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姚振华

2016-12-21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保险机构格力电器格力

江寒秋

11月28日,珠海市国资委官网发布公告,任命周乐伟为格力集团党委委员、书记、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这意味着,珠海市国资委已强势收回格力控股(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下一步必将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董明珠是否能继续稳坐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充满未知。

此后,11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通过对11月28日收市后前20名股东情况核查,发现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11月17日公司股票复牌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大量购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由2016年三季度末的0.99%上升至4.13%,持股排名由公司第六大股东上升至第三大股东,目前其尚未达到持股 5%的披露标准,公司也尚未获悉其后续投资计划和投资目的。

前海人寿的掌门人便是宝万之争的主角姚振华,在南玻、万科之后,格力也在门口迎来了野蛮人。

格力门前的野蛮人

就在珠海市国资委任命新的格力集团人选那一天,11月28日,格力电器警觉的发现了这个即将满足5%举牌线的“万科门前野蛮人”。

在其举牌之前公告,也许也是为了抬高“野蛮人”的入资成本。

前海人寿的强势买入,也让格力电器11月17日复牌之后,虽然背负收购银隆方案被否的负面评价,股价反而大涨:在8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27.1%。

前海人寿进入格力电器前十大股东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当时持股近7000万股。

格力电器于2月22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收购事项。不过,一季报的股东数据显示,前海人寿入主格力电器的步伐并未停止,前海人寿再度增持格力电器2000多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5%,位居格力电器的第四大股东。

格力电器于半年后9月2日才复牌,并提出了上百亿的对珠海银隆的收购及定增方案。不过,有意思的是,前海人寿在三季度抛售了3000多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0.99%,位居第六大股东。

但就在格力电器复牌后的8个交易日中,大举买入近1.9亿股,持股比例猛增至4.13%,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至此,这个万科门前已经展示过一次野蛮人实力的姚振华,真实目的已显现,举牌万科。

此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宝能系下的前海人寿明面上是由多位员工代持,实为真正的“内部人控制”,而此举目的则是从形式上逃脱彼时有效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和《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关于单一股东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20%的限制。

姚振华的宝能系财富,也主要体现在成立仅4年时间的前海人寿上。新京报曾报道,截至2016年7月,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共持有20家A股公司,1家港股公司股份,其中20家A股持股市值约710亿元,钜盛华直接持有的持股市值占比25.5%,其余市值由前海人寿持有。

格力电器与万科极其相似的一点就是,管理层不拥有绝对控制权,公司股权也极度分散,同时公司拥有着极好的现金流和利润能力,但市盈率却偏低。

相比美的集团、青岛海尔等同行,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的持股占比只有18.22%,相对分散;美的集团第一大股东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美的集团34.79%;青岛海尔前两大股东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公司,分别持有总股本的20.64%和17.59%,合共超过38%。

而中金公司此前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格力是A股最适合被举牌的公司之一。

上述研报分析认为,由于格力股权结构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仅持股18.22%,第二大股东为格力经销商组成的京海担保,持股8.91%,加上董明珠个人的0.74%股权,格力系控制股权不足30%。

其次,格力的P/E估值在内地所有家电上市企业中是最低的,2015年仅为13.1倍。同时,格力现金流好,在手可支配现金高达1246亿元。

不过,在银隆方案被否后,包括公司副总裁望靖东、董事徐自发等多位格力高管曾一度斥资千万元增持格力股票。11月24日,格力7万员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预计每年增加10亿的工资成本(包括需要增加的企业承担四金)。可达到在短时间内降低公司利润,减少股东分红的目的。

这或许是董明珠带领管理层团队的一种反击。同时其选择在前海人寿尚未达到持股5%的举牌披露标准时公告,可以预见,12月1日复牌后的格力股价将大涨,对于前海人寿来说,也提高了其继续增持的成本。

保险还姓不姓保?

据悉,前海人寿此前大幅增持万科股票,并差点成为第一大股东,被王石称为“野蛮人”。此事成为中国A股发展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掀起了险资入市和“野蛮人”的巨大争议。

此番前海人寿增持格力电器,引发外界关于董明珠是否将成为下一个“王石”的担忧。

宝能系险资介入下的“宝万之争”,将万能险投资股市推到了风口浪尖,掀起了轩然大波。保险业内人士称,通过万能险账户购买股票最大的隐患是资金期限错配,收益率不匹配。为了偿付保费,保险机构激进投资,容易出现偿付能力危机、流动性危机和其他不可控的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恒大系旗下险资不断举牌上市公司,并且用险资短期炒作上市公司股票,公告后获得股民追捧,推高股价后迅速卖掉获取暴利,这种利用险资优势短炒股票的行为引起资本市场的强烈质疑,并受到了保监会的“点名批评”。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保险资管行业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个别险企以激进方式行事引起的市场风险加剧,而对于这些激进险企的行为及可能引发的风险,保监会已经开始采取“高压”姿态,“保险姓保”成了行业内的高频词,一大波相关的监管政策也渐次出台。

银河证券研究人员认为,在资本市场上,监管部门必须结合新生事物的现实变动进行有效管理。目前政府监管部门正加强对万能险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保险机构信息披露要求,监管层发布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二是强化偿付能力制度和体系建设,“偿二代”监管体系的设立极大提高了保险监管水平,在国际金融监管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强化高现金产品监管,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监管;四是统一监管。

据了解,今年8月底,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根据流传出的征求意见稿内容,保险机构与其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开展重大股票投资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比例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应当由保险机构提交包含本公司及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相关信息的备案报告。保险机构与其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开展重大股票投资,经备案后继续投资该上市公司股票的,新增投资部分应当使用自有资金。

按照上述征求意见稿,保险机构不得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如果这一规定最终落地,将会使得类似“宝能系”这样旗下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起上阵的打法难以成行,难以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撰文指出,当前险资存在资产配置难度加大、个别公司经营行为激进、再投资和流动性风险加剧、风险交叉传染叠加等四方面问题。他称,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同时,行业保费规模却增长迅速,负债成本高企,有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达到6%,综合资金成本超过8%甚至达到10%,存在利差损风险;高成本资金倒逼险资提高风险偏好,少数险资还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等,投资较为激进;个别险资可能利用保费收入形成的资金,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等自我注资、循环使用,虚增资本;行业内“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的现象同时存在,“长钱短配”带来再投资风险,“短钱长配”带来流动性风险,因此,陈文辉提出,保险业要始终坚持“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险资服务保险主业的根本方向,真正把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保险机构格力电器格力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2017年新设保险机构情况表
外资及港、澳、台保险机构上海代表处通讯录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关于印发《上海市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格力电器开板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格力玩“多栖”
格力 大玩家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