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欧骑士教育与中国武举教育比较研究

2016-12-2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武举骑士军事

陈 熙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西欧骑士教育与中国武举教育比较研究

陈 熙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西欧骑士教育与中国武举教育几乎都伴随着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之始终。作为特定历史时期高举尚武精神的特殊阶层,他们集中体现了各自社会的诸多特征,对社会道德、观念、行为都有着极大影响力。由于中西方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西欧社会演化为以骑士为政治核心,而中国则出现文人士大夫政治,对于武道相对轻视。两者相较,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也给现代军事教育一些重要启示。

骑士教育;武举教育;比较研究;军事教育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33

“骑士是中世纪欧洲出现的特殊阶层,他们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获得国王或大领主的封地。他们是镇压农民起义,为国王或大领主参加战争掠夺的级别最高的战斗人员,以马代步驰骋于沙场的贵族。”[1]12中国“武后执掌权柄之时,长安二年(702)自允许学习武艺的人参加由兵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名曰武举。”[2]24武举制度本身不具备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功能。“在中国古代,有正统的武学——即最早的军校,设立于公元1043年。负责武举考试的教育培训,但一直不大兴旺。”[2]31本文讨论的武举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武学中的教育,而是广义上伴随武举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大教育。

一、西欧骑士教育与中国武举教育之历史演变

由于骑士的前身为好战的日耳曼人,“能用流血得到的,绝不流汗获得”是他们竭力推崇的行为观念。在12世纪初期,骑士纯系体魄健壮、举止粗俗的草莽武夫,此时称为骑士的‘英雄时代’。12世纪中叶以后,骑士逐渐发展,而后进入到“礼文时代”,专门的骑士教育也随之兴起。随着骑士在中欧的盛行,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热切接受骑士教育,以望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骑士。骑士教育也经由11世纪末发展至14世纪初到达鼎盛阶段。17世纪初左右,由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商业的繁荣、货币的发展,新型雇佣兵军队渐渐取代了骑士军队。战场上,步兵凭借灵活多变的优势逐步取代了骑兵。另外骑士作风颓废、热衷虚荣、追求华而不实的繁文缛节也促使了自身衰败。随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骑士历时数百年的思想观念及行为规范显得陈旧迂腐。骑士这一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悄然褪色,骑士教育也再无后继之力。”[1]221-224

武举制度在与中国历史的纠葛中沉沉浮浮,时立时废。“唐代创立武举,纯以武艺取胜;宋朝将军事理论引入武经,文武并肩共为选拔武将的条件;清朝又将军事理论请出了考场。武举考试转了一圈最终又退回以武艺取人的老路。无论是宋朝的重文官而轻武将,还是明太祖的拒绝武举—实行武官世袭制,武举的地位都略显尴尬。”[3]67虽然清朝武进士们战功赫赫,清朝的武举也真正称得上人才辈出。但这时候的西方,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军队已经蓄势待发。在这样的形势下,以输送军官为目的的武举教育,再也不适合滚滚洪流对人才的需求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举废除,武举教育随之消亡。

二、西欧骑士教育与武举教育之比较

(一)教育性质

对中世纪欧洲人来说,教会制度与封建制度是黑暗中两把禁锢的枷锁。骑士很小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时刻以基督教义约束自己,各自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另外由于骑士与领主是以封建契约为纽带的依附关系,骑士必须维护领主利益。再者,中世纪的政治充满军事色彩,战争频繁,作为军人的骑士,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与支柱,骑士制度也是一种军事制度。所以骑士教育便具有宗教性、封建性、军事性三重属性。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中存在着文治武功,“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无论是由于武后执掌权柄之时,碍于遗老承袭的分爵阻其大展身手,要实现政由己出而改善武备官员的选拔,[4]还是后代武举为了寻求能征善战的谋将,其目的都是进一步巩固其封建地位。

因此,骑士教育与武举教育都具有军事性与封建性,但骑士教育中所渗透的宗教性远远超过武举教育。由于传统儒学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中国古代佛教与道教对科举并未造成过大影响,所以中国武举教育还未具有明显的宗教性。

