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实验室绩效考评与保障体系 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

2016-12-21周莉萍姜文彪徐弼军王登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用房仪器设备利用率

陈 烨, 周莉萍, 姜文彪, 徐弼军, 王登科

(1.浙江科技学院 a.教务处;b.后勤部;c.理学院;d.校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建立实验室绩效考评与保障体系 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

陈 烨1a, 周莉萍2, 姜文彪1b, 徐弼军1c, 王登科1d

(1.浙江科技学院 a.教务处;b.后勤部;c.理学院;d.校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全面剖析影响实验室建设项目投入效益与实验室日常利用率原因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强化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的审核和论证、健全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共用的运行机制等系列绩效考评方法,开展了实验室与教室一体化建设的试点,鼓励实验室拓宽创收渠道开展对外服务,推行了实验室用房定额配置的有偿使用等保障体系,实验室的投入与利用效益得到了切实地提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验室建设;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0 引 言

近年来高校为适应外延不断扩张、内涵不断提升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需要,通过各级财政、校院自筹、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国际合作、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大量经费用于各类实验室建设[1],但建设前后如何把关与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提高其投入产出效益与资源利用率是摆在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在具体实践中,我校探索通过建立实验室建设绩效考核的评价与保障体系[3],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投入效益与资源利用率,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影响实验室建设效益与资源利用率的原因

通过对近年来各类实验室建设项目投入效益与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全面统计、核查、分析后认为,学校实验室建设效益与资源利用率总体状况一般,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实验室资源紧张,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又不高[4],同时,各二级学院、各类实验室利用率又不平衡,主要原因如下。

(1) 实验室建设项目未全面实施绩效评价,实验室资源有偿使用工作尚未开展,造成各二级学院在学校公共资源分配时不计成本,不管利用率,越多越好[3];同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项目审核、立项时把关不严,部分学院仍存在实验室小而全、重复建设、不愿开放共享的现象。

(2) 近年来,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总学时数,但实验教学时数占总教学计划比例仍较低,随着教学实验室建设不断投入,设备总值、实验室面积不断增加,而实验时数比例却没有明显增加。

(3) 实验教学仍然按班级、在规定时间统一进行的传统模式,单位时间内对实验室条件(面积、设备套数)要求较高[6];同时,没有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利用课前、课后时间使用实验室情况较少,降低了教学效果和实验室利用率[7]。

(4) 学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工作虽开展多年,但仅限于规定项目的选作,实施学分收费制后,学生不愿多选做[8],同时,受实验室资源、项目内容、指导教师等条件所限,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开放共享还不够充分[9]。

(5) 学校新建的一些专业实验室主要为专业、课程、实验服务和使用[10]。教学实验室主要为实验教学服务,支撑教师科研、社会服务的功能较薄弱,除教学使用外,闲置时间较多[11]。

(6) 现行的实验室管理与分配制度不利于调动理论、实验教师、技术人员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室利用率[12]。

2 制订与实施实验室建设绩效考核的保障措施

通过对我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效益与日常运行利用率不高原因的剖析,同时,走访省内外同类高校汲取相关的先进经验进行参考与借鉴,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的保障措施。

2.1 强化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的审核与论证工作

新申报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审核与充分论证,特别是大型仪器的可行性、必要性论证。重点建设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包括面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年授课学生数、学时数、人时数、开放实验、科技竞赛等;承担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取得专利、获得成果等;组织研发、测试、合作、共享、培训、考证等具体要求;对不符合学校建设、改革与发展需要,占用资源多、效益低下的项目不予立项。

实行项目负责人制,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验收、效益自评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所在二级学院必须组织本学院学术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审核、论证,对其建设效益负责;学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采用审核备案、组织论证等多种方式,如组织学校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核、论证,对其建设效益负责。

2.2 健全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运行机制

建立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共用平台,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制定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统筹协调对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与仪器设备进行遴选,符合共享共用条件(特别是大型仪器)附实验室与设备照片、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使用范围、操作要求、材料消耗、房间号码、联系人等信息上网登记待选,并将有关信息传达到每位老师。建立预约窗口,供有需求的师生预约使用。每年对参加开放共享的相关学院、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不断推进实验室特别是大型仪器向本学院、向全校、向相关高校、向社会开放共享,切实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益。

