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2016-12-22胡红
胡红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胡红
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教师一般都会有所规划,有些教师会给自己制定一步步前行的具体目标,有些教师则只顾默默耕耘,并不特别注重结果。失败的教训、付出的艰辛往往是后者一路的陪伴……这样默默无闻的付出,其结果却也“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师成长;发表;支教;调动;阅读;故事
2016年6月23日,一条条祝贺短信争相涌来,有的来自朋友,有的来自领导。原来,那是江苏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评审结果公示的日子。那些关心我的人已经在我之前看到了消息。收到短信回顾自己的教育之路,对大家的厚爱自然是感动满满。20年来,“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个“特级教师”的称号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第一次执教的故事——有心准备,却成“败将”
工作20年,记不清上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但最刻骨铭心的却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课,那是一个失败的开端。
我在大学学习的是中文专业,接触的是中学教学法,实习的是初中。可是,第一年工作却被分配到小学一年级教语文,做班主任。虽然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我还是极力说服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1996年9月2日星期一,我早早来到学校,满怀激情地开始准备我正式工作后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起,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教室,发现教室后面坐着一位老师 (后来知道她就是当年扬子总校的语文教研员金筱汀老师),但是我并没有太紧张,因为当天的教学内容我早就准备好了。
“同学们好!”我微笑着跟学生打招呼。可是,没有人回应。“同学们好!”这一次我提高了音量,还是没有人回应!这时,我注意到后面的老师在用口型提示我“小朋友们好”。然而,“小……”这个词我竟然开不了口!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么称呼过一大群孩子!我更不理解为什么教室里的学生竟然不认“同学们”只认“小朋友们”。难道这就是一年级的学生?
原来设计好的美好开头就这样被尴尬的气氛取代了。我只好直接进入学习内容。一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第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为了这节课,我已经准备几天了,教案密密麻麻写了很多页。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关于“正确的读书姿势”,原计划15分钟的内容我只用3分钟就讲完了。接下来我开始讲“正确的写字姿势”。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请同学们拿出铅笔!”我的话音未落,一个孩子喊了起来。“老师,我的文具盒打不开!”我赶紧走过去帮那个孩子打开文具盒,崭新的,确实挺费力。然而这里还没有处理好,那里又喊起来了。“老师,我的也打不开。”“老师,我不会开这个文具盒。”……一群孩子喊起来了。于是,我就在全班不停地穿梭,忙着为他们打开文具盒……直到所有人都拿出了铅笔。“请同学们右手握笔,注意看老师手指离笔尖的位置……”
“老师,我的笔还没有削。”“我的也没有笔尖。”……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着,我只好再次停下来给他们刨笔。而且,幸好我带了刨笔刀。可是,当我把刨好的笔还给学生,准备开始讲解握笔姿势时,下课铃声响起来了。但是,我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看着坐在后面的听课老师,我简直羞愧难当!