(二)教育目的

围绕着骑士教育的三种性质,骑士教育的目标有虔敬上帝、效忠君主、骁勇善战。除此之外,“礼文时代”还推崇礼仪教育与典雅爱情教育,它要求骑士举止高雅、宠媚贵妇。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多受儒家文化熏陶,因而武举的教育目标有忠君爱国、重恩义轻生死。武举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武艺高强,还要求素习韬略、深明大义。两者的教育目的有所相似,皆看重骁勇善战、忠君爱国。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愿献上我满腔的热血,保卫我的国家,当我牺牲在战场上,远方美丽的姑娘,请为我走在山岗上….”。[5]342相异的是在战场上骑士多因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铭刻千古,而武将多因识洞韬略、军谋弘远而流芳百世。

(三)教育内容

“骑士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信仰、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军事作战等方面。以利于形成内部集团认可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6]宗教教育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进行,准骑士从小随大人一起忏悔,做弥撒。“在神职人员不知疲倦的灌输与宣传下,他们逐渐能够自觉的参加宗教活动履行宗教义务,并向长辈那样服从教会的指挥,在敬畏中忏悔并虔诚的侍奉上帝。”[7]132道德教育方面内容多为基督教的道德观念。“时刻保护教会的利益;尊重与保护弱者;慷慨施舍贫困的人。”[1]72热爱祖国、忠贞诚实、勇敢无畏也是一个骑士应该具备的品德。周围的人常常会说一些骑士的故事作为孩子的榜样,罗兰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偶像,他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异教徒的憎恶在战场上倒下之时,口中仍喃喃说到“日夜思念的法兰西呀,你是多么甜蜜与神奇啊!”[7]242西欧尤其重视男孩子的军事体能教育。准骑士往往住在在比父母更有势力的贵族或国主的城堡里,“练习各种军事技能,并且为主人做着细致的服务性工作。同时,对待女主人也要殷勤侍奉,学会在贵妇人面前文雅有礼。学习的内容还包括“骑士七艺”,打猎、下棋、吟诗、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这些训练一直延续到贵族子弟21岁。”[6]在文化知识方面,骑士教育则比较匮乏。“贵族子弟有时也学些几何、算术、音乐、修辞,但并不系统。”[8]377-379总的来说知识教育肤浅、混乱,他们认为得体的行为举止比阅读能力更重要。

中国武举教育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讲,教育内容是围绕着武举的考核而设置的。不外乎用兵谋略、武学技艺、武人精神。唐朝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主要学习骑射,以及以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如:长垛、马射、马枪。这三项在武举考试中,被作为评定成绩高低的标准。其次,考生们还需熟练掌握一些特殊武器的使用,如:仇弩发射、平射、筒射。这三项作为附加选试项目,主要考察武艺、耐力、力量。”[2]99-107宋代推行“‘以对策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的录取政策,不再追求单纯的武艺与臂力,将军事理论引入教育内容。在谋略上,考生需要掌握‘五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个六韬》、《唐李对问》,对这些经义理论做到烂熟于胸。”[2]56-63“满清入关后,重视武举教育不仅是因为内外战争的需要;而笼络汉族人中“武可拜将”的杰出人才也是维护一统的要求。”[4]武举教育重新重视骑射技勇,降低对经义的要求。

从大体上看,骑士教育以军事武备为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看重教育的长期性、养成性,从七八岁一直持续到21岁左右,准骑士在接受的教育的同时也需要为主人服务。在成为骑士前的扈从阶段要照料马匹、猎鹰,伺候主人穿衣起床。“在战斗中,当领主长枪折断时,扈从要为领主献上新的长枪。如果领主受伤,扈从要代替领主冲锋陷阵,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平时扈从们要熟悉作战本领、勤练骑术、熟悉枪盾的使用,并通过比武的方式锻炼作战能力。”[1]167-173

就战略思想而言,骑士教育真可以说是交了白卷。中世纪西欧是信仰的时代,骑士一方面余勇可贾,另一方面目不识丁。勤练武艺但从不好学深思,只知斗力不知斗智。“中世纪西欧在关于战争艺术、甚至情报、后勤、管理、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皆无史料可考,也许只有筑城的技术是值得称道的。”[8]242