2.3 开展实验室与教室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工作

通过建立实验室设施条件的数据监测体系,科学规划、合理调配、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开展教室、实验室、教师工作室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特别是拓展专业实验室使用功能,通过相应改造延伸兼作专业理论教学场所,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利用率与教学效果。学校对相关符合条件的专业实验室进行遴选,确定一批专业实验室作为一体化建设的试点房源,并投入经费进行建设,目前部分一体化实验室已开展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鼓励实验室拓宽创收渠道开展对外服务工作

学校鼓励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人力资源和设备设施条件,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开拓创收渠道。主要服务内容为各类实验指导、技能培训、检验测试、分析鉴定、数据处理、对外加工、产品制作、摄影摄像、音视频、网页制作等。学校以派发实验室使用任务安排单等方式安排落实对外服务任务,以增拨教学(科研)工作量(业绩点)、或发放劳务费、或以(项目)经费核拨、或提取管理费后返还等各类方式进行收益分配,充分调动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5 全面推行实验室用房定额配置有偿使用

为提高公用房包括实验室用房的利用率,树立勤俭办学理念,按照“规模配置、分类定额、任务调节、超额有偿” 的基本原则,学校全面推行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政策。实验室用房按各二级学院实验教学、科研服务与学生规模分基础、专业、科研等类别额定各类实验室标准配置面积;实行超过标准面积逐级阶梯收费,有偿使用;低于标准缺额面积补贴的办法,加大二级学院对各类用房的自主管理权限,强化成本核算,有效调节与平衡各二级学院之间实验室配置比例,提升各类用房的使用绩效。

3 建立与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对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利用率进行科学、规范、合理地核算,强化实验室建设项目配置用房、所购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的考核工作。

(1) 实验室利用率的主要测算内容。实验室用房、常规仪器设备、大型仪器设备等的利用率。

(2) 实验室利用率的计算时段与范围。按每学年为一个统计时段,并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验室开放等4类分类统计,汇总合计。

(3) 实验室利用率的主要测算依据。①实验教学主要依据:实验教学计划包括本科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指导书)、实验项目登记卡片等;教学计划安排包括实验教学任务书、课程表、实验教学日历、实验周课表等;实施过程与结果包括实验日志、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大型仪器日常运行记录、实验成绩记分册、学生成绩登记表等。②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主要依据包括:科研项目、教研项目申报书、科研、教研项目批复文件或项目合同书、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大型仪器日常运行记录等。③社会服务主要依据包括:技术服务、对外加工、技能培训、样品检测等项目合同书或证明材料、对外服务记录、来往款凭证、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大型仪器日常运行记录。④实验室开放主要依据包括: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申报与立项批复文件、开放项目总结报告、学生科技竞赛与科技活动记录、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

(4) 实验室利用率的核算办法。①实验室用房利用率。单间直接利用率:即每学年实验学时数与实验室额定学时数的比率;单间有效利用率:即每学年实验学时数与实验室容量乘额定学时数的比率,其中,实验室容量为使用面积与生均使用面积的比率;平均直接利用率:即所有房间全学年学时数之和与所有同类房间数乘实验室额定学时数之和的比率;平均有效利用率:即所有房间全学年人时数之和与所有同类房间数乘实验室容量乘实验室额定学时数之和的比率。

实验室额定学时数为机房与语音室、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金工实习基地等分类所规定每学年基本学时数;生均使用面积标准:按上述各类别实验室额定每个学生最低使用面积。②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利用率。单件利用率:即每学年常规设备实验学时数与单件额定学时数的比率;平均利用率:即所有常规设备每学年学时数之和与所有同类设备件数乘单件额定学时数之和的比率。

单台件定额学时:按计算机与语音设备类、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设备类额定其每学年最低实验学时数。

