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SWOT分析
2016-12-22赵睿英高培峰张继霞
赵睿英, 高培峰, 张继霞
(北京理工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北京 100081)
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SWOT分析
赵睿英, 高培峰, 张继霞
(北京理工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北京 100081)
贵重仪器设备是高校办学能力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深化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是提高仪器设备整体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从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为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贵重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SWOT分析
0 引 言
贵重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促进贵重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提高其使用效率对于高校的发展尤其重要[1]。各大高校都在加紧深化高精尖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本文基于SWOT分析理论,将高校开放共享平台内部建设现状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对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和规划,从而达到深化共享、提高贵重仪器使用效益的目的。
1 开放共享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Weihrich 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SWOT 即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 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理论利用分类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将组织对象的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并得出对策性理论[2]。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是具备内部优劣势和面临外部机遇挑战的综合体,运用SWOT理论对其分析,可以为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另外一种分析视角和解决思路,进而提高贵重仪器使用效益和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1.1 内部优势分析(S)
1.1.1 高精尖仪器设备资源丰富
随着国家对贵重仪器设备的投入增大、“985工程”“211工程”和“特色学科”等建设项目的实施,高等院校的贵重仪器设备增长迅速,精密等级越来越高,成为高校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3]。以我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近5年仅100万元以上高精密仪器设备资产增长近3.5亿元,增长比例占全部增长总额的50%之多,为我校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1.1.2 规章制度支持
构建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基础是制度建设,各大高校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细则。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针对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我校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办法实行专管专用、开放共享的资源化运行管理模式,以成本核算和考核激励为核心,采取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申报核准和开放服务资金的独立核算管理制度,旨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资源互通,真正实现校内外、社会间的开放共享[4]。
1.1.3 信息化管理系统
基于平台定制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反馈四大功能,将其应用于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开放者和用户之间,形成交互链接的信息渠道,极大地简化了开放共享流程,节约了人力成本[5]。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建成校、院两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及其子系统,在学院、设备管理部门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对接,实现了预约、计时、收费的实时管理与数据反馈,为提高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6]。
1.2 劣势分析(W)
1.2.1 传统观念影响
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在各学院和使用部门之间分布不均衡[7],“科研大院”因为其经费充足和科研成果显著而成为贵重仪器设备的主要占有者,而一些经费不足的学院因其学科特点所限,其占有的比例微乎其微;贵重仪器设备分散放置在各个学院、课题组,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甚至成了项目负责人的私有财产[8],仪器设备的使用机时等信息依靠年度数据上报统计,加之有些“使用者”的主观原因不愿意开放,使得贵重仪器设备全面开放受阻。
1.2.2 维护费和新功能开发不足
贵重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是延长贵重仪器设备寿命,实现高精尖仪器设备功能充分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贵重仪器设备价格昂贵,运行成本高,维修费动辄需10万元上下。贵重仪器设备科技含量高,很多高校由于操作培训不及时、实验技术人员水平有限,导致贵重仪器原有功能不能充分利用,更谈不上新功能开发;购买单位对仪器设备维护计划不足,导致后期仪器设备运转困难,造成闲置浪费。
1.2.3 实验队伍薄弱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仍然存在;技术队伍采用合同编制,队伍构成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培训制度不完善、组织培训不到位,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偏低;有些高校晋升体制不完善,晋升渠道有限,技术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9]。
1.3 外部机会(O)
1.3.1 开放共享大势所趋
近几年,国家政策支持鼓励高校加大重点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平台建设,科技部、财政部共同推动建设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旨在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高校若能抓住开放化大趋势,进一步深化校际间、社会化开放共享,不仅可以加强高校间学术交流,促进研企合作开发新成果,而且可以节约经费成本,实现科研经费的高效配置。
1.3.2 产学研协作需求增大
学院、高校之间因为学科建设各有侧重,彼此在学术交流和学科协作方面有很多合作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自身转型升级,使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单位对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需求量不断增大[10],而从技术开发成本控制的需要出发,对贵重仪器设备和其他科技资源的共享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密切而互惠互利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1.4 威胁(T)
1.4.1 院校竞争激烈
各大高校由于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启动时间不一致,导致平台在知名度、口碑、服务水平、技术队伍、服务质量上有所差异。就在京院校来说,能够提供技术测试的高校就有多家,包括清华大学贵重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北京大学共享平台、北京科技大学共享管理平台等,高校间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11]。
1.4.2 仪器功能更新迅速
有些专业领域的贵重仪器设备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技术先进期年限有缩短趋势。各高校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不可能时时保持同步,而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以及设备开放共享又要求贵重设备具备多功能和先进性的特征,如果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考虑贵重仪器设备的必要性、档次适用性、技术可靠性,将不利于学校贵重仪器设备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影响高校办学效益。
2 贵重仪器开放共享的思考
通过SWOT 分析可见,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既有突出的优势,又有不可忽视的劣势,既面临机遇,又存在挑战。根据SWOT 分析模型,将S、W、O、T 四个要素重新组合,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的新思路(图1)。
图1 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SWOT分析
2.1 SO策略——利用自身优势翘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
2.1.1 改进信息化共享系统
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丰富网站信息,优化共享系统功能;实现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信息对接与网上付费,实时数据推送和反馈,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12];构建校际间贵重仪器开放共享平台,高效配置、联合开放,从而实现资源互补和优质资源共享。
2.1.2 产学研合作,扩大共享范围
截止到目前,北京理工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已共享700余台套,年度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开放范围主要集中于校内院系间。深化开放共享的程度就要从认识上改变仪器设备“自给自足”的传统思维模式,在满足校内科研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要努力向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开放,共同开发利用共享平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13]。
2.2 WO策略——追加资源,促进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
2.2.1 建立培训和奖励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积极性
