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的思考
2016-12-20戴洋
戴洋
摘 要:援外培训是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并对援外培训工作做出系列部署。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加强援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以气象援外培训为例,梳理介绍气象援外培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概况,并从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援外培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援外培训又称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是指邀请发展中国家相应部门的官员或技术人员来华接受培训,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贯彻国家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增进国际友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0年来,援外培训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仅2010~2012年3年间,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资助了近8万名留学生来华学习、各类人员近5万人来华培训;援助领域不断扩大,在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等20多个领域为受援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援外培训成效日益显著,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出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并做出一系列部署。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非时宣布,未来3年中国将为非洲国家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2014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中国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赴华培训名额以及400个在职硕士名额,2015年启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2015年习近平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
新形势下,必须继续以正确的义利观指导,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不断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互利合作。本文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为例,介绍气象援外培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概况,并对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二、援外培训项目实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都在不断加大,不断提高气象预测报业务服务水平和人员队伍能力非常重要。气象援外培训的实施,使得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经验和实用气象业务技术,帮助他们加强气象业务服务人才培养,增强了受援国气象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概况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是气象部门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国家级基地, 2002年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以下简称WMO)区域培训中心(WMO RTC Beijing),是我国气象部门援外培训项目主体实施单位之一,具有十多年援外培训工作的经验,到2015年已累计培训境外学员超过1000名,被WMO教育培训办公室认定为其体系下近40个RTC 里最活跃中心之一,相关工作受到了WMO的充分认可。
十余年来,干部学院累计举办的几十期援外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气象领域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理念为主,培训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气象业务、业务管理和科研人员,培训时长以中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涉及领域比较丰富,班次设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课程设置也紧密围绕相关气象业务,并注重实践应用。培训项目的实施做到以相关国际标准为准绳,按“需求分析——项目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反馈”四阶段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实施,注重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形成了紧密围绕WMO高优先领域开展培训、加强合作不断强化师资、注重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扩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等亮点,致力于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气象援外培训项目实施(以GFCS培训为例)
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以下简称GFCS)援外培训为例,简述干部学院气象援外培训实施的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是WMO在2015年第17次世界气象大会确定的2016-2019年度优先重点领域之一,而能力建设是GFCS工作的落实和推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参与GFCS也是中国气象局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在中国的气候服务方面,中国气候服务系统(CFCS)既秉承GFCS原则和理念又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实施GFCS过程中,发达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也有很大期待。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相应援外培训,积极响应全球GFCS战略并推广中国的CFCS,服务全球GFCS能力建设和气候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策划:在认真学习研究WMO相关文件政策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结合以往培训中积累分析的学员培训需求,科学设计援外培训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重点突出短期援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论证。GFCS培训,课程设置瞄准WMO正在推进的气候服务岗位的胜任力标准,从气候数据管理、气候资料产品生成、气候预测、与用户沟通等五方面设置相应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了GFCS战略框架、在不同层次落实做法、五个优先业务领域的具体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相应确定了课堂讲授、实习实践、交流研讨、体验式教学等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方法,其中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并深受发展中国家学员欢迎的实习实践课时占比超过30%。
组织实施:(1)师资配备。借助于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学院内外资源优势,干部学院始终精心挑选国内外知名专家或业务科技骨干承担援外培训教学,其中不乏院士、国际著名专家,全部培训课程均采取纯英文直接授课形式。GFCS培训中,师资主要由国内的知名专家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特聘专家、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等组成,以积极宣传中国发展成就和交流推广中国气象发展经验;还先后邀请了来自WMO GFCS办公室(2位)、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法国气象局、英国气象局(2位)的官员或知名专家参与教学,以帮助学员掌握国际最新发展动态;并依托干部学院成熟的气象远程教育系统,将现代远程在线教学模式引进援外培训课堂,组织了身在日内瓦的WMO官员与学员进行在线远程同步教学直播与互动。(2)教学方式方法。遵循在职教育培训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方法,案例式、体验式、实践性教学、分享式专题研讨等适合成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得到应用。GFCS培训中,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安排了与WMO中长期气候预测专家组成员会谈、学员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其中:学员论坛,实现“学学相长”,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也促进各个国家学员间交流;考察学习,使学员实地接触和了解中国气象局各业务单位的有关情况,起到了对外宣传中国气象成就的目的;实践操作,使学员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有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师生座谈听取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改进意见已呈常态化。(3)学员管理:组建政治素养高、专业水平好、奉献精神强的工作团队,学员管理细致周到,受到学员们高度认可;同时注意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员自己学习自我管理,增加其对培训的归属感。
