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实施
2016-12-21施卫星
施卫星
摘 要:生本教育就是转变教师观念,由传统的以教师为教育主体的“师本”,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育主体的“生本”转化。生本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铺平道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相信学生能力入手,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弱化考试评价,开发课外资源这几个方面有意识、有目的地实施生本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 生本教育 课堂实施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源,相信学生潜能无限的教育,它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为重点,以考试分数为衡量标准的教育模式,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围绕学生遇到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同时,生本教育还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体育课堂中,比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就是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学生的美好情感。
一、改变教师观念,相信学生能力
即便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很多教师仍不能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带动下才能去锻炼”“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学生,学生才能掌握运动的技巧”。其实,教师大可不必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里,而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他们就能展现出应有的能力。
“双手头上,向前抛掷实心球”,这是初中体育投掷课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体育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在体育课上,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后,可进行徒手操的准备活动,活动好身体上下肢的各个关节,为实心球教学做好准备。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双手向前抛的动作要领,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徒手演练。教师认为,严谨的教学能使学生对抛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很大帮助,但学生却并没有教师想象得那样认真,他们表现得非常冷漠,对教师的叮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其实,教师没有必要这样抓牢课堂,应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练习中揣摩动作本领。教师要放开课堂、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各种练习,只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规范他们的技巧即可。
初中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在思维发展方面,不但具有小学阶段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而且也逐渐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接受能力大大加强。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合作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的发展更具独立性,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在九年级“熟悉球性”的篮球运球综合教学中,学生对于篮球运球并不陌生,都能在没有对抗的环境下运球前进。因此,教学重点不在于基本的运球技能,而在于运球过程中该如何躲避对方的拦截,提高运球水平。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练习,并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练习时间为十分钟。然后集合队伍,依据观察情况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由水平较高且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教师分配练习任务,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内成员的运球。在小组内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与组之间可进行攻守运球比赛。比赛可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参与其中,由每组小组长在一分钟内抢断教师的运球,抢断成功得一分;第二环节,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抗,经随机抽签后结成对抗小组,胜出的两个小组再进行比赛,最后选出胜利小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小组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进行适时指导,防止讨论偏题,确保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
三、弱化考试评价,顺应生命发展
生本教育提倡弱化或者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统一考核,强调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过多地以生硬的考试来干扰学生成长。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削弱功利性质的考试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立定跳远对于增强学生上下肢的协调性,下肢的爆发力有很大的锻炼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上课后,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和鞋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组织学生慢跑、做操,为立定跳远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操场上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自由向前连续跳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游戏引入课堂教学重点,教师再集合队伍进行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在学生模仿动作时,教师应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接受学生存在的差异,不要过于强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初中生立定跳远要求的远度,不要以立定跳远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单一标准,而要顺应学生的自身发展,要明确体育课是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的课程,要在循序渐进中促供学生体能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规定:体育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修课,体育课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体育能力。生本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核心理念下产生的,教师要求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
四、开发课外资源,感悟运动魅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发展,可以借助课外资源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运动的激情。这是符合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的,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引入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实践。
在健美操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广场舞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广场舞具有娱乐性、体操性的特点,所配音乐大多是流行歌曲,深受初中生的喜爱。健美操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锻炼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而广场舞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录音机播放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如《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使学生一听到音乐就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用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选择乐感和身体协调性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小组自编自导一套舞蹈,然后各组互相展示。在学生编舞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协助学生策划动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进行30分钟后,教师可集合各个小组,进行展演比赛。
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师应依照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些内容和方法要能适应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实践和探索,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生本教育理念作为指导选择教学方法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放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让我们的教育在“生本教育”的指导下也达到“无为而教,其师也与”的教育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杨瑞强,林淑睿.浅谈生本教育理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师友,2004(4).
[2]陈伟.“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自然融合[J].现代教育论丛,2008(8).
[3]石轩.生本教育如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J].科技信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