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对食物的驯化与感恩

2016-12-21张田勘

饮食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测序基因组南瓜

张田勘

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美国传统而重要的一个节日——感恩节,今年是11月26日。食物与感恩的主题不仅被美国人铭记,而且在现代意义上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屡屡翻新,这就是利用基因组技术对食物的驯化。

2015年11月16~1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大会上,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表示,中国已完成了对水稻、小麦、玉米和黄瓜等70%~80%重要作物基因组的测序,并初步掌握了这些作物遗传基因的功能性状。

测序这些作物(食物)的基因组是为了培育和驯化出更好的粮食种子,因为种子产生的增加值在农业的增加值的贡献中可以达到50%,是核心的竞争要素。种子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口感、抗虫害等,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

人与食物的关系当然是一种主从关系,是驯化与被驯化,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但是,人与食物的关系却并非只是这一种关系,而是存在较多的双边关系,至少有着相互依存、感恩和共生等多元关系,并且直到今天也还在启迪和促使人类思考,如何驯化植物性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

与第二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大会的时间刚好为前后脚的是一个诠释人们与食物关系的重要节日——感恩节。这个节日是最初的英国移民感恩印第安人的救援。1620年“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后,在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移民的清教徒陷入饥荒,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于是,每年的感恩节美国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火鸡、南瓜派或南瓜饼、沙拉和土豆泥,以表示对印第安人和食物的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节显然符合人类的价值观。不过,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又把这种感恩上升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高度,即人类对南瓜、玉米和火鸡之类的食物需要感恩,但反过来南瓜等植物也需要对人类感恩,因为,如果没有人类的驯化,南瓜这类植物可能就会灭绝。

一万多年以前,南瓜属植物(包括葫芦与笋瓜等)的野生祖先遍及整个世界,同时代的还有以此为食物的巨型树懒以及猛犸象等。随着野生南瓜属植物的减少,以它们为生的动物也在减少甚至灭绝,但是人类却与某些南瓜属作物共同进化和相互依存。对91类南瓜属植物的遗传学研究表明,这些南瓜属植物曾经被新时代的土著人群驯化多次,带有远古痕迹的种子化石揭示了南瓜属植物在墨西哥等地受到过驯化,人们淘汰了那些苦味和涩味的南瓜属植物,驯化和保留了味甜味美的南瓜属植物。

没有人类的驯化,现在这些南瓜、葫芦以及笋瓜等也会随着猛犸象一样灭绝。因此,美国人在感恩节感恩印第安人和南瓜等食物,反过来,南瓜等植物也感恩人类的驯化,否则它们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人类驯化植物(食物)当然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这种驯化又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相匹配。在过去,无论对南瓜属植物还是其他植物,如小麦、水稻等的驯化是靠品尝味道来选种和栽培。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也还在使用,不过当代基因和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对作物(食物)的驯化更有成效。

黄瓜相传是500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印度人咬了一口野黄瓜意外发现很清甜,于是他留下了种子。经过一代代的种植和挑选,那些味苦、刺儿多的被逐渐淘汰,最后逐渐成为一种蔬菜。这就是黄瓜的驯化过程。中国的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

现在,华南黄瓜品种在遇到低温、高温、干旱时,桀骜不驯的黄瓜会凸显先祖的本性,露出苦涩来。经过测序,研究人员发现黄瓜的基因有2.5万个,而让黄瓜产生苦味的物质是葫芦素C,控制葫芦素C合成的又有9个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黄三文等人又发现,有个“主开关”基因直接控制苦味代谢。如果能够精确调节果实和叶子中这两个“开关”的表达模式,可使黄瓜叶苦而瓜不苦。叶苦可以抗虫害,瓜不苦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显然,利用现代基因和基因组学对植物(食物)的驯化是对基因测序,找到植物自身多种功能基因,解码每个基因信息,再通过自交或杂交手段,更加精准地育种和驯化植物(食物)。这比起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安家落户的转基因来,更为安全,也能保证人与植物(食物)的共生。

因此,今天人类对植物(食物)的驯化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植物的生存,在对植物(食物)感恩的同时,能满足双边关系和利益的驯化才是完美的驯化。

责任编辑/邹佳璇

猜你喜欢

测序基因组南瓜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生物测序走在前
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基因组高效简化策略
南瓜灯
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