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家族后人筹建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考略
2016-12-21马光华王文莉晁建华
马光华 ,王文莉,胡 艳,晁建华 ,樊 华
(1.西北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127; 2.武警工程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00;3.西安医学院医学英语系, 陕西西安 710021)
周氏家族后人筹建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考略
马光华1,王文莉2,胡 艳3,晁建华 ,樊 华
(1.西北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127; 2.武警工程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00;3.西安医学院医学英语系, 陕西西安 710021)
1956年,周作人的女儿周静子利用周氏家族的各种社会关系、向叔叔周建人曾经工作过的商务印书馆及其任副署长时全国出版总署下属的各个出版社写信求购书刊资料,协助丈夫杨永芳教授建成了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同年,与图书馆界关系非常密切的周作人受中国文联及北京市政协委托来西安参观考察。在周静子筹建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期间,关于周作人是否与生活在西北大学、多年未谋面的女儿周静子见了面,众说纷纭,亟待考辨。
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周作人;周静子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23
百年名校西北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而且有许多著名人物在此工作、执教和生活过。鲁迅先生曾于1924年来此讲学;张学良将军于1936年在西北大学大礼堂曾接见要求抗日的东北大学学生;罗章龙在党内路线斗争失败后由陈果夫介绍来西北大学任教若干年;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声教授在此执教多年;军统特工首脑戴笠分别于1941年和1942年来到西北大学大礼堂,对男女特工训话两次。周作人的女儿周静子也曾随丈夫杨永芳教授在西北大学生活过30余年,尤其是在协助杨永芳教授组建数学系资料室时,作为“无名英雄”做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周作人曾受中国文联和北京市政协委托,到西安进行参观考察,他是否与分别16年的女儿周静子见过面,是一个有待求证的历史谜团。
一、周静子协助杨永芳组建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
(一)周氏家族与图书馆及资料工作的不解之缘
周氏家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家族,周氏三兄弟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的影响均很大,同时他们又与图书馆及资料工作有着不解之缘。鲁迅与图书馆的关系妇孺皆知,不必多言。周作人曾被蔡元培校长聘请为北京大学“校图书委员会委员”,抗战时期,当过北京大学图书馆“伪馆长”,对保护校产及图书资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戴上了“抹不去的耻名——文化汉奸”的帽子。周作人的大儿子周丰一也长期在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反右时被打成右派)。周作人的女儿周静子为其夫杨永芳主任,在筹集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时,利用了周氏家族的影响及各种社会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解放初期的周世家族状况
全国解放后,周作人由于历史上做过“伪馆长”的原因,作为“被管制分子”长期生活在北京,以翻译书籍及写作维持生活,但必须用“周启明”等笔名。周恩来总理暗示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等领导同志对其给予一定关照。
周建人在解放前夕赴西柏坡,见到了毛泽东。解放后,考虑到周建人长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根据毛泽东的安排及个人意见,周建人担任了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后又担任了高教部副部长,长期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去世前职务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周静子与丈夫杨永芳教授,于全面抗战开始后撤到了在陕西城固组成的“西北联合大学”,学校后复名为“国立西北大学”,杨永芳在数学系任教。1946年学校由城固县迁回到西安市,即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原张学良将军创办的“东北大学”校址、国民党培训抗战军官及训练军统特工的“西北战时干部训练(四)团”原址。周静子又随丈夫杨永芳教授在西安的西北大学工作生活多年。
周作人与周建人同时工作生活在北京,但因身份及政治原因,兄弟俩仅见过两次面。周作人与在西安的女儿周静子因战争及政治原因,许多年未曾谋面。解放后不久,全国先后开展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肃反等运动,这对有日本国籍关系及血缘关系的周氏家族来说是一个猛烈的冲击,使得亲兄弟与亲生父女难得见面。
(三)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对图书资料工作的重视
