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2016-12-21范立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生死观大学生

范立

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和各类暴力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高校中开展死亡教育显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探究当下大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高校需打破传统禁忌,发挥在死亡教育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并应因地制宜,将死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向死而生”,形成积极的生死观念去关照自我生长,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

关键词:死亡教育;大学生;生死观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暴力和类似“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和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家庭情况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之外,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打破传统禁忌,在高校中尽快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死亡教育的内涵

死亡教育最早发源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死亡教育逐渐扩展到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主流国家。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得到了发展。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死亡教育的理解,可以看出死亡教育主要包涵以下两个方面:

(一)死亡教育是着眼于“死”的教育

无疑,死亡教育是一门关于人类死亡的教育科学。它直面死亡,从心理学、精神、经济、法律等不同层面,提供给学习者关于死亡、濒死与丧恸等与死亡相关的知识,从而增进学习者对死亡的意识,促进其认识到死亡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死亡教育是突破传统禁忌,着眼于“死”的教育。

(二)死亡教育是导向“生”的教育

死并非是生的敌人,了解死亡有助于重塑我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因此。尽管死亡教育着眼于“死”,但在本质上是导向“生”的,其目的在于“以死观生”,希望藉由对死亡课题的探讨,减少因死亡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并使学习者更加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带入日常生活中,更好实现生命的意义。因而,“以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落脚点是“生”,是对生命教育的补充,是导向“生”的教育。

二、我国死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比较于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死亡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陆地区的死亡教育仍旧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死亡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死亡教育理论研究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增强,近年来国内的死亡教育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比起热火朝天的生命教育研究,对于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知网,以“死亡教育”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获得1295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251篇,CSSCI期刊仅有59篇。且主要分布于医学伦理学、护理研究、医学与哲学、卫生职业教育、医学与社会、临床医学等医学相关期刊上,教育类期刊上的较少。而将检索词更换为“生命教育”后,获得2676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496篇,CSSCI期刊151篇,且主要集中在教育类期刊上。

此外,从总体看来,这些研究理论探索的多、实证研究的少。并且存在研究内容泛化、研究思路狭窄、研究方法简单、研究实践欠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1]由此可见,我国仍没有深入、系统地对死亡教育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实践活动少,覆盖面小,影响甚微

死亡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实践教育活动一直未能全面展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主要是以生命教育为主。直到2014年起,国内一些学校才开始开设“死亡课”“生死课”,“死亡教育”才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目前,上海开设了4D死亡教育体验馆。济南也展开“死亡教育”,以期减少大学生自杀。以上种种官方或民间的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推广实践活动标志着我国已经对死亡教育的探索渐次展开,但就实践效果和人文关怀的功能实现程度来看,我国的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课程体系,覆盖面小,影响甚微。[2]

1.教学方式较单一,内容简单,效果不明显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学科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死亡教育主要还是以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尽管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可以接触到一些关于死亡的理念,但单一说教却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目前的死亡教育的内容也较为简单,不够贴近现实生活,缺乏针对性。主要仍停留在宣扬“舍生取义”“榜样死”的内容上,即褒扬历史进程中或现实生活中英雄人物的死,这样的说教在当今社会已不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无法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此外,这样简单地以“死”论“死”,忽略了对于周围环境中所出现的死亡现象的深层次分析,无法普及死亡相关的常识,也无法做到“由死观生”,突显生命存在的价值,只是让死亡教育流于表面,预期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2.缺乏专业的死亡教育体系,本土化研究不够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死亡教育体系。死亡教育的体验式教育多依赖于国外经验,缺乏对于本土情况相结合的探索。如让学生感受全息4D焚化炉或参观殡仪馆,这虽有助于改变以往“谈死色变”的心理,帮助学生认知死亡,但这样盲目照搬国外的体验式教育对于一向避谈“死亡”话题的传统思想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也超越了大多数国人的接受程度。这样不考虑国情的超前教育反而使得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阻碍了死亡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三、造成死亡教育现状的原因

造成现实教育中死亡教育不健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国人对死亡问题一向讳莫如深,采取逃避策略和“鸵鸟心态”,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对死亡进行遮蔽,甚至对于“死亡”这个词汇都有所忌讳,常常用“走了”“不在了”等词汇进行模糊描述,其结果是非但没能逃避死亡,反而更加剧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正是回避式教育在“死亡”问题上的闪烁其词,妖魔化和神秘化了“死亡”事件。[3]

此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宣扬“未知生,焉知死”,片面强调了生的价值,而忽视了对死的关注,也使得国人缺乏“以死观生”,透过死亡去探寻生命意义的意识。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都使得死亡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变得异常困难。

(二)对开展死亡教育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随着校园自杀、暴力和他杀等现象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这种意识的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人还是对于死亡采取极力回避的态度,认为直接谈论死亡是不积极、不健康的,而向学生传授关于死亡的知识,会将学生引向人生的黑暗面,甚至带来行为上的消极后果,或是认为只要开展生命教育就可以解决大学生自杀、暴力等问题。因而出现了生命教育研究“热火朝天”,而死亡教育研究“门可罗雀”,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四、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高校在开展死亡教育时,应注意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国情,与中国文化、现实情况相结合,采用本土化、渐进化的方式进行。同时,需要联合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将教育重点放在普及死亡相关知识、抚慰丧亲之痛、防范自杀和临终关怀等方面,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死亡教育完整体系:

(一)将死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死亡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立即在高校全面开展以“死亡”为主题的课程显然缺乏现实基础。但将死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则能为死亡教育的开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以死观生”,使学习者更加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带入日常生活中,实现生命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日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与死亡相关的知识普及教育,有助于逐步打破传统禁忌,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坦然地面对死亡,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死亡教育的全面开展打下基础。

(二)将死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相对较为健全,将死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对于死亡教育的推广、普及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开设专题,从抚慰丧亲之痛、防范自杀等视角向大学生传递死亡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死亡,树立起正确的死亡观,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既能“承受生命之重”,也能“承受生命之轻”,并最终把对死亡的简单认识转化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三)开展符合国情的死亡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

高校死亡教育必须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开展符合国情的死亡教育课程或者实践活动,可将死亡教育的内容融入日常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或社团活动中。如通过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上播放与临终关怀等与死亡相关的主题的影视作品,或就身边看到、遇到的死亡现象,进行讨论、分享内心感受,或积极开展“临终关怀”的志愿活动等,逐步普及死亡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死亡,感悟生命,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四)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提升老师专业素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而统一的死亡教育教程,师资力量也很薄弱,几乎没有专门从事死亡教育的老师,这对于全面开展高校死亡教育十分不利。随着死亡教育逐步渗入到日常教育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校老师,特别是辅导员、思政课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也应负担起相关的死亡教育责任。因此,培养具有正确死亡观和具备死亡教育能力的老师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为相关老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

(五)营造关爱生命整体氛围

学校是学生系统获取生死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校园的整体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也会直接影响到死亡教育的推广、普及。如开展定期走访敬老院、参与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注重心理调适等专题的心理健康讲座,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将有助于学生接受死亡教育,提升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正向意义。

尽管我国高校的死亡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死亡教育体系,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普及,但伴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死亡教育重要性的逐步显现,传统禁忌终将会被打破,死亡教育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让广大学生理解“向死而生”,最终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念去关照自我生长,提升生命品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谢云天,徐学俊.中国内地近十年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2]曹坤明.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3]抗癌女教师走了,留下了死亡教育[N].青年报,2011-04-22.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生死观大学生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