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
2016-12-22杨丰美杨英捷高波
杨丰美 杨英捷 高波
(1.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妇产科,湖北 十堰 442000;2.贵州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3;3.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 十堰 442000)
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
杨丰美1杨英捷2高波3△
(1.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妇产科,湖北 十堰 442000;2.贵州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3;3.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联合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水平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脑梗死患者100例(实验组),按照病史及血糖检测继续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以及正常血糖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对照组),颈动脉彩超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人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检测出70例颈动脉不同程度的内中膜增厚,发生率为70%(χ2=54.1,P<0.001);实验组的HCY,HbA1c,TC,TG,LD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低于正常对照组(t=6.25,10.6,13.6,6.3,5.39,-4.2;P均<0.005);实验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高(t=12.3,P<0.001);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血糖组(t=-13.4~-10.7,P均<0.005),并且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颈动脉彩超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要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t=-8.98~-2.88,P均<0.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病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颈动脉彩超联合脑卒中相关指标检测可以提高脑梗死的检出率。
颈动脉超声;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我国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颈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其发病的直接重要的危险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 (IMT)增厚往往是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1],检测具有无创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脑梗死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较多,比如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本文就颈动脉超声联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判断其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梗死患者100例(实验组),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3.9±18.6)岁。所有患者的脑梗死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标准:(1)后循环脑梗死;(2)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3)昏迷病人。另选60名本院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7±14.3)岁,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所有生化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分组人员采集肝素钠抗凝血5 mL用于生化指标的检查,EDTA-K2抗凝血3 mL用于HbA1c的检测。所有标本采集后离心留取血浆-80 ℃保存备用。
1.2 试剂和仪器 HCY,Glu,TC,TG,LDL-C,HDL-C指标检测试剂(贝克曼,德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00,贝克曼,德国);全自动HbA1c检测仪(MQ2000,上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ivid7,GE公司,美国)。
1.3 方法 HCY,Glu,TC,TG,LDL-C,HDL-C的检测:HCY,TC,TG,LDLC,HDL-C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所有试剂均采用配套试剂盒,定标后测试,正常参考区间按照说明书进行设置。HbA1c检测:HbA1c在全自动仪器上进行测试。根据血糖的检测将实验组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以及正常血糖组。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ivid7,GE公司,美国),7~10 MHz宽频探头。所有检测人员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检测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近端、颈总动脉根部、主干以及分叉处,判断管腔内径、管壁厚度、血管走向以及有无斑块形成情况。
1.3.3 IMT厚度测量 测量部位一般为颈总动脉离分叉处1~2 cm,颈内动脉离分叉处1 cm,颈外动脉离分叉处1 cm。正常IMT厚度≤1 mm,颈总动脉膨大≤1.2 mm。判断标准:将颈总动脉>1 mm,颈总动脉膨大处>1.2 mm并突向管腔内,则判断为粥样斑块形成,并详细记录斑块大小、部位、形态以及回声等特点。
2 结 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中IMT比较 实验组中100例患者70例检出IMT增厚,检出率为70%,对照组中IMT增厚检出率为1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项生化指标检测 实验组HCY,TC,TG,LDL-C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检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的比较±s)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HbA1c及IMT的检测 实验组中HbA1c及IMT的检测结果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实验组所有患者根据病史及Glu检测结果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HbA1c及IMT的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分组中HCY、IMT比较
注:与正常血糖组比较,*P<0.05。
2.4 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生化指标诊断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颈动脉超声联合HCY,TC,TG,LDL-C,HDL-C,HbA1c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的效果分析见表3所示。
表3 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相对应脑动脉狭窄、堵塞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的IMT的厚度被认为是预防脑梗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颈动脉的硬化往往是全身的动脉硬化的一个全身表现,与心、脑血管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极其相似的生理、病理基础,所以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与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2],研究IMT增厚对脑梗死的预防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指的是颈动脉内膜与颈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厚度之和。李迪等[3]在研究脑梗死患者于正常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发现梗死组的IMT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A.Kitamura等[4]采用颈动脉超声监测随访60~74岁的一组临床没有脑卒中病史的男性多年,发现IMT增厚人员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3陪。以上研究表明了IMT的检测在预防脑梗死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国外A.Sugo等[5]发现IMT每增加0.1 mm,就会增加11%急性心梗的危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心梗发生率为正常人3倍。
外周血血脂指标的检测在脑梗死预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中实验组TC,TG,LDL-C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检测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在本文实验组中HCY的检测结果也高于对照组,表明HCY也可以预测脑梗死。HCY是游离于外周血中的一种含有硫基的氨基酸,是两种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产物。吴莉娟等[6]研究发现高HCY不但增加了脑梗的风险,而且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但T.Yoldas等[7]发现脑梗死患者的HCY与hsCRP均较正常高,但是只有hsCRP水平与脑梗的短期预后有关。本文只研究了两组间的HCY含量的变化,但是否HCY与脑梗患者的预后有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中HbA1c,IMT的检测结果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将实验组所有患者根据病史及Glu检测结果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HbA1c及IMT的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血糖组。这与国内吴海琴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可以通过激活内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细胞外基质功能失调,发生交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9]。外周血HbA1c含量的增高可以导致微循环障碍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HbA1c含量增高可使氧离子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并且血浆白蛋白糖基化加剧AS发生。由此可见HbA1c含量升高可以作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重要监测指标。IMT联合HCY,HbA1c以及血脂的检测早期诊断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可以达到97.1%、87.5%和94.0%,两种方法检测可以相互补充,可以为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刘芳,杨济宜,李建蓉,等.国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1):30-32.
[2] Visona A,Pesavento R,Lusiani L,et al.Intima1 media thickening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as indica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ngiology,1996,47: 61-66
[3] 李迪,申平,李霜,等.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9):1095-1097,1108.
[4] Kitamura A,Iso H,Imano H,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J].Stroke,2004,35(12): 2788-2794.
[5] Sugo A,Naka JS,Ku RT.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emphasizing the variety of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oronary risk factory[J].J Cardio,1997,36(6): 321-329.
[6] 吴莉娟.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9,16(25):2410-2411.
[7] Yoldas T,Gonen M,Godekmerdan A,et al.The serum high-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and homocysteine level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Mediators Inflamm,2007,2007:15929.
[8] 吴海琴,成红学,张桂莲,等.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2):219-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0245);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项目(2015CFA030);湖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WJ2015Q039);太和医院重点项目(2014JJXM019)
R445.1
B
1000-744X(2016)11-1210-03
2016-05-18)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