1950年6月,受政务院(后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签名委任,著名教育家、史学家侯外庐教授出任西北大学校长,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侯外庐非常关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资料室工作的开展,他“面对学校图书馆场地小、藏书数量少等现状,因时因地制宜,推出诸多建设举措,使学校图书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侯外庐校长针对各系资料室工作的筹建做了如下指示:第一,在本校图书馆尚未能完成其应有之设备前,为谋书籍之流通,各系分别成立图书室,诚为因时制宜之良法;第二,各系参考书籍,在合于下列各款情况时应向图书馆提出成立各系图书室,各系已有图书室之设备,图书室有管理人员,图书馆阅览室尚未容纳在校学生的四分之一。杨永芳教授当时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受侯外庐校长的影响及自身的学术要求与数学系的建设发展之需要,产生了组建数学系资料室的想法。
(四)周静子对西北大学资料建设的贡献与周氏家族的作为
“杨永芳,河北安国人,1931年入(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历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台湾师院、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曾任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数(学)系主任,他很重视资料室的建设,50年代初,数学系仅有可供参阅的27本书刊,他以身作则捐赠图书,派人赴京学习参观建设资料室的经验,使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在50年代初便初具规模,成为全国各大学资料最丰富的资料室之一,期刊藏量在西北地区最全。”[2]187-1881956年,周静子协助丈夫杨永芳主任组建了“数学系资料室”,并捐书给中文系“鲁迅研究室”。周静子首先将家中所收藏的有关书籍捐献给了数学系资料室,另又依靠周氏家族的影响与社会关系,先后致信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及上海几个书店(叔叔周建人工作过的地方)、在北京的父亲周作人、在北京的伯父鲁迅的生前好友、在上海的伯父鲁迅生前的好友、在浙江绍兴老家的有关亲朋,四处购买及接受赠送的有关书刊资料,以加强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并将有关伯父鲁迅及父亲周作人(笔名周启明)等撰写的书籍及有关鲁迅研究的资料捐献给了中文系“鲁迅研究室”。
周静子首先给叔叔周建人工作过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等几个书店写信,托叔叔当年的同事,征集有关书籍,周建人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及几个书店工作过很多年,是通过胡适先生帮忙去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最好的选择是离开八道湾。他请大哥和二哥赶紧帮他找工作。二哥请胡适帮忙。8月18日,胡适致信周作人说:“你的兄弟建人的事,商务馆已答应他来帮忙,但月薪只有60元,不太少否?如他愿就此事,请他即来。’这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校对。”[3]98
图1
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们很多是周建人的好友,他们将本馆出版的库存单一样书《盖世对数表 附用法》(图1)寄给了周静子,又通过“同行关系”在其他出版社帮着筹集了一些数学方面的书刊。另外,周静子又向时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的叔叔周建人写信,求得在其下属的各出版社、期刊(杂志)编辑部购置书刊,向国外有关出版、编辑部门征集求购有关图书、期刊资料,以组建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全国解放后,周建人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副署长,“毛泽东原本要任命他为北京市教育局长的,后来了解到他曾在商务印书馆任职,熟悉出版工作,就派当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副署长”[3]383。
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经杨永芳主任的努力及其妻子周静子的协助,学校及系领导的支持及教工们的协助,终于在1956年筹建成功。当时的资料员为弥静和李培叶老师,后又有赵根榕教授(兼职主任)等负责,现任的资料员为张育春老师。周静子晚年随儿女生活在陕西省华阴县罗敷镇,其儿女在西北电建公司工作。周静子于1984年逝世。
(五)数学系资料室对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作用
数学系资料室筹建成功后,为该系教师们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极大的“指南针”作用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第二课堂”、“研究基地”。数学系张玉田副教授在该资料室博览群书,进行备课,讲课时知识渊博、有声有色,被誉为“西安的讲神(讲才)”;邓小平同志题词、享誉中外的奖项:“中国的骄傲——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之奖项获得者、“W(王)氏定理”的创立者——数学系王戍堂教授曾说道:“我55年留校后,因一些政治原因,先不让上讲台,而在(正在筹建的)资料室整理资料,资料室的书刊资料为我的科研及取得成果起了很大的作用,58年发表的‘一致性空间的一个定理’及后来的‘W(王)氏定理’,都与数学系资料室的书刊资料尤其外文杂志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数学系资料室筹建对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1956年周作人与周静子在西北大学见面与否之说法