走出教室,汗水早已湿透了衬衫,泪水更是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金老师走到我身边,“小姑娘素质不错,但是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还要多加了解啊!”面对金老师委婉的批评,那天,我回去之后又大哭了一场,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无能,一方面后悔自己错误地选择了小学。
不过,哭过之后工作还是要面对啊,这时我已经无路可退了。我冷静下来,开始积极地想对策,既然已经选择了小学,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从零开始的学习!于是,我买了《小学生心理学》《怎样和小学生谈话》等书籍,仔细地去学习当中的教学方法。除了阅读,我还主动地向老教师请教。只要有时间,我就细心观察老教师和学生说话的语气。如果有听课机会,我更是全神贯注,一点都不敢放松。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贴近小学生,我在备课时下足了功夫。那时没有电脑,教案常常是很长时间才写好,不满意就重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课很快就得到了进步。1997年,在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我参加扬子总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获得了一等奖;1998年,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当时的南京市教研员孔祥鸿老师听了我的课之后,推荐我参加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六次省级培训会观摩课,执教内容是二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那一次观摩课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此后,我基本每年都会承担区级以上的观摩课或赛课任务,收获的好评也越来越多。
如今,每当有青年教师羡慕我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时,我都会跟他讲起我的第一堂课。正是那一次失败激发了我的斗志,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一次发表的故事——无心高攀,亦能翻山
在很多青年教师看来,工作不久就能发表文章那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我当年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早年工作时,区里刚好开始苏教版教材实验,我有幸成为实验班教师,也就有不少培训学习的机会。一次培训会上,我得到了一本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实验研究》。一翻开目录,我就已经爱不释手了。一篇篇教案与课文解读,全都是有关苏教版教材的内容,我仔仔细细地读了好几遍。记得我还抄写过上面的教案。反复阅读之后,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也要投稿!当时正好教学汉语拼音“an,en,in”,我在备课时反复研究,上课时还特别请一位老教师去听课提意见。反复修改之后,终于确定了最后的教案。这前前后后经历了一周时间,我把修改后的教案认真抄写在稿纸上,对照《实验研究》的投稿方法,郑重地投出了第一篇教学设计。说实话,投稿之后我并没有抱着发表的期望,不过是试试而已。但是有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一个大信封,打开是1997年第4期的《实验研究》。当时我没有多想,以为是杂志社在做推广(那时经常有免费的送书活动),就按顺序一篇篇往下阅读,读到第57页时,才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顿时喜出望外。有了第一篇教案的发表,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是不是也可以写点论文呢?第一册教学结束后的那个寒假,我把自己一学期积累的经验做了回顾与整理,最后写成《省编小语第一册朗读教学指导心得》投给了《实验研究》。于是,1998年第4期的《实验研究》上又出现了我的名字。
有了前两次的成功,我开始不断地给 《实验研究》投稿,凡是有自己满意的公开课,我就把教案整理出来投递出去。后来,我不再满足于向同一家杂志投稿,而是在阅读中不断寻找新的平台。我的文章开始散见于 《南京教育》《作文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班主任之友》《小学教育科研论坛》《教学与管理》《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与学》……原来,只要勇于尝试,一步步攀登,再高的山峰也会被踩在脚下。
第一次支教的故事——未思价值,却成无价
如果让我回忆工作20年来最难忘的记忆,我一定不会漏过2002年的那个夏天。
那个暑假,南京市教育局和团市委联合组织十名志愿者参加赴藏支教活动,我报了名。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全面体检,我幸运地成为十分之一。然而,正式出发之前,我却犹豫了。当时,我的儿子不满两周岁,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我一下子要离开一个月,只能把年幼的儿子交给保姆,儿子能行吗?那个晚上,我搂着儿子一直无法入睡,我不知道怎样向一个不满两岁的幼儿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儿子睡前有听摇篮曲的习惯,我一遍又一遍地给儿子唱着,虽然儿子早已睡熟。感谢同样做教师的孩子的奶奶,她告诉我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再迟疑,她放暑假了,也正好可以和保姆一起带孩子;感谢先生的支持,他让我不必太挂念家庭,放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2002年7月10日到8月9日,我和其他9位志愿者一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赴藏支教活动。