武举教育同骑士教育相较,重文轻武之风甚浓,武举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文弱化”的。“武举教育重视军事谋略,但以文章考谋略,虽然较为实在也容易操作,实际上文章喧宾夺主,谋略考试蜕变为辞章美文的较量。”[3]136其次,教育与现实脱节,显得学不为之所用。“武经七书”是军事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但大都十分抽象化、理论化。“‘武经七书’之内,兵法俱在。身为将领,必须先了解军队情况、山川形势、认真勘察敌人的动静,就像医生诊脉。然后才能决定采取什么用兵之法。单单围绕几部兵书,考校背诵之功与作文之法,究竟能不能考出谋略的水平未可知也!”[3]140-141另外仅以一次考试选拔武官的制度,重选拔轻培养,难免有市井无赖之徒凭借考前突击入选,选拔结果难免有失偏颇。但是,武举教育不再追求单纯的武艺与臂力,而将军事理论引入选拔将帅的考试,这种进步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这要求应举者同时具备文化修养与军事理论才能,比之臂力骁壮的武夫,在战场上洞悉彼此、勇敢坚定、决胜千里之外的儒将无疑堪称完美。

三、骑士教育与武举教育历史地位的迥异及其原因分析

骑士教育与武举教育作为封建统治教育传承下的一种信念,对西欧与中国都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一)骑士教育的繁华若灿

骑士教育的存在为封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骑士,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骑士的存在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增长速度,封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扩大耕地面积。耕地面积的扩大与领土的扩张连在一起,各级骑士对土地的贪婪欲望促使他们一代又一代不断向外扩张。这使中世纪政治充满军事色彩,战争异常频繁。作为国家脊梁与支柱的军人,作战的勇敢和履行义务的忠诚,是他们荣誉观的重要内容。骑士价值的体现与荣誉的获得,只有通过战争和军事行为才能体现。”[9]所以战争是他们是实际需要。由于骑士的特殊地位与职责,在许多方面领导着社会潮流,其观念极易形成社会风尚,骑士的行为与价值观成为其他世俗阶层效仿的榜样。

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教育一方面有其政治军事价值,另一方面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与文化精神。中世纪很久的一段时间里,骑士头衔与博士学位被广泛认为是等值的。《马歇尔.布西科著作集》中提到“上帝在世上奠定了两件事物,如同支撑上帝与人间法则的两根柱子—骑士与博士。失去他们,世界将混乱不堪,了无秩序。”[6]这种平行论意味着骑士教育被赋予了高度的价值性。高贵的骑士与庄严的博士均被当作尊贵的高等职责承担者,享受等值的荣耀。

(二)武举教育的惨淡经营

历史上,人们习惯于“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祸乱”。武举与文举一样,“不仅仅‘混淆世族盘踞’,也打破了腐朽的门阀荫袭世官的一统天下,开拓了‘广收俊杰瑰伟英异之士’的新局面。同时,武举作为一项朝廷正式颁布的制度定期举行,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施展才能、进身取士、报效国家的机会。这对于发现和造就大批军事将领,提高军官素质和军队战斗力具有积极意义。”[2]30-32武举教育为封建统治提供了保家卫国,维护其阶级长盛的人才。

武科举连同其教育在历朝统治者眼里常常被轻视甚至压抑。武举选拔将才,相较之下,其重要性远远不及文举。历朝里,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也不及文举出身的进士。后世关于武举状元及进士的名字鲜见文献记载,“据王鸿鹏《中国历代武状元》考证,自长安二年武后开设科举后(702)年,现留下的武状元共4名,武进士共37名,余者不可考。”[2]121查阅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关介绍科举文化的书籍,大多仅对历朝历代的文官与文科举制度不厌其祥、长篇累牍的撰述。对武科举、武状元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另外翻阅史书青笔,“武甲登科录”方面的史料极少。早在唐末,文官就对武官存在没来由的轻蔑。对“那些武夫,就算他官居一品,也不跟他们同席而坐,只怕他跟自己气类相异。”[3]139“到达北宋中期,社会对武事、武举教育的鄙薄发展到极致的地步了。国家设置武学,培养军事人才,竟然连续多年‘苦未有人习艺’。”[3]141在清朝,武进士终于出人头地,政府给予优厚的授官制度。武人堂堂正正的走进官场,继承宗庙。然而这时候热兵器在西方悄然兴起,清朝却还在迷恋“拉硬弓”的人。中西武学的差距不仅是在坚船利炮与长弓大矛之间,该令人反思的还是军人基本素质与军事思想。维护国家的先锋是上战场上的军人,中西军人的脊梁作用在各自的骑士教育与武举教育中可见一斑。