评估反馈:开展系统的评估工作,设计客观评价指标,从培训设计、培训方式方法、培训材料、课程内容、授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7方面,对援外培训进行定量评价,实现培训质量调查全覆盖,动态监控培训质量,持续改进教学。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援外培训工作评估报告,对年度培训基本情况、学员情况、培训质量及培训需求等方面开展分析评估。从GFCS的评估结果来看,学员对培训给予了充分认可,学员总体满意度83分,学员参训前后对培训主题(GFCS)的理解程度有了37%的提高。
(三)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援外培训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办学模式对援外培训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都提出需求,师资库建设需要继续丰富和加强;培训的优势性、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多年来,我国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通过援外培训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提升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互利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受援国对中国加强援外培训的期待也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高而越来越高。不断改进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确保受援国人员参训质量和效果、帮助其不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是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工作的关键。
(一)加强援外培训课程体系开发
班次开发和课程设置的统筹性与系统性,决定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由于短期援外培训的学员具有来源广泛、业务背景差异大、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达到较好的按需培训是很难的,因此,班次开发和课程设计的科学策划尤为重要。
首先进一步明确重点培训领域。兼顾中国气象事业整体外交需要和干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需要,综合考虑兼职师资库的实际情况、及邻近类似培训机构的优势领域,开展相关梳理分析和研究,选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打造培训特色。其次是在此前提下,有目标的建好班次布局,以保证相关领域后续培训班次设置的稳定性和优势性。第三,加强援外培训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设计应具有援外培训特点,既符合成人教育规律、适合国际学员个性特点、又围绕宣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成就的目标。相对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来说,援外培训的课程设计应更侧重于岗位需求。这方面WMO正在积极推进主要业务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应密切关注和瞄准国际标准,及时吸纳到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中。此外,教学模块设置应具有援外培训特色。
(二)加强援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者,大师也”,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这项工作势必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成为一名优秀援外培训授课师资,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或研究水平外,特别需要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最好还善于互动教学、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等等。兼职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熟悉实践应用、掌握国际前沿等优势;专职教师在教学技能掌握、完整参与教学环节等方面的优势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这两支教师队伍建设都非常必要。
针对目前援外培训中主要以学院外兼职老师为教学骨干的现状,首要的在于大力加强兼职师资库建设,继续加大师资储备,遴选和相对固定一批教学效果好的兼职教师队伍。其次是大力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整体布局,设置并逐步提高学院专职师资在相关培训中的师资配比,通过培训项目的持续稳定实施,加快培养双语专职教师队伍。此外,涉外工作的特点,使得援外培训的策划和组织管理队伍相较国内培训也面临更多的要求,对宏观把握、策划协调、奉献精神、外语水平、外事纪律与经验、应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持续培养也势在必行。
(三)加强标准和质量管理意识
做好援外培训工作,要依据培训规律,从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分析和策划开发、培训中期的方案实施、培训后期的评估反馈和工作总结等环节对培训工作进行规范,以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并紧跟现代教育培训技术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达到委托单位满意、学员派出单位满意和学员满意。
援外培训工作要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通用标准的真正接轨是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与认证意识普遍得到日益加强,例如:ISO9000系列标准得到了150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的支持,同时也成为WMO认可的国际标准(1995年新西兰气象局率先通过ISO认证,随后英、德、瑞和英等机构也通过认证);ISO10015:1999作为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专业化标准,对培训体系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我国一些电力、机械、高校等部门或组织也启动了此标准为指导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ISO29990:2010是ISO针对非正式教育培训机构新出台的一系列标准。对气象工作来说,WMO对气象水文业务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也在不断细化,WMO正在推进的主要业务人员岗位胜利力框架中也全面强调质量管理。因此,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评估工作非常必要,同时,加强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并及时应用于援外培训业务的全过程实施、不断优化业务和管理规范,也非常必要。
此外,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培训需求分析和策划,加强学员跟踪和培训后效果评估,加强开放合作,不断丰富国际交流形式……也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世界气象组织.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报告[R].WMO-No.1157,2015.
[2]范晓禹.陈建光.解读国际培训标准 构建科学培训体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肖小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大品牌班次建设力度[J].成人教育, 2009(4).
[4]陈金阳.基于需求推进气象国际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4(4).
[5]耿耿,雷雪.对援外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