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挤压法重质纯碱生产系统改造

2016-12-20韩庆龙张光明

纯碱工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筛网振动筛筛分

韩庆龙,张光明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305)



挤压法重质纯碱生产系统改造

韩庆龙,张光明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305)

对现有挤压法生产重质纯碱工艺流程进行查定分析,查找制约挤压系统产量因素,提出对筛分系统进行改进,达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挤压系统生产能力的目的。

挤压法;重质纯碱;破碎;筛分

1 挤压法生产重质纯碱原理

挤压法生产重质纯碱是一种以机械作用改变物料物理性能的方法。它是以凉碱后70~110 ℃的轻质纯碱为原料,在辊式挤压机中于15~25 MPa的压力下排出轻灰内的空气,将碱粉增密压成均匀的薄片,然后经破碎筛分处理,将大颗粒和细粉返回挤压机重新挤压,并将粒度在0.1~1.18 mm的物料作为重质纯碱送包装工序,其堆积密度>0.9 t/m3。

2 工艺流程及现状

挤压工序是将轻质纯碱经过挤压机挤压增密,形成压饼,压饼经多级破碎后,成为粗细不均的块状重质纯碱,得到半成品。半成品分配给能够控制半成品输送量的四条计量皮带机,多余的物料返回半成品刮板或挤压机料斗。计量皮带上的半成品均匀进入一级辊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后,落至下方的双层电磁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后中间部分物料作为成品取走,送入1#成品皮带机,筛下细粉经过细粉螺旋返回料仓。筛上粗料经螺旋输送机、计量皮带进入二级辊式破碎机、振动筛进行二级筛分处理。经过二级筛分后得到的成品重灰进入2#成品皮带,与皮带的合格重灰一起经重灰刮板机送至成品车间进行包装。筛下细粉及筛上粗料进入挤压机料斗进行再次挤压。但是,由于设备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工艺流程复杂,现有的破碎筛分系统处理能力远小于原设计能力,且由于进口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较高,为提高生产能力,对破碎筛分系统进行国产化优化改造迫在眉睫,从而缩短工艺流程,简化操作,并且进一步的提高破碎筛分系统的处理能力。

3 制约挤压系统产量原因分析

对挤压工序破碎及筛分系统取样分析,实际数据如表1。

在现挤压机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班产90 t左右),分析上表可看出:1#、4#一级破碎效果不太理想,大颗粒物料较多,相应1#、4#振动筛成品负荷小,试验数据不能证明其筛分能力。在提高挤压机进料量时(班产110 t左右),1#、4#振动筛负荷增大,现场观察1#、4#筛振动筛分效果差,现生产中,1#、4#振动筛进料量分别约为6~7 t/h。3#破碎机破碎效果尚可,振动筛振动头全部为进口振动头,筛分效果也较好,振动筛进料量约为8 t/h。

5#破碎机破碎效果好,成品含量高,其筛分效果不理想,粗料含50%以上成品进入系统重新循环,影响产品产量,5#振动筛收集处理的为1#筛上经5#破碎后的颗粒,处理量约为4 t/h。6#破碎机破碎效果差于5#破碎机,破碎后大颗粒多,使得6#振动筛筛上物料偏多,导致产量低。6#振动筛收集处理的为3#、4#筛上经6#破碎后的颗粒,处理量约为6 t/h。

分析结论:

1)辊间距不可调导致破碎效果不理想造成1.18 mm筛上大粒多,系统循环量大,导致生产产量偏低。

2)振动筛筛分效果受筛网松紧度、振动头振动及振动臂传振效果、筛网通透性等影响,处理能力不足。

表1 挤压工序破碎及筛分系统取样分析

4 滚筒转筛试验

4.1 试验目的

1)通过模拟试验,测试滚筒筛处理挤压法重灰的筛分效果。

2)测定适当的线速度范围。

3)为下一步的转筛设计与制造提供依据。

4.2 试验用品

1)挤压法5#、6#破碎机出料物料约2.0 t。

2)试验模拟滚筒筛一台,筛网选择0.18 mm孔径,筛分能力约1 t/h,转筛电机配备变频调节器。

3)粒度分析筛、松比重分析仪器等。

4.3 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

1)在试验前,观察确认筛网状态良好,无堵塞、孔洞。

2)关闭进料料斗下插板。

3)开启试验转筛,确认转筛及进料转向正确。

4)向小料仓内加碱,并逐渐用进料插板调整转筛进料量,避免物料从进料端直接串入筛下细料。

5)每隔半小时取筛上粗料及筛下细料留样,以备进行筛分效果分析;同时观察物料通过筛网的状况,细料筛出量由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减少。

