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者如何像王健林那样做PR?

2016-12-21马金同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王思聪王健林影响力

马金同

王思聪今天炮轰这个明星,明天惹怒那个明星,进而被那些明星的粉丝们喷口水……首富都豁得出去,何况是你呢?

王健林“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被刷屏以来,各路文案狗纷纷借势,然而貌似除了那个卖安全套的占了些许便宜外,并没有看到还有哪家占到了一丁点便宜。

整个事件从头到尾,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却“机关重重”。从年前年后的“唱摇滚”,到刚过去没几天的“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之前向来低调的亚洲首富,貌似一下子新闻不断。试问,是什么才能让一位那么有钱的大块头,到达人生巅峰之后还要抛头露脸来博眼球呢?

我说“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不是偶然的原因就是,在事件出来之前,已经铺垫了好几个小事件了,比如“韭菜盒子”,比如“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稍微有点PR小经验的人也能看出来这里满满的都是套路。

我们不用去深究万达在近期会有什么大动作,因为肯定会有大动作。我们要深究的是,如何能像首富先生那样做PR。

企业为什么要做PR?

我曾经听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跟我说,他们不要做PR,因为PR不能当饭吃,他们只要订单。

这话说的是没错,然而订单从哪儿来呢?天上掉下来吗?

对方的回答是做地推、做广告。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有些同感?都认为“订单为王”才是创业根本?

然而我要说的是:订单为王的思维没错,但是不做PR光想来订单的思维完全是淘宝店思维,小商小贩思维。

说这话我不是瞧不起淘宝店和小商小贩,如果你的创业格局就是做个小商小贩我当然也没意见。只是,如果你是要做一个稍微格局大点的品牌,那么PR就少不了,而且,PR可以大大增加你的地推、广告转化率,降低你的获客成本。

为什么苹果每次出新机都要做很长一段时间铺垫?即便发布会上发布了,也要隔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买到?难道他们就不能等产品都出来了,再直接放进渠道里卖吗?大家说这是饥饿营销,其实这是PR策略。

一个产品出来后,直接抛到市场上销售固然可以,但这就好比一个陌生男人上来就要和一个陌生女人上床。可以吗?当然可以!约炮嘛。但是约炮对象最终走入婚姻的有多少呢?彼此日后珍惜的有多少呢?

所以,产品正式销售前的发布会一直到产品正式开卖,你可以当成是一个产品与用户的恋爱期。你喜欢,想要和对方啪啪啪,但是就是不给你啪!你心痒痒吗?这个恋爱期时间只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后面结婚后你就会更加地珍惜,不是吗?

所以,那些不恋爱就上床的,是不是都在耍流氓?所以,你认为PR重要不重要呢?

把PR当成一种日常

很多创业的小伙伴都要说了,我们又没有王健林那样的身价和影响力,怎么可能制造刷屏的影响力呢?

其实我要说的是,王健林先生的影响力也不是一夜之间拥有的呀!人家奋斗了一辈子才造就今天这样的身家和影响力不是?所以,千万别光看见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PR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际并不存在一夜成名的神话。

我自打20世纪90年代末,就一直在给各种商业杂志、刊物、网站写案例点评和商业评论,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里,我大概写了有200多万字。如果按照平均每篇文章2000字来算,我写了有1000篇商业类文章了。一共写了十六七年,平均每年大约60篇文章,几乎是每周一篇的产量。

写那么多文章,给我自己印象深刻的最多超不过5篇。因为这5篇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爆款内容,让我有过不小的收获。

10年前,我还没开始创业,还在给企业做营销咨询和策划。那时候习惯把自己的策划的案例编撰成文,在得到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发表在一些商业类刊物上。

起初只是出于爱好,但是后来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就会有企业慕名而来找我做咨询、策划。

记得当年我操作过一个酒类品牌的营销全案,那篇案例可以算是一个极大的爆款内容。通过那篇内容我的身价也翻了好几番。记得最牛的时候,企业找我喝杯咖啡,个把小时也能赚十几万块。

真正的爆款内容并不多,就好像爆款产品似的。但是,只要你不断地去量变和积累,就总能发生质变。而PR恰恰和我写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创业者要把PR当成一种日常。不为别的,只为了量变之后一本万利的营销奇迹和品牌奇迹。

负面新闻搏出位,创业者你敢吗?

没有王健林那样的影响力,如何才能低成本的一炮走红呢?