坦诚地讲,报名时我对那趟行程的意义并没做太多考虑,主要是希望借机欣赏一下西藏风光,丰富个人的阅历。但当我真正走进西藏,体验了高原缺氧,目睹了孩子们用着不足一寸长的铅笔头,看到了西藏教师艰辛的工作之后,我的思想感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我看到了可贵的“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这一切,正是我的西藏之行收获的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许永远无法理解“藏汉人民一家亲,南京墨竹心连心”的真实含义。
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让我在一次感冒中一度陷入了可怕的境地,再加上对儿子的思念,那一个月在心理上很是漫长。但是它让我挑战了生命的极限,更让我理解了志愿者“太阳鸟”行动的内涵——播撒阳光、播种光明。直到现在,我都谨记着志愿者誓词的每一句话,并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第一次调动的故事——未做规划,成就变化
2009年是我工作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我在这一年9月由扬子第三小学调到了南化第四小学。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转变一个新的角色,承担一份新的任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无论你有怎样的顾虑,都必须学会适应。新单位给了我一个认真的环境,我必须得自我加压。当时的杨校长、李书记都是务实派领导,作风严谨,做事干练;各级中层也都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新单位的作息时间和以前的不一样,再加上路途又远,我早晨必须比以往提前40分钟出发;中午不再回家;晚上处理完杂务还得再设计一下第二天的课堂,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我几乎把自己白天的所有时间都交给了学校。正因为此,一日,儿子闷闷不乐地问我:“妈妈,你能不能抽出点时间陪陪我?”听后很是心酸。当我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儿子时,我为自己的“变化”而难过,于是很快做出了调整,我规定自己:无论多忙,晚上都要抽时间与儿子“谈心”或亲子阅读,即便是出差在外,电话中也不忘记弥补……
工作的调动,让我接触了不同风格的群体,克服了职业的倦怠,也让我的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因为我的调动,儿子学会了独立与坚强,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次次阅读的故事——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到阅读,我常常为自己小时候的“荒废”感到难过。生于苏北小县,整个中小学阶段,除了借来的一些“小画书”,再也不记得读过什么课本以外的内容了。所幸大学选择了中文专业,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书籍深深地吸引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如饥似渴的阅读阶段给我的青春时代留下了无穷的快乐。
从教后,当我走上讲台,总会想起小时候的我,但我不希望我的学生长大后还有阅读的遗憾,因此,我想方设法把各种各样的好书带到他们面前。于是,我和我的学生有了一个个美丽的约定——“胡老师讲故事”——随机奖励的约定。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以为现代年轻的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然而调查发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中,“很喜欢”阅读的只是个别,“不喜欢”与“不阅读”的竟然接近20%!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家长自己没有读书习惯,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认识也很浅薄。怎样在“不留痕迹”的引导中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这成了我的头等大事。
那是一节语文课,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讲课文,而是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魔怪要上学》。
从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食人小魔怪,他从来都不吃人。可是,小魔怪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人了。每一次他们饱餐之后,就会打着饱嗝,摸着鼓鼓的肚皮,满脑子想的都是明天吃什么。
唉!爸爸妈妈从来不陪小魔怪玩游戏,也从来不给他讲故事。在小魔怪家里,没有甜甜的苹果派,没有可口的牛奶米饭,也没有好吃的水果蛋糕。
……
一天,小魔怪捡到了一本书,那是一个粗心的小朋友丢下的。书里有漂亮的插图,还有一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
……
接下来的晚上,小魔怪放学一回到家,还来不及放下书包,爸爸妈妈就拉着他的袖子,让他再讲一个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他们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哭泣,有时,甚至害怕得浑身发抖。
……
故事讲完了,一向闹哄哄的孩子们却还是静静地坐着,他们仍然沉浸在“小魔怪”的世界里。故事中的“小魔怪”一家因为阅读由可怕的“食人兽”变成了善良的“人”,我希望孩子们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但我知道,此刻最吸引孩子的仍然是我绘声绘色的讲解,他们更多的是在享受听故事的过程。也许是孩子们以前很少听到这么精彩的讲述吧,我至今仍记得那一双双睁大的眼睛,耳边仍回响着孩子们与我互动时的那一声声惊叹。
从那以后,每当上课有人走神儿时,我只要说一句:“想听故事吗?”孩子们立刻表现得聚精会神。当然,我会努力优化自己的课时方案,尽量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很快,“胡教师讲故事”成了孩子们的盼望,他们常常互相提醒要认真听讲,以此来换取“奖励”。而每一次下课以后,那些自认为已经很努力的孩子呢,常常跑来问我:“教师,可以奖励我一个好听的故事吗?”当然可以!谁忍心拒绝一个孩子听故事的请求呢!
