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应用的障碍及对策
2016-12-20庞佳丽朱海波
庞佳丽+朱海波
摘要:BIM 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合同管理风险,便于参与方信息共享,实现合同动态管理。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国内建筑业的可行性,探讨BIM在建设合同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障碍,并为BIM的推广应用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Abstract: BIM is a new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the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contract management, making it easy to share information for participates, and achieve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con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main obstacles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of BI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M.
关键词:BIM;合同管理;障碍
Key words: BIM;contract management;ob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79-02
0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兼具项目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该模型能够为项目从概念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共享信息资源。一个项目中,BIM代表信息的管理;对于参与方,BIM是一种项目交付的协同过程;而设计方,建筑信息模型能够集成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面临新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BIM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作为“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因此,针对国内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实施建议,促进BIM的发展和进步,在现阶段是工程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1 BIM技术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利用,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模式,实现对工程合同的管理。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参数信息的有效把握,实现对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
1.1 便于工程信息的共享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设计众多部门单位,工程合同信息的输入输出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阻碍了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导致“信息孤岛”。BIM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共享与转换,通过建立一个BIM建筑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成广联达、Tekla、MagiCAD、Revit等BIM工具软件建立的模型,以及Projec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数据,和各个参与方自身软件进行数据接口,因此,合同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合同有关的信息,并且,该数据会随着原始数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数据能及时更新,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降低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
建筑工程中引用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产生跟踪和预测作用。传统的合同风险分配采用的是可预见性风险分配原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双方对风险事件的偏好和能力问题,无法理性有效的合理分配风险,那么就很难实现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的目标。BIM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在信息的掌控和资源的分配方面逐步得到提高,即时获取有效的资源,并且通过完善各方面资源,不断加强对风险的处理,促进各参与方的利益平等。
1.3 实现工程合同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采集和处理,还要在综合所有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作出预测和判断,帮助决策者做好规划。BIM技术利用3D可视化表达、4D的时间、5D效果和多维的功能表现,对项目进行实物控制和精准控制,增加合同管理者对项目的掌控,从而减少工程变更。
1.4 优化工程合同条款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工程管理的BIM标准,都是以附件的形式在合同条款中作出补充,以描述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因此,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业主对项目进行管理,有效应对在BIM项目应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工程合同管理中进行仿真模拟,在对项目进行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制定责任明确、各种方案优化的合同条款。
2 BIM技术在合同管理应用上的障碍
2.1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
由于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工程合同管理文件,项目的各个阶段缺乏针对BIM应用的标准合同语言,这也是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全面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相比,BIM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各参与方没有完善的一套BIM管理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基于传统的工程合同文本无法做到对BIM技术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和相应的合同条款的规定。要解决BIM在国内应用的障碍,必须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BIM标准化工程合同管理体制。
2.2 缺少统筹管理,BIM应用遭遇“协同”困境
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多方参与协调、沟通管理复杂,BIM在国内项目应用过程中缺少协同设计,项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及参与方信息缺少统筹管理。BIM相关软件涉及不同专业,因此,BIM为协同设计提供了新的平台,而是否对项目进行项目协同设计,对能否充分实现BIM的价值至关重要。
2.3 专业的技术人才匮乏
建设工程合同的制定和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的,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特性,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来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当前应用BIM的建设项目中,从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都不是专业的BIM技术人员,不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这种情况往往会不利于项目的进展。
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实施建议
3.1 建立全国统一的BIM标准和合同范本
面对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应根据国情制定出适应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体制,建立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国外,美国所使用的BIM标准包括NBIMS、COBIE、IFC标准等,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目的是为利益双方带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BIM标准,在传统建筑合同的基础上以附件的形式阐述BIM。
3.2 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参与方的责任划分
在项目准备阶段,应在合同条款中合理划分各个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首先,明确各参与方相应信息提交的要求,包括提交信息的方式,纸质的还是电子化提交;说明提交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创建者;注明信息是否能被修改。其次,确保各方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同时设置有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责任条款,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条款,并对信息保密。
3.3 国家应大力培养BIM技术人才
由于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建筑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而BIM技术涉及学科较多,对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可增设BIM技术的专业方向,大力培养BIM技术专门人才;建筑企业也应加大BIM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BIM软件商也要大力开展BIM的商业培训;政府更应该积极引导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提供环境支持。
4 总结
BIM技术正在引领建筑行业的巨大变革,基于国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制定相应的BIM工程合同管理体制是目前首要的任务。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是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能够结合BIM技术,与项目的各个阶段关联,确保各个阶段顺利实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传统工程合同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效用和价值。然而,BIM技术在中国还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加之BIM相关标准还未规范化,运用起来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障碍逐步被解决,其在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发展会更加广泛,将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设项目的运作效率,有力推动BIM在中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何关培.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滕飞,宿辉.基于BIM标准的工程合同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2(07):46-48.
[4]张云颜.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