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字”背力透“纸”背
2016-12-21张素生
张素生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五(P101) 读读背背
师:我最喜欢四(2)班了,因为这个班同学爱提问题,有爱心。谁能对宋老师说一句话?
生:我很喜欢宋老师上课。
生:喜欢听宋老师讲故事。
生:老师很温柔也很幽默。
……
师:谢谢同学们的夸奖!
【点评】通过课前的互动、交流,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从而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交流俨然成了“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出示学习内容:
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 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昏昏欲睡
师:自己先练读一下。
(学生大声朗读)
师:谁先来读一读。(孩子有点拘谨)读正确的要表扬,读错的还是要表扬。
生读:倦鸟知还、成群结队、一唱一和、呼朋引类、欢呼雀跃、如痴如醉、夜深人静、昏昏欲睡。
师:读得很认真,多了不起,第一遍就读对七个,只读错了一个。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你再听一听。
生读: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师:全部读对了,很棒,你课前预习很充分。(又转向前面一位学生)你发现哪一个错了?
生:我知道了,应该读: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
师:你听得认真,你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能马上改过来,很好呀,你现在再读一次。
生:一唱一和。
好,很好,这就是学习。
【点评】如何对待出错的孩子呢?宋老师的处理十分巧妙,他没有马上指出孩子读错的地方,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倾听,去发现自己的错误,既体现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要善于在倾听中学习,跟同伴、老师学习。
师:(巡视)刚才我看到了有一位男生练习很投入、很有感情。请他来读一读。
生读:倦鸟知还、成群结队、一唱一和、呼朋引类、欢呼雀跃、如痴如醉、夜深人静、昏昏欲睡。(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师:大家把掌声送给他。有人能挑战他吗?
(多人举手,老师选一名女生,并让她站到讲台前读)
生读:倦鸟知还、成群结队、一唱一和、呼朋引类、欢呼雀跃、如痴如醉、夜深人静、昏昏欲睡。(落落大方,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
师:你读得太美了,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点评】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课堂上宋老师充满真诚的欣赏和热情的鼓励,一句句饱含情感与智慧的话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师:读没问题了,有本子吗?(学生拿出本子)你看有没有难写的或认为容易写错的字,你写一写,把字写好。谁写得认真,我就请谁到黑板前写。
(师巡视即时点评写得认真的同学,并及时让写得认真的同学上黑板板演)
生:板演“醉”“倦”。
师:这两个字哪里容易写错?
生:“醉”左半边容易忘掉左偏旁里的“酉”里的一横,“倦”右偏旁容易写成“三横”。
(教师再次范写并讲解,学生练写)
【点评】识字、写字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让孩子学会观察,这样孩子才能记得牢,尤其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学生兴趣浓厚,这样的教学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度。
师:我们已经会读会写了,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吗?谁能把你理解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生:我知道“倦鸟知还”的意思。就是鸟儿飞累了知道返回自己的巢。
师:你还知道什么意思?
生:比喻旅居的人返回故乡。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倦鸟知还。(声情并茂)
师:你读得真好,这只鸟真的很疲倦了,很累了!
生:“一唱一和”就是互相配合,互相呼应的意思。读“一唱一和”。
师:读得太好了,读出了意思,请你领读。
(学生带领全班一起读)
生:成群结队。
师:有6只鸟了,谁能读出10只鸟,一起来。
生:成群结队。
师:有20只可爱的鸟了,谁能读出30只可爱的鸟……
生:成群结队。
师:再来。
生:昏昏欲睡。
师:睡的还不够深。
生:昏昏欲睡。
师:对了!这才是昏昏欲睡。
生:“欢呼雀跃”指高兴得像鸟儿一样。
生:老师我来表演,(学生表演)
师:大家一起演一演。(全体同学表演)
生:“夜深人静 ”就是夜深了,非常寂静。
师:你能读出来。
生:夜深人静。
生:我觉得还不够深,有点安静。
师:夜不够深呀,还不够静呀!
(一个学生主动上台,读得特别出彩)
师:你是怎么读得那么好的?
生:我压低了声音,同时想象一下现在就是寂静的夜晚。
师:你很会思考,用心的孩子。
生:“如痴如醉”就是对一件事物非常迷恋,跟醉了、痴了一样的。
(老师刚要让他坐下,他要主动上台表演,学生大笑)
师:谁能用“如痴如醉”说一句话?
生:我们去图书馆看书,大家看得都非常投入,时间到了,我们还在那里不想走。说明我们当时读得如痴如醉了。
生:听音乐会时,看到那些演奏的人,比如弹琴的动作幅度很大,到了忘我的境界,那应该叫如痴如醉。
师:观众此时听得也是——
生:如痴如醉!
师:同学们,你们真会学习呀,这些词语你们自己都学会了,而且还会运用,真不简单呀!
师:让我们再美美地把这八个成语读一遍。
生:(饱含深情)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点评】读,再读,还是读,宋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在读中理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读,在读中学会,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形成能力,这正是“生本”思想的核心。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走进心灵,平等对话的艺术。
师:我们会读了,也理解了意思,还要能够写好。我来说,你们写。倦鸟知还(提示:我们哪一个同学曾经说过,什么地方容易写错的)
生:会错误地把“二横”写成“三横”。
师:天空来了一群大雁,用哪个词?
生:成群结队。(写)
师:咱们班足球比赛得了冠军,全班同学
生:欢呼雀跃。(写)
师:说一位同学读书入迷了
生:如痴如醉(写)
……
师:好,现在大家打开书本对一对,错的字在本子上订正。
师:最后大家美美地把这些成语再读一下。
生:倦鸟知还、成群结队、一唱一和、呼朋引类、欢呼雀跃、如痴如醉、夜深人静、昏昏欲睡。
【点评】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充分联系真实的生活,让孩子带着思考去写,形成积累,凸显课堂的高效。
【总评】成语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汉语的“活化石”,也是人的语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成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积累,一般背诵记忆为主。这一节课,宋老师从语言、思维、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充分地让孩子沉潜到语言中去,让孩子“沉”进去,“潜”下去,进而深入领悟语言的内涵,引领孩子玩味语言,力透“字”背,力透“纸”背,力透“知”背,课堂上孩子的读书声、笑声、交流声、声声入耳,享受其中,孩子的生命如花开绽放。教学中,我们看到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哪些字不会写或者容易写错的,上黑板去板演,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地方。在帮助孩子理解成语的时候,巧妙地联系生活,孩子记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如理解如痴如醉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想到在听音乐时听得如痴如醉;在图书馆读书时,大家都离开了,还有一位同学读得如痴如醉等。在指导朗读时,让孩子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如痴如醉”“一唱一和”“夜深人静”“倦鸟知还”都读得有滋有味,准确传神。敢于放手,还你精彩。课堂上,学生的每次回答宋老师都及时进行点评,尤其大胆放手让孩子点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深入的思考和人格的尊重。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孩子的心灵得到滋润,生命在这里美丽绽放。
(作者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