(一)“你读我读大家读”——每周一次的约定
我用“胡老师讲故事”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随着所讲故事的增多,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我有时故意选择长篇故事,讲到高潮处“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结束”,“要想知道结果,请自己阅读”……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常常有孩子捧着我讲过的故事书。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把课程表中的一节语文课直接改为“阅读课”。在阅读课上,有时是我和孩子们分享各自的阅读故事,有时是孩子们“发现新大陆”似的介绍自己的新书,有时是孩子们争先上台模仿胡老师讲故事,有时是我和孩子们一起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低年段,我们读过《小猪唏哩呼噜》《列那狐的故事》《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童话和绘本里的“爸爸”、绘本里的“妈妈”、绘本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系列绘本故事;中年段以后,我们读过《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二)“爸妈和我一起读”——不断争取的约定
当孩子们渐渐被阅读的快乐吸引时,我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家长的工作。
首先,我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氛围,提供阅读的条件;我再通过短信、QQ群等一次次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或适合家长阅读的好书;我还引导孩子回家后转述班级的阅读进展,由孩子向家长提出“爸妈和我一起读”的请求……
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我利用各种机会建议家长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晚饭后或临睡前,确定为亲子阅读时间,全体家庭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或者由家长大声读书给孩子听,每天至少5-10分钟。一段时间下来,支持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家长渐渐增多,爱上阅读的家庭也渐渐增多。
“爸妈和我一起读”,这个不断争取的约定帮助我改变孩子们的同时,也改变着孩子们的家庭。“亲子阅读”的氛围就这样慢慢形成。
(三)“明星分享会”——每年一次的约定
经过一年的努力,虽然仍然有部分学生的家庭没有形成读书氛围,也还存在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但是,让我高兴的是,毕竟有一些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有一些家庭已经用亲子阅读时间取代了原来的电视时间,甚至有部分家长会主动向我索要近期阅读的书单。
为了让已经走上阅读道路的孩子与家庭越来越喜爱阅读,也为了给尚未走上阅读道路的孩子与家庭一个学习的榜样,我又与孩子们有了一个新的约定——每年评选一次班级“读书小明星”和“书香明星家庭”。评选依据一方面参照学校每年“读书月”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结合各自在班级课外阅读方面所做的贡献。比如每年对班级同学介绍了多少好书,每天是否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在家长会等场合能否围绕课外阅读进行经验交流等。这个评选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积极响应,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激励是第一原则,所以,“明星”的名额逐年增加,因为能够符合要求的学生和家庭在增加。当选为 “读书小明星”和“书香明星家庭”的学生可以获得价格不等的图书奖励,同时得到一次在全班“明星分享会”上发言的机会。
一个个美丽的约定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但我乐此不疲。这些约定犹如一根根无形的绳子,把我和孩子们和好书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没有结束的故事——我仍是我,不慕虚名
弹指一挥间,已是二十年。我不知道自己的从教生涯还有多远,也不知道人生还有多少个20年。优秀青年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特级教师……区级、市级、省级……究竟有多少个称号或荣誉,这些都不重要,更不是我的追求。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因为“但问”的是“耕耘”,凡事心气平和地去做,不让事情的结果牵扯精力,往往能把事情做得很好。更何况,在耕耘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工具的技巧,悟得顺应自然的规律,享受一路耕耘一路欢喜的乐趣,这本身就是最大意义的 “收获”!但是,无论有了怎样的称号,我还是我,不为虚名牵累。
·教师名片·
褚明月,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无锡市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从教20多年来,一直努力地做一个富有激情与爱心,充满阳光和活力的智慧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潜心学习,躬身实践。课堂生动灵活,教学方法独到,逐渐形成了“真实、灵动、思辨”的教学风格。2002年、2013年曾获无锡市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先后在《江苏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教改与科研》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G451
B
1005-6009(2016)57-0062-04
胡红,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南京,210048)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