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作用,这就需要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和稳定的贵重仪器设备专职技术队伍来承担贵重仪器设备的技术开发和分析测试任务。建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培训体系,实验技术人员取得操作资质方可上岗,确保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9];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设置与仪器设备共享的相关奖项,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拓宽晋升渠道,从而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2 建立分析测试中心
贵重仪器设备分散放置不利于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放共享的效率。建立贵重仪器设备分析测试中心,制定开放共享规范化流程,使分析测试中心成为独立的个体,对通用型、精密型仪器进行专人统一管理,实现用户与分析测试中心的点对点服务,使实验技术人员从“仪器”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去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工作,实现真正的共享[14]。
2.3 ST策略——克服威胁,发挥优势
2.3.1 购置前可行性论证
贵重仪器设备的价格较高,学科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购置时应充分调研,兼顾专业和学科建设需要。首先设置专家论证程序,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保证购买的设备的核心技术指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定时间内可以通过升级改造增加新功能而无需再重新购置;其次考虑优先购置使用量大、共享范围广的通用型贵重仪器设备,确保贵重仪器可以充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15]。
2.3.2 发挥专业特色,精益求精
各高校由于学科建设上的不同侧重,形成各自的特色专业,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也多集中在这些专业,其他专业由于规模和科研体量偏小,分析测试任务并不多。在院校间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各高校应利用本校特色专业,以点带面,精益求精,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测试技术吸引校内外用户前来预约。我校在机械与车辆、机电等方面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特色,贵重仪器设备主要分布在车辆工程、动力工程等特色学科的分析测试类,充分发挥我校军工特长将提高我校共享平台竞争力,提高学校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2.4 WT策略——克服弱点,降低威胁,规避风险
2.4.1 加强维修改造,开发新功能
由学校主管部门牵头,为校级共享平台设立贵重仪器设备维修维护基金,制定贵重仪器设备维修维护的中长期计划,多渠道筹集经费用于高精尖仪器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16];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与知名专家来校培训,在完全掌握现有功能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深入研究,开展新技术,开发设备新功能。
2.4.2 加大宣传,制定合理测试收费标准
通过网页完善、开展讲座、发放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指南等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对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宣传力度;在成熟的学院进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试点工作,打破校内、校际、社会开放信息闭塞的局面;建立合理收费制度、开放运行经费补贴制度,精简仪器设备对外服务收入账户,对共享平台的各类收费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平衡用户和供方的不同利益,促进双赢。
3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践
通过SWOT的显著结构化和系统化特征的分析方法,将影响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的各个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结合高校开放共享内部建设优势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使得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的制定更加全面具体。
信息化系统改进和产学研合作、发挥本校特色学科的增长型和多元化策略,将有效扩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范围和深度,校内外服务收入增多将有效保证贵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做到“以机养机”,真正实现贵重仪器设备的良性循环;发挥高校专业特色,提高服务水平,测试数据尽可能得到业内认可,将提高本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社会知名度,赢得更好的口碑;培训和奖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发仪器设备新功能,有效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和新技术开发,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 开放成效
北京理工大学经过有益探索,更新开放观念,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积极为校内、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止到2015年11月底,我校共有767台套仪器设备纳入了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系统,开放范围由最初4个学院增加到19个学院,安装机时控制器的设备年均有效机时达到了额定机时的1.67倍;整合仪器设备资源,管理模式由单台套仪器设备分散开放转变为以实验室为单位集中开放,有效地简化了开放流程;开放收入逐年增加,2015年度开放收入达到2014年的1.6倍。通过上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扩大了仪器设备开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提高了我校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5 结 语
通过SWOT理论分析得出,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一定要结合本校实际,以共享平台为突破口,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管理者和使用者、开放者与用户之间的共赢体制,制定全面具体的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发挥本校独特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达到贵重仪器设备运行的良性循环,提高使用效益。
[1] 刘婷婷,曹 萍,张孝良.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运行机制及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69-272.
[2] 杨军辉,吴玉冰,郭 乐,等.高等医科大学图书馆的SWOT分析及其创新对策[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1):36-38.
[3] 王文婷,邱灼雄,王画宇.基于SWOT分析的中医院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 2014,11(11):89-91.
[4] 史天贵,周 勇,彭绍春,等.注重激励机制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10-12.
[5] 杨 静,唐亚文,江玉亮,等.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95-298.
[6] 彭绍春, 张继霞,史天贵.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10-213.
[7] 陈敬德,周海涛,贾延江,等.高校贵重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5):11-14.
[8] 王 森,余建潮,汪进前,等. 基于全程管理模式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98-201.
[9] 彭绍春,张继霞.加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14-115.
[10] 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求是,2010(6):6-8.
[11] 林双妹,林佳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状态分析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77-281.
[12] 张 华, 徐 强,贾晓津,等.大型仪器开放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129-133.
[13] 周 融,王 森,王晓娜,等.区域合作的地方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9):250-253.
[14] 张明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优化发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91-94.
[15] 郑启明, 甘焕英, 陈孔亮,等.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16-318.
[16] 胡亚云.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80-183.
SWOT Analysis of Opening Sharing Platform for Valuab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ZHAORui-ying,GAOPei-feng,ZHANGJi-xia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The valuable instrument is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the running power and research environment of a university. Deepening open and sharing and max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valuable instruments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The paper proposes to use SWOT analysis theory to analyze the opening and sharing platform of large-scale and valuab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rom internal advantages, weakness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The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direction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large scale and valuab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arge-scale valuab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ing sharing; SWOT analysis
2015-08-15
赵睿英(198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工作。
Tel.:010-68912369;E-mail:ssczry@bit.edu.cn
G 482.0
A
1006-7167(2016)03-02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