③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利用率。单件利用率:即每学年大型设备有效机时与额定时的比率;平均利用率:即所有单件大型设备利用率之和与所有大型设备件数之和的比率。

有效机时=开机准备时间+测试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额定机时:通用设备的定额机时为1 400 h/年;专用设备的定额机时为800 h/年。对特殊大型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定实际额定值。

3.5 实验室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用

实验室用房、常规仪器设备、大型仪器设备投入与利用绩效按学年进行考核,其利用率达到60%及以上为合格;达到80%及以上为良好;达到90%及以上为优秀,利用率在60%(不含)以下为不合格。

(1) 实验室用房的利用率达到优秀的二级学院,学校今后在实验室用房调配中予以优先安排;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优秀的二级学院,学校今后在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立项。

(2) 实验室绩效考核中利用率不合格的二级学院,今后将按类不予增加实验室用房,或在项目申报中暂缓立项,对利用率不高或闲置不用的设备重新调配,特别对大型仪器进行有偿使用。

(3) 实验室绩效考核的结果反映到项目负责人工作量的核算上。按照学校工作量核算办法,根据项目投入与利用率情况,调整其当年项目验收工作量值,达到优秀的项目,工作量再上浮5%~10%;达到良好再上浮2%~3%;不合格的项目,不通过验收。

(4) 实验室绩效考核的结果反映到各学院专项绩效奖励津贴的核拨上。根据利用率情况,调整各学院该项奖励津贴核拨系数,达到优秀的学院,系数上浮10%~20%;达到良好上浮5%~10%;不合格按情况系数下浮5%~20%。

(5) 学校对项目预期建设成效进行考核,对达到或超过绩效目标的项目负责人与所在学院将在今后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立项;对未达到绩效目标的项目负责人今后将不予再申报,并按未达预期目标比率情况扣发相应绩效工资,同时,对所在学院在今后新申报按比率减少立项率。

4 结 语

通过广泛走访调研与征求意见,“浙江科技学院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与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科技学院公用房配置核算及有偿使用实施细则(试行)”(包含实验室用房)在2014年4月发文出台。实施1年多来,许多二级学院实验室通过开源节流、内部挖潜,对利用率相对较低,且仪器设备可移动的实验进行整合,集中装柜交叉使用,腾空相应实验室作为新建实验室用房或交还学校,同时,加强了新建实验室与新购大型仪器的审核与论证,并强化实验室建设效益、利用率考核结果与项目负责人和所在二级学院的年度考核、绩效奖励挂钩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了实验室日常开放共享,不断提高了实验室建设投入效益,到达了预期建设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吴春安.实验室投资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及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22-126.

[2] 江瑞忠.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59-362.

[3] 刘 燕,周金燕,王文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9-91.

[4] 阮 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4-7.

[5] 温光浩,周 勤,程 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6] 陈立君,顾凤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39-341.

[7] 毕卫民.构建多元化共享服务体系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00-102.

[8] 张 乐.仪器设备和实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方法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124-127.

[9] 蔡海燕,刘 昭.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373-375.

[10] 周合兵,杨美珠,孙 峰.开放实验室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06-107.

[11] 贾申利,杨 帅.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4-26.

[12] 徐弼军.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135-136.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ato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afeguar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CHENYe1a,ZHOULi-ping2,JIANGWen-biao1b,XUBi-jun1c,WANGDeng-ke1d

(1a.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1b. Logistic Department; 1c. School of Science; 1d. School Offi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18,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daily use of the laboratory, a serie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perfecting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roval and demonstration, improving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open sharing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s, developing a pilot project of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and classroom, encouraging laboratory broaden the revenue channels to carry out external services, implementing paid use of laboratory housing quota configuration. Laboratory investment and utilization benefit to obtain certain result.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es

2015-11-10

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 IA-c01);中国美术学院重点高校建设提升项目(201556)

陈 烨(1965-),男,浙江湖州人,学士,高级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

Tel.:15967102859,0571-85070196;E-mail:chenye6810@163.com

G 642.0

A

1006-7167(2016)08-0256-03

猜你喜欢

用房仪器设备利用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设计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