图2:周静子与父亲周作人、母亲羽太信子、哥哥周丰一的合影,照片中缺妹妹周若子——她已因病于1929年离世,周作人曾撰文《若子的病》、《若子之死》等文章以怀念早逝的幼女。
图3:鲁迅与母亲鲁瑞及弟弟周作人、周建人、俩日本籍弟媳妇:羽太信子和羽太芳子姐妹俩(亲上加亲),合影时父亲周凤仪已去世。
图2 周静子与家人的合影
图3 鲁迅一家人
1956年9月,受北京市政协及中国文联委托,周作人来到西安考察。1956年,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心情较为舒畅的一年,从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颠沛流离、日伪统治下的压抑,解放后不久,又开始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而1956年1月14日至20日,周恩来总理做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4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又在文化艺术界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10月19 日又值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因此对全国知识分子,尤其对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来说,可谓“严冬里吹来了春天的暖风”。他首先被派到了西安等地参观学习,又回京参与筹划并撰写文章,参加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大会。“1956年夏秋之际,周作人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这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不无关系。7月4日,周氏应邀参加了北京市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不久,中国文联又安排他与身份相当的钱稻孙、王古鲁一起外出旅行,于九月二十三日前往西安,历十九日始归,回京受到中国文联宴请,并于十月十九日出席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4]282
周作人在西安的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居住在陕西省政府的宾馆——西安大厦,参加了若干次座谈会、宴会,参观考察了西安多处古迹(碑林、乾陵等)及新建的工厂(西安搪瓷厂及国棉三厂、五厂等),参观了几所文化教育机构,品尝了陕西及西安特产(羊肉泡馍、西凤酒等)。
周作人于1967年,受到文革运动冲击而离世,“1967年5月6日,他(指周作人)被发现‘趴在铺板上一动也不动,姿态很不自然’,终年八十二岁”[4]301。
周作人在西安约二十天的时间里,是否与生活在西北大学且若干年未见的女儿周静子见面,至今说法不一,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周作人、周静子父女俩未谋面——原因是政治运动及影响,理由是回忆录和日记等文献均未记载;
第二种:杨永芳夜晚带孩子去西安大厦看望了周作人,但未带周静子去;
第三种:周作人夜晚去了周静子家,并一起吃了饭、喝了酒,并且通宵辅导周静子写了《回忆伯父鲁迅》的文章。
(一)关于第一种说法的考辩
据一位老教授的回忆说:“当时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大家只提周静子的伯父是鲁迅,多不提其父亲是周作人,周作人1956年9月来西安时待了约20天,都不敢与分别多年的女儿见个面!”
周作人的女婿、周静子的丈夫杨永芳教授时为西北大学数学系主任,其身份决定了其考虑事情的周全性:其一,老岳丈的身份问题,日伪时期,老岳丈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伪馆长”、华北地区“伪教育总监”等身份;解放后的“被管制对象”身份;其二,解放后的政治运动不断,镇压反革命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肃反运动。所以,杨永芳不愿意让老岳丈与周静子见面——主要迫于政治原因。
另外,周作人的书籍及回忆录、日记等文献中提到了去西安,但均未提及在西安与周静子见面。周作人的写作风格之一是遇到任何人均作描述,例如他与秋瑾、蒋梦麟、钱玄同、李大钊的会面。这一次在西安尤其对幼女周若子得病及身亡均写作了两篇文章,即《若子的病》和《若子之死》,以表达怀念之情,而一别多年未谋面的长女周静子,如见了面,应写在日记及文章中,但均未有记载,故可能确实没有见面。
(二)关于第二种说法的考辩
杨永芳夜晚带着孩子去西安大厦看望了周作人,但并未带周静子前去,他拿回了周作人带来的北京特产果脯、驴打滚和糖葫芦等。
杨永芳与周静子的三个儿子现都已去世,长女现在国外,只有次女杨美英现随孩子在深圳生活,有时回到工作过的陕西渭南西北电建公司。
据杨美英回忆:1956年时她年龄还小,大概记得父亲晚上带着她及另外的哥姐去西安大厦看望了外公,并拿回了北京的特产。在此之前,新村家委会的主任裘婉容(周静子时为副主任)得知周作人来西安后对周静子说道:“你一定要去看看你父亲。多年未见了,或让他来家里一趟见个面、吃个团圆饭。”
(三)关于第三种说法的考辩
第三种说法也有可能性,当时杨永芳、周静子一家居住在西北大学南排教授小院群落靠东边的一个独院里。该院落还曾经住过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学良将军、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教授、地质学家张伯声、杨钟健教授等著名人物。
据一位老师追忆,为避免受到影响,周作人约晚上九点在院子里人员稀少的情况下,从西安大厦乘三轮车来到了女儿周静子家。那时公共汽车早已停运,又没有出租车,家里此时才开晚饭。家里人团聚在一起(让小点的、不懂事的孩子先吃了饭后早打发他们睡着了——怕他们出去说此事)吃了饭并喝了酒。接着周作人便与女儿彻夜长谈,聊了多年来及之前的人间悲欢、沧桑离合。在此期间周作人辅导周静子回忆、撰写了《回忆伯父鲁迅》一文,刊登在“西北大学简报”上,并选入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大会文集”上,后又刊载于《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
