼等,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然而,有一些抑郁者却总是表现出乐观的样子,怎么还抑郁?事实上,情绪低落不一定是抑郁症,但抑郁症一定是内心的情绪低落,即使其脸上还在微笑。
管理者,别忽视这些现象
通常情况下,管理者更关注绩效,而不太会关注本应职业化的员工。但事实上,情绪与绩效是密切相关的。作为职场人,情绪波动较大时不妨做个自检,不妨从心理因素上考量一下,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将反映最真实的心理状态。
如厌倦工作,难以提起兴致,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不愿起床、逃避工作,找理由赖在家,害怕面对上班的时间,常常迟到早退;处理公务时拖拖拉拉;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担忧,经常产生跳槽或转行的念头,或是画地为牢,变得极其认命;总觉得压力过大,难以承受,常常感到濒于崩溃;做事没有动力、情绪悲观;兴趣丧失、脑子变笨、记性变差,反应变慢;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睡眠不好等;长时间感觉绝望,空虚,倦怠,而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如此看来,这些症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而专业的医生也认为,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抑郁症。
2007年,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给华为员工写了一封信:《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公开承认:“我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乐观,我的病完全治好了。”
怎样应对抑郁情绪?
在职场上,哪些人群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有诱发抑郁症的风险呢?管理者必须留意:
第一,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很容易引发职场抑郁症。
第二,从事具有时间压迫性以及人际竞争性很强的工作,如业务工作或是定期有业绩汇报工作的人,就很容易出现职场抑郁症。
第三,作息时间不规律,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的工作,容易影响生理时钟,造成体内失调,出现职场抑郁症的危险性也会随着增高。
第四,缺乏伙伴的工作环境容易诱发职场抑郁症,由于压力及责任缺少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问题,只能独自承受,这就使压力难以排解,不断积蓄,进而演变成抑郁情绪。
第五,职场抑郁症主要是由于从事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而造成的,也易导致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心理需求满足,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对于有着更多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职场人来说,认识自己和真实面对自己的能力,掩饰和欺骗只会让自己无法掌控情绪。所以必须学会自我调节。
第一,在工作上,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评价。人之所以痛苦,是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同时,不妨通过身边的人,去给自己一些提醒和指导。事实上,人们常被面子和里子问题困扰,这又何必呢。
第二,在人际关系上,要正确看待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价值观,并非人人认可,甚至“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尺”已属难得。而当你拿着自己的价值尺度去丈量别人,人际关系就难免会让你失落。
第三,在心态方面,多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提高职业修养。为什么心灵鸡汤人人都喜欢,因为人人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
第四,在生活上,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五,要保证充足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第六,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不要将心理问题视为一种羞于见人的疾病。
EAP,必不可少的员工帮助计划
目前,很多企业都纷纷选择提供EAP——员工帮助计划,通常以保密热线和心理辅导的形式来开展。员工心理帮助计划是一项为工作场所中个人和组织提供咨询服务的项目。IBM、英特尔、中国建筑、华为等公司均已通过EAP帮助识别员工所关心的问题,并且给予解答。
方式一: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减压室等,让员工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一对一咨询,化解心理矛盾。很多心理压力就能得到及时疏导。
方式二:设立宣泄室,让员工发泄情绪。在日本松下的宣泄室中,有许多仿真橡皮人,充满怨气和愤怒的员工可以殴打橡皮人出气。比如:营业部的一名销售人员,被野蛮的客户羞辱了一顿,忍着气回到公司后,可以在宣泄室殴打橡皮人一小时出出气。有的公司还提供摔盘子、挤毛豆、砸房子(硬纸板结构)的地方,帮助员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
方式三:心理健康培训纳入公司培训计划,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建设理念,帮助员工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的小技巧。
方式四:上班期间组织员工做操放松一下,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情绪调整方式。比如佳能(中国)公司每天下午2∶30准时响起音乐,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会放下手头工作,做快闪操,舞动身体,活动筋骨,放松大脑。
方式五:有些企业为员工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效果也不错。比如美国谷歌、英特尔等公司,在办公楼层中设立一些健身房、咖啡茶座、树屋、游戏室等,让员工能在午休时稍适放松。
方式六:每年定期心理体检。做心理测评,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抑郁就好比心灵“感冒”,我们不是要消灭它;相反,我们要拥抱它、接纳它、认识它。对于每个企业,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对提升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因而心理团建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疏导途径之一。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