6)每隔一小时停止加料,停止转筛运行,观察筛网情况,拍照记录。

7)按照上述试验过程首先将2 t物料进行第一遍筛分,筛分结束后,分别对粗料、细料称重,筛下细料约230 kg(0.18 mm筛下,约占10%)。

8)将细料与筛上粗料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继续按照上述试验过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观察筛分效果仍然较好,筛网网孔几乎没有堵塞,停筛观察筛网也没有堵塞。

9)调整转筛变频,提高或降低转筛筛网运行线速度,根据筛下细料出料情况看,线速度过高或者过低后,筛分效果均会变差。

4.4 试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1)试验数据

根据上述试验过程取样,使用顶击式标准振动筛进行样品分析,得出结果如表2。

2)试验结果分析

5#、6#破碎机下所取的原料样品经过试验转筛筛分后,对筛上物料进行分析,其中0.18 mm筛上平均含量约为98.88%,0.18 mm筛下物约为1.12%,0.1 mm筛下物约为0.56%,与进料样品相比,筛分效果良好;原料进行筛分后,0.1 mm以下物料含量约为0.56%,能够达到挤压法产品粒度标准0.1 mm筛下小于5%的要求;将第一遍筛分后的筛上、筛下物料按照1:1进行混合,所得混合物料经过试验筛进行筛分,对筛上物料进行分析,其中0.18 mm筛上平均含量约为99.03%,0.18 mm筛下物约为0.97%,0.1 mm筛下物约为0.43%,与进料相比,筛分效果较好;试验滚筒筛进料中0.18 mm筛下细料组分增大至50%后,对筛分效果几乎没有影响,现场观察筛网时,没有堵网眼的现象;滚筒筛筛分后,不影响挤压法重灰的粒度与松比重。

表2 5#、6#破碎样品经试验筛后对筛上物料分析数据

表3 将筛下料及筛上物料按1∶1混合筛分后对筛上物料分析数据

4.5 试验结论

通过对5#、6#破碎后物料进行滚筒筛筛分试验过程以及筛分试验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可以利用滚筒筛对挤压法破碎后物料进行筛除细料的筛分,且筛分后不会影响挤压产品质量;试验用六棱滚筒筛各个筛网面外形为梯形面,表面积为(0.2+0.25)×0.94×0.5×6=1.269 m2,处理能力约为1 t/h,若按比例放大后,可以选用20 t/h的滚筒筛进行布置,筛分处理能力提高后可以减少循环量,提高成品产量10~15 t/班。

2)因细料筛分时选用筛分为0.18 mm的孔径,筛网强度较低,故需要设计进料绞龙,进行进料输送并分布,以减缓直接进料对筛网的冲击,导致筛网变形或破损。

3)筛网设计制造时需要设计便于拆装的模式,以便筛网更换及长周期停车时筛网的清洁。

4)进料绞龙与转筛轴设计为两段,便于调整绞龙的进料量,同时便于绞龙的检修、更换。

5 改造方案

1)将1#~4#振动筛拆除,用两台国产滚筒筛替代;将5#、6#振动筛拆除,用一台国产滚筒筛替代。

2)用两套刮板机将1#~4#破碎后物料分别送至两台滚筒筛,进行粗料筛分。

3)粗料筛分后,筛上粗料经原5#、6#破碎后由刮板机经溜管送至一楼半成品刮板。

4)将六楼滚筒筛筛下半成品送往五楼滚筒筛筛除0.18 mm筛下物,细粉经溜管分别送至大料仓、小料仓;筛上成品经四层新增成品刮板送往成品包装。

改造完成后,系统增加两套刮板机、三台滚筒筛,减少六台振动筛,系统电耗变化较小,更换转筛后,系统筛分处理能力提高可以减少循环量,提高成品产量10~15 t/班。

TQ114.16

B

1005-8370(2016)02-34-03

2015-06-24

韩庆龙,河北工业大学毕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任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工艺技术员。

猜你喜欢

筛网振动筛筛分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混凝土掺合料回收装置
玉钢烧结整粒筛分系统设备改造
一种橡胶混炼机用供胶机构
昆钢2500m3高炉槽下筛分管理技术进步
一种橡胶母粒风冷振动筛
平动椭圆振动筛动态应力分析及改进
延长干式球磨机外筛网使用寿命的方法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复合振动筛的仿真分析
大型振动筛加强梁动态受力分析和寿命预测
浅谈筛网在面粉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