无非是利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逻辑来玩。

今天早上刷微博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热门话题“歌手XX被包养”,显示的这位歌手名字我并没听说过,但是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个男的。于是出于好奇,就点了进去。

点进去之后才大呼上当:一有钱姐在夜店发飙,10万,20万,50万当台叫嚣,扬言包养男歌手。有网友曝出现场视频,很快男歌手资料遭曝光:XX,知名歌手,拥有豪车、豪宅,和孙红雷、小沈阳都是好兄弟……

我勒个去,都知名歌手了,我竟然连他名字听都从来没听过!再一看阅读人数已经过千万。讨论人数也近12万了。讲真,这位在我看来并不知名的“知名歌手”是要开始“知名”的节奏啊!

再回想前段时间影响力盖过奥运会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如果是宝强得了奥斯卡影帝,热度也最多一两天。但是为什么绿帽子时间却能热那么久呢?结合“歌手XX被包养”事件来看,恰恰就中了那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第一,抛弃吹牛B的PR策略,学习娱乐圈炒作好榜样。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千万别学当下流行的“吹牛B”PR策略,成天找写手写些融资几个亿美金咯,日单几千万咯,营收破亿万咯,腾讯阿里也害怕咯……这些都太low了,牛B吹久了你自己都不信,别说别人了。

那应该怎么玩呢?

学学人家娱乐圈!某某和某某夜店私会、某某出柜/出轨、某某车震被拍……为了博得关注,大明小星们都是不遗余力地糟蹋自己啊。那么回头想想广大创业者们,你的身家比那些大明小星们贵吗?人家那么贵都豁得出去,你为什么就前怕狼后怕虎呢?

有人开玩笑说王健林混财经版,王思聪混娱乐版,父子俩相映成趣地占据了中国的主流头条。于是万达越来越火,王思聪投资的项目越来越成功。“一个亿”的玩笑之所以被热传,多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而王思聪今天炮轰这个明星,明天惹怒那个明星,进而被那些明星的粉丝们喷口水……其实王思聪也不是天生那么作的。可见,首富都豁得出去,何况是你呢?

读者又要追问,他们都是名人啊,自带影响力和粉丝关注度的。我等创业民工哪里来的名气啊?

“歌手XX被包养”,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歌手啊?至于那个富婆我们也不知道啊?事件里面的主人公我们其实也并不知道,但是为什么就能吸引我们去看呢?是因为“歌手”和“包养”两个词之间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再加上中间那个“XX”是个男名,恰恰就是催化剂……

举个例子:《某品牌CEO被美国石油大亨当街暴打,事出有因?》《创业做验光车配眼镜,目的只是为了车震方便?》《性感女星XXX豪砸X千万美金,只为出轨男友创业?》……聪明人看到这些标题就应该懂得举一反三了吧?

第二,负面新闻后如何收场?

是的!这才是关键!“宝马事件”中,马蓉和宋喆是火了,但是估计这辈子再也抬不起头来了。所以,负面新闻的PR策略是把双刃剑,玩好了你可以名利双收,玩不好就相当于自寻短见。

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舆论,把坏事儿变好事儿呢?

1.事后辟谣:这是最最常用的方法。明星惹事儿了,经纪人恰时的发表辟谣声明。前段时间有个小事件,就是中国新歌声XX学员遭遇导师潜规则。事后我们看到经纪公司用“纹身比对”来辟谣,然后公众们就相信了。再然后这个学员就火了,在PK战中也赢了,估计接下来就开始商演报价了……其中套路你懂的!

2.水军倒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水军。这是公开的秘密,已经不足为奇,广大读者们虽然觉得这个很可恶,但是有时候对水文还是会信以为真。那么我们创业者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的了。

这段时间有个比较著名的创业项目上线不久,铺天盖地地在各大媒体平台看到各种“软文”,一篇质量并不高的文章,阅读量几十万,评论数几百条。正面评论90%,而那些真实的负面评论被压缩到只有10%,你说这是谁干的?

3.王顾左右而言他:还记得雷军的“Are you ok”吗?还记得郭富城开车时紧握某网红的手吗?很多很多红红火火的事件,当事人后来澄清过吗?辟过谣吗?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正乘着热度发布新产品、新专辑、新电影呢!

满满的都是套路,你搞明白了吗?

猜你喜欢

王思聪王健林影响力
王思聪霸气宣称所有投资损失自己担
My Hobby
王思聪IP成长史:富二代、网红与商人加冕礼
吹牛
吹牛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国民老公“王思聪”
王健林 亚洲首富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