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质量,让集体备课精彩落地

2016-12-21魏正江苟学建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集体

魏正江+苟学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成都43中作为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单设初中,一直在减轻区域入学压力,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学可上”和“就近入学”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以期不断满足区域内社区、家长和学生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在现实的迫切要求下,学校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围绕“课堂”和“课程”两条主线,打造以“课堂为中心,课程为载体,备课为抓手”的“435研修模式”,激活了教师校本研修,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六认真”:回归课堂的本真

在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2015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局领导班子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四个“六认真”:教师教学六认真、学生学习六认真、教学管理六认真、教育管理六认真,这在第八轮课程改革已深入实施的今天,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学校如何在常规促质量的道路上走出独有的精彩,还得靠“认真”和“落实”。

一是制度管理落实。虽然学校历来都有严格的备课制度,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备课制度往往难于具体落实。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学校除对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再次强调并予以明确保证外,特别强调纪律要求,规定校内集体备课时间未经校长或分管校长同意,不得安排其他活动,考勤结果等同于全校性重大会议考勤,具体活动安排由教学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确保了校内集体备课活动的权威性。

二是阶段任务落实。分为“学期、单元、课时、个人”四个备课时段,规范要求了每个时段的责任主体、时段任务和要求。其中,对课时备课和个人备课就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和规范。如:备课组长安排组内教师承担下一周具体的周课时备课任务,并要求备课教师要结合班级学情,确立课时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清晰教学内容和过程、恰当选择教法学法、选用合适的教具(多媒体)、精选习题和实验等,利用集体备课活动,对各课时教案进行研讨和说课,再由各组员教师结合所在班级的具体学情,在课时备课基础上补充和完善“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和进程,教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具或多媒体准备,精选习题试做或实验示范准备,板书设计”等。

三是备课流程落实。为保证集体备课的效益,我们对集体备课中的流程操作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首先,备前组织。备前组织是指备课组长提前做好备课活动的组织准备。其次,备中说课。备中说课是指在集体备课活动环节中,中心发言教师结合自己主备课任务说课,说课的顺序为:对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准备进行说课。再次,备中议课。备中议课是指备课组长组织教师根据发言人提供的教案或发言课件,结合对课标或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建议;第四,备中小结。备中小结是指备课组长对备课活动中中心发言人备课准备和发言以及教师发言做归纳小结,形成组内统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共识。最后,个案完善。个性完善是指由学科教师在确保统一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条件下,再次结合自己学班教情、班情,在教案备注栏进行个性批注和教案修改,最终形成自己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教案。

四是主体责任落实。教研(备课)组长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中流砥柱。为此,在《集体备课规范》中明确规定,教研(备课)组长是校内集体备课活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活动组织质量与年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长评比直接挂钩。

二、教育慢变革:从备课常规落地开始

湖北王义清校长有一句话:让平凡成为经典,让常规精彩落地。这句话,我们感同身受。一定条件下,教师职业也是个重复性工种,老师每年面对的是大同小异的教材,教的是一样的内容,难免产生疲惫。如果单纯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反而适得其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换言之,即使通过考勤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制度,而备课的效率还是难以确定的。集体备课的难题很大程度上不在老师的意识,而是教师的职业性倦怠。

首先,突破备课时间地点。学校突破了传统备课时间地点安排,确定了统一的备课时间和地点。在时间上,除市区学科教研时间外,教务处将统考科目校内集体备课时间都统一安排在星期三下午,时长也由原来的2节课调整为4节课。在地点上,改变了学科分地点备课的传统,由学校统一调整和打造了三间集体备课室。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克服活动组织零散、时间不足、督导不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校内集中学习、研讨的氛围,让每一位教师能感受到学校家庭的一种温馨。

其次,突破常态备课环境。为了给教师提供良好备课条件,学校突破传统备课环境条件,在三间集体备课室中,专门配备了电脑、空调、网络、绿化、茶水、书架等,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摆放相应图书、期刊等文献,让集体备课室也成为教师们的资料室、阅览室、交流厅。这既为教师开展集体和个人备课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师开展其它各种交流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平台,使得校内集体备课内容形式更丰富、更充实。

再次,突破备课载体形式。备课本从来就是老师智慧和心血的集中体现。学校为了便于教师分享和归档教案,集教师集体智慧,在实践中采用了活页式教案夹,即将传统的固定式教案本换成可复印型活页教案本,能自主打孔装订。活页中预留的教学设计备注栏,为教师讨论做个性修改、二次备课提供了方便。教师们也可以对比历次的教学设计,随时进行修改,并加以重新编档和分享,有利于教师自我专业的成长,比以前师带徒的模式更加亲近。同时,为确保是教案的原创性,要求各组第一学年备课全部采用手写教案,第二学年在同学科组基础上采用电子教案形式进行完善,从而形成本校校情的精品教案库。

最后,突破成果展现方式。为了激励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面展示学校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特别是备课成果,学校成立了教师成果陈列室,并鼓励每位教师每学年主动将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论文著作、读书心得等成果在陈列室中保存,学校也通过各种教学常规检查,将突出的教学成果进行收集,其中之一便是教师们经过择优汇集的教学设计,最终形成43中的精品教案库。学校希望,让这里陈列的不仅是老师们辛苦的一份成果,更是一份甜蜜的回忆。

“精心备课,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成都43中通过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扎扎实实开展校内集体备课活动,促进了教师课堂效益的提高,让43中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愉快,并收获了成功,学校也实现了生源入口到出口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在2015年全市毕业统考中,我校毕业年级一次合格率达96.13%,全科合格率达80%,市属重点高中上线率58%,各项教育教学指标均居成都市前列,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