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要表扬他”
2016-12-21蔡兴蓉
蔡兴蓉
“我偏要表扬他”
蔡兴蓉
原钟祥市实验中学教师,现自由教育人。湖南卫视曾谓之“癫师”。多家教育杂志专栏作者。出版畅销书《走在孩子的后面》《下辈子还教书》等。现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最近我做了一件事,结果自己启发了自己。
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总共有多少天,我们可以算一算,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么长的求学岁月里,这个孩子从未受到过任何老师的任何表扬,哪怕是一句话的表扬。可是,“我偏要表扬他”。我自己在深圳办了一份报纸,于是就把这个孩子的一篇文章几乎原文不动地刊发在上面,报纸出来后,我按这个孩子就读学校的地址寄去了二张报纸和百元稿酬。大家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没想到,这件事犹如在山谷里大喊一声,引起的“回声”将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这个孩子回家后就给远在长沙的外公外婆打电话,说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了!谁知,二老放下电话,立马购买机票,当天就飞到了深圳,以庆祝外甥的重要“成长”。
我写文章不太喜欢用感叹号,可这件事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真可谓万事开头难,那孩子“一发而不可收”。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太幸福了!”我问有什么开心的事要跟我分享?他说:“班里最漂亮的女生跟我说话了!”原来他在我这儿学的魔方起了大作用,同学们纷纷来请教他,其中就包括班级里那名最漂亮的女生。我马上意识到,对正值青春期的这个小男孩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我悄悄告诉他:别把公式一次性地都告诉了这位女生,如果一定要告诉,就先告诉个错误的……说完我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几天前我应邀到海南三亚讲了两天学,期间又听了一节班会公开课。我对这节课很不满意,因为老师在课堂上随便表扬孩子,随便批评孩子,我所说的“随便”,是指老师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没有陈述,没有感言,点点名而已,我从中根本无法看出老师的真诚;而批评孩子的时候,这位老师似乎也没有什么缘由,一切都显得比较突兀。在公开课这样的场合,我想这些受批评的孩子心理上能否承受?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将要做父亲或母亲。尤其让我心悸的,是老师让学生站起来揭发班级里的种种不良现象,我想,此时揭发的学生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而“对号入座”的学生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间日后又该怎样相处?我在研讨会上,把上述想法毫无隐瞒地讲了出来,我看到那讲课的老师低着头,好像在那里写着什么,又不由得有些愧疚,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因为道理很简单,谁让我们是吃教书育人这碗饭的呢?
研讨会后,一名青年教师对我说:“蔡老师,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还真没有想这么多呢!”
“怜惜眼前人”,是一句温暖的古话。而对我们当老师的人来说,其天职大概就是“怜惜学生”吧。
不幸的是,我们却往往并不把学生当人,有口号为证:“学会做人”。这句话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说出来,意思无非是:学生现在还不算“人”,得“学”,殊不知他在襁褓里的时候就已然是“人”了,甚至在他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是人了。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前,就会笑,会做梦,还辨识得出妈妈的声音。同样的道理,“学会生活”无非是说孩子还不配生活,得“学”。这是人话么?而且,教育的本质,不正是要给学生以完整的生活吗?
我以为,老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气魄:俯视比自己高的,仰视比自己矮的。所谓“达人以达己”,老师不妨“达生以达师”。这里的“达”,就是免于奴役,免于恐惧,免于伤害的自由舒适的心态。所以,我的体会是: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大人”。因为,只有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有健康的心理。
(责任编辑 曾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