(三)两者地位迥异的原因分析

1.古代中国统治阶级对文教政策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每当北方入侵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稳固的政治统治后。辽阔的领土,众多的人口、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入侵者不得不逐渐放弃以往在马背上简单粗暴的原始统治政策。他们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汉民族文化,以便于统治众多的人口,稳定辽阔的疆土。”[10]232儒家思想中“大统一”、“三纲五常”、“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文化不仅使君主感到更加尊贵,也便于引导民众的道德和行为,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需要。另外武人政权也需要文人来妆点升平,大权在握的关外悍将也需要文人情怀作为斯文点缀。当入侵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汉民族文化熏陶的同时,最初尚武的精神逐步削弱融化。

2.古代中国统治者对武将的防范与恐惧

自秦朝以后,皇帝一旦坐上龙椅,一统江山,以往与他出生入死的良将,大多逃摆脱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灰暗命运。“杯酒释兵权”只流传在个别明君与智慧将领相处相别的佳话中。“武举的实施与将领的任用上,往往是国家的多事之秋,将帅乏人之际。而在国家太平、边事寝息之时,武人便被视之如卒。”[3]66军人在中国通常不过是皇帝手中维护个人权利与地位的工具,因为政权机构的主要功能便是维护皇权的统一。明太祖在建国之后,深觉从前那些功勋赫赫的老将掌握政权十分危险。为防止功臣宿将功高震主,他分割军权,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虽然“胡惟庸谋反案”与“蓝玉党案”屠杀4.5万人的历史记载有待商榷。但皇帝忌讳武将、逮杀功臣的恶名却已坐实。清王朝虽看重武举,对武人的防备与猜忌也未减轻。即便年羹尧平定西北,威震西陲,战功赫赫,雍正也容不下他居功擅权。

3.封建文官对武官的轻视与压制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政权结构的脊梁主要是文人士大夫,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政策由此而具有鲜明的文人色彩。“宋朝随着文官整体意识觉醒,他们开始对五代分裂割据的历史进行深刻反思,以求此作为宋王朝的镜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这种反思的代表作。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负面影响也毋庸置疑。对武人的过分猜忌和鄙薄,认为武人是威胁政权稳定的潜在因素,武人统兵应受到牵制与监视。“宋夏战争”促成了“以文制武”体制地形成。宋明清时期,各个战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经略安抚使,皆由科举出身的文官来担任。武官被认为是“斗将”,只堪驱使,不配作帅。”[3]133-134

4.西欧崇尚武力,凭借武力实现军事扩张

军人政治与文人政治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模式迥然不同。皆对各自国家的政治机构建设和未来走向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西方各国,发展军事建设历来受到统治者的极高重视,军事思想发展、军队建设、武器开发是任何一位统治者不可掉以轻心的的要务。因此,中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在军队建设和武器研发方面几乎一直走在世界的先列。这并非只是单纯经济发展作用的结果,没有崇尚武力的传统、没有重视军事的概念是不可能的。其目的也不仅仅是出于国防安全,呼之欲出的是要时刻准备战争,随时发动战争,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利益。”[10]199

四、对当代军事教育的启示

借古喻今,以史为鉴。分析古代中西方的军事教育制度,将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经验。

(一)军事教育文武不可偏废

战场上风云变幻,要求军人掌握多方面的技能,文武双全。仅仅偏重武事的话,则会被带上有勇无谋、头脑简单帽子。“通史学认为战争艺术在中世纪时期不进反退,皆因骑士贵族尚勇不尚智,多为文盲。古代所遗传的兵书成为了稀有古董,他们不珍惜也不学习。”[8]244但在军事上以文抑武,则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若是军中皆是手无缚鸡之力,满口经义道德的酸腐儒生,谈何保家卫国。“宋朝任西北前线总指挥的文官夏竦,就是个怯懦怕事的废物点心,他在任期的政绩主要是‘收发文件,遵行诏令。”[3]155真真是尸位素餐。真正名垂千古的将帅往往是“威武能奋勇,儒雅更知文”,比如韩琦、范仲淹。他们长期活跃在西北前线,号令严明;对少数民族推诚接纳,成为宋朝边境的屏蔽。军中流传“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3]157足见两位儒帅的威名。另外唐之郭子仪、明之戚继光、俞大猷,无一不是文武双全之辈。

