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平台,让天津骨科与世界融合发展

2016-12-20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总医院脊髓骨科

秋风送爽,天朗气清;渤海之滨,群贤毕至。2016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2日,由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及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暨第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及临床创新技术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位顶级专家及1000余位代表参会,在神经修复干预手段探索包括细胞治疗、纳米技术与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细胞活性因子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本学科当今世界最前沿水平。

据了解,本次大会由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候任主席、转化医学主席,长江学者,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主委,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兼腰椎膝关节专业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主任冯世庆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本次大会闭幕后,本刊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脊柱脊髓专业及骨科领域诸多热点话题及天津地区骨科学科发展和本次会议的举办情况,独家专访了冯世庆教授。

国内外专家学者纵论脊髓损伤

谈及本次大会的举办情况,冯世庆教授首先介绍说:“自2014年举办了第一届之后,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及临床创新技术大会。以往都是以专题报告、研究生论文比赛等的形式促进行业交流,以图学习共进;而今年的第三届大会,适逢第九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中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学组年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同期举行,本着勤俭办会、深入广泛交流的宗旨,我们将几个会议合在一起举办,所以会议规模要更胜往年;特别是众多国际专家的到来,也使本次大会成了世界级的学术盛会。在会议组织形式上,除了专题报告,本次大会还开展了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培训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脊柱微创培训班、学术专题研讨会以及神经修复青年论坛等活动。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新技术以及转化医学的研究进展,都在本次大会上得到了广泛展示和汇报。”

冯世庆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固本创新”,与会专家围绕脊柱脊髓损伤研究、细胞移植技术及临床应用、神经修复机制,特别是临床创新技术及转化医学等专题,由来自国内外多位脊柱脊髓损伤及神经修复领域顶级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以期促进国内外学者交流并推动国内相关研究发展。

神经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神经修复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结构再生、重塑、修复和神经功能重建的新兴学科,目的是促使神经损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能够得到神经功能的恢复。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为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从事神经修复工作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加大相应基础理论的研究力度,改进和完善干预策略,提高神经功能修复有效程度,促进基础理论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冯世庆教授说:“为了更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本次会议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芬兰、澳大利亚、约旦、波兰、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瑞典、印度、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伊朗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学者,莅津进行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位顶级专家及1000余位代表围绕神经修复学领域新进展进行深层次探讨,内容涉及小儿、老年、创伤、疼痛、精神等神经修复学分支,神经修复干预手段探索包括细胞治疗、纳米技术与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细胞活性因子等,集中体现了本学科在当今世界的最前沿水平。此外,我们还有幸请到12位截瘫患者与脊柱脊髓损伤及神经修复学专家面对面交流,以加深认识,促进相关研究及治疗策略的发展。这12位‘特殊嘉宾的出席,既彰显了本届会议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患者对学科发展和突破的热切期盼,这无疑也对与会专家学者尽早在相关领域取得研究成果释放出一种无形的压力。总而言之,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国内外骨科学界呈现了一场充实新颖、精彩纷呈的世界级学术盛宴!”

冯世庆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脊髓损伤是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重点。为了规范临床工作,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研讨的基础上,本次大会还制定出了《神经修复临床细胞治疗指南》和《脊髓损伤神经修复临床治疗指南》;这是在中国制定的相关标准基础上,由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和中国神经修复学会联合修改制定的国际标准,是中国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的典型代表,标志着中国骨科已经真正与国际骨科学界融合、接轨。”

冯世庆教授接着说:“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决定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规范治疗,不规范的治疗容易加重、继发损伤,所以这次我们制定的指南非常有必要。细胞移植技术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远的将来,即可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自身干细胞移植、晚期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治疗没有排异反应,很可能能帮助脊髓损伤的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脑运动功能控制探索、胶原蛋白支架应用、神经性疼痛细胞治疗等临床研究反映了本领域的最新成就。”

在本次大会的患者教育单元,冯世庆教授指出,社会公众对骨科疾病的认识误区普遍较多。以腰背痛为例,腰背痛是一种症状,大多数急性和慢性腰背痛不管是否治疗都会自然缓解,所以,腰背痛应在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因此,在本次大会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展现了雄厚的实力,如脊柱外科微创精准治疗3天出院;关节外科3D打印和手术导航系统使手术更精准、高效。在不久的将来,3D打印及手术导航系统将为骨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谈及这个学术盛会未来的规划,冯世庆教授透露:“今年是第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及临床创新技术大会,将来的第四届、第五届以及之后的每一届,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心举办,希望为全市乃至全国脊柱脊髓损伤、神经修复以及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后的会议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邀请全国以及国际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更加注重年轻医生学者的培养与展示,毕竟他们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针对一些临床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我们还将与各位同道结合已有的研究和技术,商议探讨并尝试达成一定的共识或指南,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诊治方案。”

