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模式与地理教学的调查与探讨

2016-12-20颜明辉

求知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导学案学习教学

颜明辉

摘 要: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现状,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引路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本文在对导学案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导学案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学习

导学案,既包含了教师“引导”,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它不是单纯的讲,也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之“案”,是在“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上形成的。

导学案大致应包括如下环节:①教学目标;②教学重难点;③预习;④知识探究;⑤课堂测试;⑥小结等环节。

一、导学案与教案

教案是有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案本,重点从教师怎么教,教什么的角度出发,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主体的,此过程并不需要学生的参与。而导学案则是在预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并完成预定的一系列任务的活动方案。

二、导学案调查与分析

1.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导学案的一个特点,当下的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增加和参与实践并从中学习的意愿”,导学案可以看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仪”,通过以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把问题作为知识的桥梁,将需要学习的内容以知识结构的方式组合呈现,让学生学会独立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分析综合、整理归纳。通过调查发现原先能自主学习地理的学生不到学生总数38%,使用地理导学案之后能自主学习的学生达73%,能自主学习的学生的比例有效提高。

2.导学案与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改善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调查得出:觉得导学案对学习预习有帮助的学生有81%,可看出导学案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另外学生中能按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有78%。他们的预习习惯较之原来有明显改善,学生经过导学案内容的指导,总体学习习惯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3.导学案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调查分析发现认为自己学习效率、学习能力进步的学生有83%;听课效率提高的有71%。导学案让学生读教材,边浏览边思考,带着思维进行阅读,更有目标性。学生在解惑中学习,在学习中解惑,敢于思考,敢于向难题提出挑战,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增强。

4.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指路”

分析显示:觉得通过导学案学生对所学内容更为明确,知识脉络更为清晰的占68%,导学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寻找并筛选有用的信息,在相关问题的指引下逐步学会归纳整理,理解本节知识脉络,为学生学习知识指明道路。

5.导学案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导学案立足教与学的统一,关注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获得”,可望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分离,有助于促进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课堂原来的先教后学变成现在的先学后教。学生中喜欢加入导学案教学的已占72%。实践证明学生在高效的学案指导下上课更能主动跟上老师的节奏。

三、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进行学案导学时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设计导学案时,不能都是简单的通过阅读课本就可以很直接找到答案。可以参考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把若干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逐步呈现,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恰当的锻炼。

学习目标应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学习目标不能太多,数量以3~4个为宜,设置简单明了的目标,准确使用关键的行为动词,如,“指出”“识记”“对比”“描述”,等等。

在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方面,可让学生尝试完成学案小结,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总结结果的反馈,加以修正和完善,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及时对自己学习过程存在问题进行反思,提高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2]王益辉.“导学案 ”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11.

猜你喜欢

导学案学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