(二)军事教育讲究实用性

唐代只考武艺与臂力,整场考试像一场演武竞赛。宋人看重文化,引入兵法经书考核。“清朝要求武举考试弓要拉满,刀要舞花,石要离地一尺。”[2]43历代武举沉浮在看重武艺还是文章的轻重变奏中。但无论是重文还是重武,武举考试皆不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于征战沙场也起不到太大的助益。戚继光曾总结道:“古人兵法诸如《武经七书》,谓之药铺,五金、八十、草木鱼虫、什么要都有。要想治病,必须先请医生诊断,再抓药。要是误诊了病症,抓错了药,病不能好却责怪药铺的药不管用。这实在大错特错。”[3]73兵法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仅凭一场文章考试不能定出其用兵之道。“另外即使能把一百二十斛的大刀舞得水泼不进,至多可以增加士兵对之的尊敬,但对于抗敌起不到什么作用。”[3]132军事教育不需要花架子,经世致用乃是首要原则。

(三)军事教育需长期性

“一举成名天下知”相应是对考试选拔的疯狂迷信,这使武举的教育养成呈萎缩之态。军事教育的选拔与养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武举机制中,人才的选拔被病态地突出,养成的部分难以发展。武学未能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武举教育大部分靠自学。就像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遇到质素尚可的英雄横空出世就非常庆幸。万一大家质素平平只能祈祷天下太平。当“火器”时代来临,指挥作战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仅凭自习已无法胜任将领。这使得后代不得不放弃武举,军事学堂因此蹒跚起步。

反观骑士教育7—21岁,准骑士一直在接受养成教育。他们饲养猎鹰、战马、擦拭长矛、整理盔甲、侍奉主人、沙场拼搏,十几年如一日水磨儿的功夫。待到十几年的军事教养生涯结束,军人的素养自然而然渗透到骨髓里去,成为终身撕不掉的烙印。

(四)军事教育需结合实践

军事是一门讲究实践的艺术,兵无常势,排兵布阵是门极大的学问。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军人的勇气、胆量、见识是在铁血的沙场中洗练出来的。如果军事教育脱离事实而夸夸奇谈,那么培养出的人才绝不令人信服。骑士需要战争,战争是他们赖以存在并证明他们勇气力量的的外在因素。因此,他们血液中涌动着嗜血因子,渴望战争,如同热衷荣誉。而中国武人考取科举大多是因为追求加官进爵,平步青云。考试前从未有过战阵实习,武艺臂力的练习也往往依赖临时抱佛脚,甚至有时武举沦为成了一些屡试不中的文举人的无奈之选。

军事教育与实践结合当然重要,《五代》《宋史》里“杨家将”杨延昭,小时候喜欢打战游戏,稍大一点跟随爹爹杨业出入战阵,接受战争的洗礼,在实战中成长为一名虎将。今天看来,实战演习、军事派遣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1] 倪世光.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王鸿鹏.中国历代武状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 赵冬梅.武道彷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4] 贝伦.武状元是怎样炼成的[J].中华遗产,2008(8).

[5] 布灵顿·克里斯多夫.西洋文化史(第三卷)[M].吴尔夫,译.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6] 倪氏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与教育[J].史学研究,2003(1).

[7] Chivalry Edger prestage[M].NEW YOUR:ALFRDA,KNOPF,1928.

[8] 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王楠楠.论中世纪骑士制度的日耳曼因素[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

[10] 倪世光. 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熊 伟]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ducation of European Knights and Chinese Wu Ju

CHENXi

(MinnanNormalCollege,Zhangzhou363000,China)

Both European knight education and Chinese Wu Ju education development accompanied by the feudal society .They are all worship class of strength with reflecting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and great influence on moral,ideas,behavior in a long time. Becaus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different,the knight is very important in Western Europe. However,in China the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for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between European knights and Chinese Wu Ju ,in the hope of conducive to military education and mor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night education; Wu Ju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military education

2016-04-26;

2016-07-04

陈熙,女,福建福安人,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职后教育

G719.29

A

2095-770X(2016)11-0144-05

猜你喜欢

武举骑士军事
从前有只猴儿
从前有只猴儿
对抗大帝国的骑士
克里夫兰骑士
宋代武举华岳的军事思想
天一阁藏明代武举录探析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