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方法

2016-12-20王军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范式古诗诗歌

王军吉

内容摘要:古诗的独特韵味决定着其教学的价值。为了解决当今中职学校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重新定位古诗教学的目标,重新构建古诗歌教学体系,提供古诗教学范式。

关健词:中职 古诗 积累 策略

一.重新确定诗歌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这种表述中,我们发现它为我们诗歌教学的目标的重新确定指引了方向。传统的诗歌教学总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意味,教师也总是在诗歌或者诗人的经历中来寻找对学生进行说教的素材。可以说这是脱离了诗歌教学的本质的。而我们现今的诗歌教学应回归到其文学性方面,回归到其审美鉴赏性上来。我们诗歌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审美教育。

二.构建诗歌教学的新体系

1.重组诗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选择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的选择所要教的内容。同时,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可采取交互阅读的方式,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扩展性阅读的方式来重组。并且,教学内容不必局限与教科书,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的文本材料的掌握下,来自如的形成一套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一文的“前言”就开宗明义,批评以书本为中心,以强制学习和记忆背诵为手段,以获取书本知识为目的的狭义的教学方法。同时,他积极提倡实行以社会生活为中心,以扩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手段,以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良好习惯、态度和生活能力为目的的广义教学方法。对于诗歌教学,我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合理的、科学的。就像克伯屈所言,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教师一人主导的“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体感受。让他们在和谐、轻松、民主的氛围下学习。

3.合理编排教材。按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按学生心理、经验和能力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使教材心理化综合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尽量使使用的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录取各个流派,各个思潮,各个时期的作品。在学生在整体感知下,对诗歌的发展以及诗歌的价值有总体的认识。

4.延伸诗歌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外,组织读诗兴趣小组、朗诵会、诗社等。兴趣是学习的最大的助手。教师可以把课堂的诗歌教学扩展到课外,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实际中能真正的创作诗歌,欣赏诗歌。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运用这样的形式,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积极探索诗歌教学范式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复杂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对于教学范式的分类,陈晓端总结如下:艺术范式,科学范式,技能范式,反思范式和系统范式。面对这多元化的教学范式,我们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又该积极地去探索怎样的适合我们诗歌教学现状的范式呢?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而我们积极探索诗歌教学的范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诗歌教学也需要有着可以模仿的范本,需要科学的规范和原则。

诗歌教学是一种多元复合范式的活动,我们不可能运用单一的观点来解决诗歌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应该坚持用多种视角对教学进行整体把握,以便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情感和美感,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有规律的教学活动过程,从反思的角度去检讨教学理论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教授是从整个教学系统来谈教学范式的,而非从诗歌具体的范式研究来剖析的。但是,他的观点则是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来引导我们进行诗歌教学范式的探索。正如贝塞特所说:“教学范式的作用就好像一系列教学透镜或教学信仰,它可以用来过滤或支配人们的主观意向和实际行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策略研究》(GS[2016]GHB1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范式古诗诗歌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