杨美英回忆说:“当时年龄小,记不清了,光记得随父亲去西安大厦看了外爷,并吃了他带来的北京糖葫芦、驴打滚等,而在那几天,妈妈天天嚷着外爷要来。也许来的那天晚上我吃完饭,早早就睡着了。”此点与那位老师的追忆有点相符。
周静子、杨永芳的老乡加老邻居刘致和教授的儿子刘台回忆:“约在1956年,听母亲说,周阿姨的父亲周作人要从北京来看周阿姨了,她的伯父是鲁迅,她的母亲是日本人。我们那时才知道了周阿姨的家族身世,他们平常表现得很低调,从不提这些关系。”
周作人在书及日记中均未提到与女儿周静子在西安见面一事,可能是为避免她们受到政治影响。
周静子在《回忆伯父鲁迅》一文中写到:“我要在这回忆中重新回到那快乐的往事中去,再一次与伯父见面。但是写文章对我来说是件难事,再加上自己的健忘,写出来就不会像样子。”[5]“回忆幼年时代的往事,不,尤其回忆我幼年时代那短短几年与伯父的同居生活,的确是件快乐的事。但是写文章对我来说是件难事,因为自己对于写东西是非常生疏的,不过为了纪念伯父逝世二十周年,我就边想边写吧。”[5]
从周静子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第一,对周静子来说,写文章是件“难事”,也是“非常生疏”的,所以周静子的这篇文章可能是在父亲周作人的辅导下写成的;第二,周静子是“为了纪念伯父逝世二十周年”而写此文,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日为1956年10月19日,而周作人来西安为9月份,即在纪念日之前,故可能是周作人在去西大看周静子的那个晚上彻夜辅导女儿写出了该文。
马俊锋支持此观点,他在研究鲁迅与周作人及周静子的文章中写到:“贯通全书的是周作人评价鲁迅的一贯态度,即‘爱事实,疾虚妄’。周作人把二十年前的旧文和女儿周静子的文章收录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也表明了这种基本的叙事态度。他收录女儿静子的文章《回忆伯父鲁迅》,目的即在于此:‘里边说到有些小事情,例如鲁迅不爱理发的一节,颇能补足我们的缺漏,也就抄来附在里边了。’相关事实《回忆伯父鲁迅》一文中是这样记述的:‘我记得伯父很不爱剃头,我曾经好奇地问过:大爹大爹你为什么不剃头?在周静子的记述中,鲁迅还是尊重劳动者、有爱心、同情弱者的人。”[6]87
[1] 马光华,郭婕,等.侯外庐对西北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历史贡献[J].西北大学学报,2016(2).
[2] 姚远.西北大学学人谱——杨永芳[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3] 黄乔生.周氏三兄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 止庵.周作人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
[5] 周静子.回忆伯父鲁迅[Z].西北大学简报,1956.
[6] 马俊锋.周作人1956年的“鲁迅叙述”——简论《鲁迅的青年时代》[J].鲁迅研究月刊,2015(9).
[学术编辑 黄彦震]
[责任编辑 熊 伟]
Research on Descendant of Zhou family Established Reference Room of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MAGuang-hua1,WANGWen-li2,HUYan3,CHAOJian-hua,FANHua
(1.Libraryof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2.EngineeringUniversityofCAPF,Xi’an710000,China;3.DepartmentofEnglish,Xi’anMedicalUniversity,Shaanxi710021,China)
In the year 1956,Zhou Jingzi,the daughter of Zhou Zuoren,taking advantages of the power of his uncle,Zhou Jianren in press industry,wrote letters to 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other publishing houses that subordinated to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to buy books and publications. With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he Zhous family,Zhou Jingzi helped her husband,Prof. Yang Yongfang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room of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In this period,Zhou Zuoren went to Xi’an to make a field visit on behalf of China Federal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Opinions vary on the issue of whether Zhou Shuren and Zhou Jingzi had a meeting in this period of time. It needs more research.
Northwest University;Mathematic Department;Reference Room;Zhou Zuoren;Zhou Jingzi
2016-03-19
2016-06-05
2016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Y86)
马光华,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
■学科教育
G258:K207
A
2095-770X(2016)11-00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