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专业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校企合作与转型发展的教学实践探索

2016-12-20◎高

参花(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版式校企专业

◎高 阳

视觉传达专业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校企合作与转型发展的教学实践探索

◎高 阳

本文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从多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法与项目的特色与创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视觉传达 校企合作 教学实践 “工作室”制

一、引言

视觉传达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建立在校企合作机制基础上的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和实践性分离,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实际设计项目和专业教学结合,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校企双赢,带动专业整体提升,促进艺术设计行业协调发展。

(一)目的与意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视觉传达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这一专业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所以,专业化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还需要加强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

其中,《文字与版式设计》是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专业的教学中是主要的环节之一。几乎本专业所有专业课中无不包含着文字与版式设计的环节,所以能否为该课程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直接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传统文字与版式设计的课程教学主要以各种编排形式训练为主,通常是老师将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为学生布置特定的训练内容即作业和要求,学生们按照规范去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多是老师自行设定和虚拟的,甚至不具有主题方向,而如此的实践环节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与社会需求脱节,不符合岗位实际需要,学生的自由设计作品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适应设计师角色。因此,将课程的实践环节加以改变和调整,结合真实的企业项目进行实践,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不仅仅是在学习,而是要作为一名设计师去完成一项工作,以设计师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潜移默化地完成角色转换,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参与性与团队精神。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提前感受了实际工作中的各项要求,为就业做好准备。

(二)项目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真实的业务环境中提高平面设计岗位的职业素养。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班”,学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实战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在课程中,根据企业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细化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在教师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工作环境里,感受职业内涵,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积累,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项目实施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教学实践探索及改革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项目的具体实施办法主要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室”轮转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为基础,将其融入到视觉传达各个专业领域的实战案例中。

(一) 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雾霾天气是我国粗放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我国必须实施绿色GDP的核算才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立“工作室”制专门领导小组。

制定“工作室”制实施办法。

制定“工作室”制学生教学及纪律管理制度。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组织教师、学生介绍工作室的宗旨和意义。

(二) 启动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学生申报工作室,按照每一学年40名学生计算,教师设立摊位,学生选择工作室(包括包装工作室、平面广告工作室、VI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平均每个工作室可容纳4-5个学生,每个月轮换工作室。这样每个学生均有不同小专业领域的锻炼。工作室可根据企业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细化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在教师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积极参与客户沟通环节,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最终确定出客户满意的方案。

(三) 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1月)

“工作室”展开工作。承揽企业设计项目,小组讨论商讨方案。

学院“工作室”小组定期检查“工作室”进度及成果。

定期举行“工作室”成果汇报展。

(四) 项目成果展示

定期举行的项目成果展示(部分)

标识设计,如图1:

图1:13级视传1班李天宇同学为各大公司设计的标识方案

宣传册设计,如图2:

图2:13级视传2班齐同同为鞍山君申达工矿有限公司设计的宣传册方案

广告设计,如图3:

图3:13级视传1班李雪娇同学为沈阳红十字会机构设计的宣传招贴;13级视传2班马冠军同学为沈阳旗宝汽配商行设计的杂志平面广告等

三、项目的特色与创新

(一)“工作室”制度教学模式改革活动的进行,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纵向改革和横向改革要密切配合,在不断丰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理清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其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在实践教学中,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课堂练习、课题实践以及校企合作工作室实训。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工作室”制的作用,就像对待正式员工一样,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这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工作室”制的作用,工作室的教师必须来自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其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充分整合学校与社会优秀人才资源,形成更合理的师资队伍。将社会的专业人才资源利用起来,采用灵活的授课模式,打破了教师常规的上课内容和地点的限制,授课空间更加灵活。

四、发展趋势及展望

校企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得到实践的验证。其一,这一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由。实践教学效果会对导师的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会成为后续学生进行导师选择的重要参考,从而形成了导师之间竞争的良性循环,对促进整体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二,工作室制度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工作室制全面改变了以往学生常规上课的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室的专业研究方向,从兴趣出发,满足更多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并且,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即在应用中学习的授课特点更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的专业价值有所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三,工作室制优化了学院的教学体系。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给未来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对学院的整个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起到了优化教学体系的作用。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后续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为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非常值得推广。

[1]袁虹,张丽.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06).

[2]李元春.技术的进步与技能结构的转换——来自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证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02).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英]安布罗斯·哈里斯,杨文俐.创意设计元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本文系2016沈阳大学转型发展专项研究项目立项结题论文。

(责任编辑 刘冬杨)

高阳,女,硕士研究生,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版式校企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