丰厚底蕴,

是天津骨科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提及大会对于天津地区骨科学科发展的影响,做为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主委、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兼腰椎膝关节专业组组长,冯世庆教授坦言:“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天津召开,必将有效带动天津地区骨科学术的飞速发展。”

接下来冯世庆教授介绍说:“天津的骨科学开展较早,众多前辈学者为我们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与底蕴,但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科学及医疗环境下,推广交流、加深认识、与时俱进已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阶梯与动力。大会组委会希望本次世界级的学术会议能够真正为天津地区的骨科同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并与国际专家切磋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改善的方面,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都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以期推动全市乃至全国骨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冯世庆教授曾先后在山西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完成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学习,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分别在日本Nobuhara医院骨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Flinders 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澳大利亚伊丽莎白女皇医院、美国Rutgers大学神经研究中心学习。

在个人学术领域,冯世庆教授擅长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尤其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关节镜下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等的微创手术治疗。因此,谈及专业领域的话题,冯世庆教授剖析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可供我们选择。科学合理地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的风险。不懈努力地不断学习新技术,既是我们骨科人的精神,也是整个骨科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包括我们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在内的全市骨科同道都相继开展了微创手术等先进诊疗技术。以我所在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为例,近年来我们相继引进并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PLIF、TLIF以及目前较为先进的OLIF等腰椎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弯等病症,这些微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也缩短了患者的恢复周期,往往术后3天患者即可下地,1周即可出院。关节方面微创膝关节置换,以及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进行半月板修补成形术、交叉韧带重建术等治疗运动损伤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这些可以说都是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成果与动力。”

并驾齐驱,

学科建设医教研共同发展

据记者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作为当地最早的三甲医院,也肩负着当地乃至全国医学的科研、教学、医疗的重任。作为该医院骨科的带头人,冯世庆教授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造诣和临床经验。在随后的采访中,冯世庆教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介绍了该院骨外科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科室的发展规划和设想。他首先介绍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创建于19世纪50年代,历经刘润田、郭世绂、刘松年、张义修、王沛、马信龙等几代骨科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逐步发展至开放床位147张,拥有脊柱、关节、创伤与骨肿瘤三个病区,10个亚专业组的完备的骨科建制,并逐渐形成以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为重点,以创伤外科为基础,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主任医师1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6名,技术人员4名,护理人员45名,组建成为一支人员配置均衡而又朝气蓬勃的医疗团队。近年来科室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脊柱、关节、创伤和肿瘤等高难度手术,特别是脊柱疾患、脊髓损伤、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承担国家级等课题6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包括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技术成果。

冯世庆教授感慨地说:“我们医院的骨科历经60余载的传承,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不断发展,不仅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医疗、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各方面也确实都有所收获。作为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天津医科大学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的同时,近年来还被评为‘天津市脊柱脊髓研究创新团队以及‘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除了医疗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展,科研方面无论是科研立项还是学术文章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这也与我们注重团队建设、特别是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冯世庆教授详细介绍说:在临床医疗方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高、难、新的国内外领先水平手术,其中脊柱外科方向开展了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直视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手术等;关节外科方向开展了微创膝关节置换和髋膝关节翻修手术,膝关节镜下修复交叉韧带损伤等;创伤骨科开展了骨盆髋臼骨折、肢体延长等一系列手术项目。

在科研方面,该院骨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不同级别科研课题60余项,年科研经费平均达100万元左右,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的学科论文300多篇,获得包括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技术成果。出版专著11部和参编多部著作。目前科室的主要科研方向,一是脊柱疾患的病理解剖及其临床特征;二是急慢性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三是生物力学研究;四是组织工程修复骨科疾患。

在教学方面,该院骨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在读博士生12名,在读硕士生60名。目前承担着大学本科、七年制、留学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由冯世庆教授本人发起的“创新杯”七年制骨科讲课比赛,突出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在教学改革中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总医院骨科自开设进修学习班至今,已为全国骨科专业培养了近2000名优秀的骨科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该院骨科通过对一批年轻医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总医院骨科及其学术带头人在本市及全国的科研学术地位。目前骨科有国务院特贴专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各1名,校级和院级新世纪人才各3名。目前已输送多名学术骨干先后到美国、芬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医院和研究所学习,并每年选派优秀人才到具备专业特色国内一流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采访到最后,冯世庆教授表示:“在继承历史的同时,在今后的发展和建设中,我们将秉承‘顺应发展序贯培养的理念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同时秉承安全有效、创新发展的医疗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理念,把握机遇,扩大交流,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骨科的发展,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发展,为天津医科大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周到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冯世庆,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行政主任,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中组部特殊支持“万人计划”人才称号,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委,天津骨科医师协会会长。

猜你喜欢

总医院脊髓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菲律宾总医院院长黎亚士比接种新冠疫苗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新手术为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希望
本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