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九)
2016-12-21钱守旺
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九)
钱守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教育部国培专家,“动感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现为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课程室负责人,已出版个人教学专著三本,被教师们亲切地称为“有水平,没架子的特级教师”。
策略十七反馈及时,调控到位
教学过程是反馈与调控的过程。教育心理学上的所谓反馈,是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与此同时教师也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
1.在师生问答中获取反馈信息
师生问答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比如,一年级教学“认识时间”。一上课,教师出示钟表,问:关于钟表你们知道什么?
生1:老师,我知道钟表上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生2:老师,我知道钟表上还有12个数。
生3:老师,我知道钟表上还有很多小格。
……
说明学生对钟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2.利用黑板获取反馈信息
教师要藏身于幕后,把讲台和黑板留给学生作为讨论沟通的舞台和解题的记录板。
一位去过杜郎口中学考察的校长说:“尽管早已听说那里的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可真的身临其境,还是吃了一惊,前后的黑板均被分为八块,侧面及走廊墙面的黑板均被分为十二块,每名学生都有固定属于自己的一块小黑板,余者或以小黑板为补充,或以水泥地面为黑板,作为自己的展示空间。学生在上面默写、做题,增强了透明度,强化了竞争意识,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便于教师纵观全局,集体讲解,在第一时间反馈订正。”
我们也可以借鉴台湾的教学经验,利用小白板获取反馈信息。
3.利用手势和学生给出的选择题的答案获取反馈信息
李端红译的《教学可以很简单:高效能教师轻松教学7法》一书中介绍了美国教师的做法。
在课上,托德可能会停下来问:“到目前为止,大家对这部分知识都理解了吗?”如果学生拇指向上,则表示他们听懂了,如果有一部分不是很清楚,则拇指横着,如果完全不懂,则拇指向下。
在下课前五分钟,托德说:“好的,让我们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当他把重点概念回顾一遍后,就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下课之前,我想确定你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今天学习的内容,所以,我将让你们思考一个问题。”托德边说边在屏幕上投放了一道选择题的幻灯片。
学生把他们的名字和答案写在纸上交给了托德。当托德收集完答案,说:“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C。如果你选了A,则意味着你没有对公式进行化简,今晚回去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要记得化简。如果你选了B,则意味着你没有正确使用运算顺序,今晚做作业的时候记得复习一下运算顺序的内容,并使用我教的图解法。如果你选了D,则意味着你出现了计算错误,今晚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记得花时间检查你的作业。”
《人民教育》2014年第1期专门介绍了重庆市巴蜀小学的经验——“手势语”。教师与学生共同编制了一套“手势语”:右手掌高举表示我要发言;弯曲食指,表示我有疑问;大拇指和食指伸直,表示我要做补充;OK手势表示我赞同……这样,在课堂上,当教师提问或一个孩子完成发言时,孩子们便可以先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初步意见,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它可以表达更多层的意思,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策略十八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1.弹性预设:课堂生成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同样需要预设。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新课程强调的是弹性的而不是静态的巧设。
强调预设是弹性的,是因为这种预设不是为了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简单的认知过程,而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和适应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去捕捉、判断和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2.动态生成:教师智慧的展现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巧妙点拨,做生成性资源的引领者。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比例尺”一课时,出示了如下题目:一块长方形地,长60米,宽25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平面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图上长为(米),0.06米=6厘米;图上宽为25×(米),0.025米=2.5厘米;图上面积为:6×2.5=15(平方厘米)。
此时,一切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教师刚想进入下一个环节,一名学生却向大家展示了第二种算法。
生2:60米=6000厘米,25米=2500厘米,(平方厘米)。
这种方法一经展示,学生们便开始争论:“这种方法好像没有错误,求图上距离就用乘法计算。”“错的,得数都不一样了。比例尺的概念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他概念都搞错了。”……一时没有定论。
师:大家评一评,第二种算法有没有道理。
(片刻后,有学生举手了。)
生3:我认为这样算不对。因为(平方厘米)。画一张图纸不需要这么大。
师:数据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很好!
生4:老师,这种方法好像有错误,但又找不出错在哪里,说不出理由来。
(很多学生附和着,接着教室里一片沉寂,眼睛齐刷刷地转向教师身上。)
师:你们可以从他的算法上发现什么?请大家再思考一番,议论议论。
(一会儿,一学生站起来。)
生5:我们小组认为图上距离与图上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距离指的是长度,而面积指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而不是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第二种算法用比例尺来算面积显然是错误的。(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生6:老师,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比例尺1:1000的平方“。”就是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这名学生激动地站起来一吐为快。)
师:你大胆地进行了数学猜想。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
生7:我有好办法!(平方厘米),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写成:(6000×(平方厘米)
师:多好的一个想法,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就说明了一切,我欣赏他们的发现。
在这里,教师能够顺势生成,正视课堂中学生的多种想法,通过教师引导,展示了学生的多种思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机智筛选,做生成性资源的重组者。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找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按照预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用列表的方法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用乘法分别求出4和6的倍数,将其放入两个集合圈内,然后用课件动态演示集合圈交叉的情形,使学生明确交叉圈内的数,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即4和6的公倍数,并从中找最小公倍数12。正当教师感到按照预设讲得很成功、演示得也特别精彩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这太麻烦了!我还有不同的方法。用较大数6乘2得12,12是4的倍数,所以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放弃了预设,于是对学生们说:“这个同学讲得有一定的道理,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请同学们任意写两个数进行验证。”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正确,而且简单。通过练习,学生们用这种方法不仅会找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还会找任意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由于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事件必然在其关注的视野之内。所谓教学事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前没有预料到的生成性事件,也就是教学偶发事件。这种教学事件虽得不到传统教学规律的支持,但它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地存在着。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