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制干辣椒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2016-12-20杨光彬

新疆农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干辣椒滴水苗期

杨光彬

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831503

浅谈制干辣椒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杨光彬

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831503

该文从土地选择与准备、选种与种子处理、整地与播种、早滴出苗水、田间管理、采收与晾晒、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制干辣椒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为大田制干辣椒种植户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制干辣椒;滴灌水肥;高产栽培;技术

大田辣椒种植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在加快带动阜康地区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在南北疆其他地区作用逐渐突显。辣椒作为蔬菜,供人们直接食用的同时,已被农业科研产业企业作为一个新型项目,在全疆、全国已逐步开始做大做强。制干辣椒系列品种如:红安6号、新椒4号、美国红、2011线辣椒等,作为提取红色素和制酱食品的原材料,已被重新确定了其地位和价值,市场前景尤为明显。本技术规程从种到收,采用覆膜滴灌、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标准化模式化种植、管理,具有防病、抗病、省工省事、经济实用等优点,起到了节水、节能、节肥、增产、提高肥料和土地利用率等作用,从而实现了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1 土地选择与准备

前茬以小麦、瓜类、棉花、豆类作物为好,不宜选用的前茬:甜菜、番茄、辣椒。选择有机质含量2%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0.5%、肥力中上等的排水量良好的沙壤土、壤土或轻黏土地为好,栽培中忌土壤积水或干燥,忌连作,选用3~5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上年最好做好秋耕、秋施肥工作,土地耕翻前施入尿素10 kg/666.7m2、磷酸二铵25 kg/666.7m2、硫酸钾15 kg/666.7m2。

2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密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早熟品种。线椒品种有新椒4号、红安4号、红安6号、红安8号、2001线辣椒、美国红、新丰线椒等;板椒品种有韩光312、美国红、金塔等。主推品种为红安六号。品种来源,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公司。目前线椒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占该类型辣椒种植面积的80%以上。该品种为矮秧自封顶,株高60 cm左右,株幅20~30 cm,侧枝分生能力强,第一花着生节位12~13节,坐果集中,座果能力强,果实多簇生,果长15~16 cm,粗1.3 cm左右,单株座果数30~40个,青果绿色顺直,成熟果深红色,果实成品率高。该品种早熟,生育期130 d左右,适应性强,在生产中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病和抗疫病能力。该品种前期苗势较弱,进入开花座果期后生长迅速,座果集中,果实膨大速度快,抗逆性强。鲜椒平均产量2 200 kg/666.7m2以上,高产田产量达3 000 kg/666.7m2以上,干椒产量在420 kg/666.7m2以上,最高产量可达800 kg/666.7m2以上。优点:早熟,色价高,辣味适中,丰产稳产、抗病能力强。

播种前辣椒种子应在45~50℃温水中浸泡30 min后晾干,或用种子重量0.3%的敌克松、多菌灵拌种。

3 整地与播种

要求种植户在播种前及早对未秋翻地块进行春翻,采用钉齿耙或旋耕机对角耙整地,深度6~8 cm,上松下实,达到“齐、平、松、碎、净、”五字标准。当膜下5 cm地温通过15℃,土地表层化冻8 cm左右时即可播种。因辣椒种子小,吸水膨胀缓慢,不易烂种,一般应适期早播。适宜的播种期:北疆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即可开始铺膜播种,4月中旬至下旬结束。铺膜播种前,用96%的金都尔乳油60~70 mL/666.7m2或喷禾耐斯80 g/ 666.7m2等,兑水30~40 kg/666.7m2,均匀喷雾于地表,要求喷雾时不重不漏,喷后再浅耙3~5 cm,进行土壤封闭,抑制苗期杂草的滋生。若能间隔2~3 d再播种效果更好。

前期未施肥的可按前述的施肥量带施底肥播种。种植模式采用机械平铺直播,铺设滴灌带、铺膜、施肥及播种同时进行作业。播种方法采用机械干播湿出法。播种方式采用精量或半精量膜上滚筒点播,一膜两行(地膜幅宽70 cm,利于膜间中耕)。线辣椒行距配置:35 cm+60 cm+35 cm,株距10 cm,理论株数1.4万株/666.7m2;板椒行距配置为:40 cm+60 cm+40 cm,株距15 cm,理论株数在0.9万株/666.7m2。下种量在400~600 g/666.7 m2,可根据播种技术和采用的机械的不同进行调整,每穴播种5~6粒,播深2~3 cm,覆土1.5 cm。要求深浅一致、均匀,做到铺膜平展,滴灌带宜松不宜紧,压膜严实,播行直,交接行准确,覆土均匀。出苗时要及时破除板结(特别是在雨后要及时破除板结),防止幼苗被闷死。

4 早滴出苗水

播后及时布好地面管,接好毛管接头,准备好来水就滴。水源方便的也可分条田地块,完成一块滴一块,用水量根据土壤墒情达到能出苗为宜,以促进早出苗、出齐苗。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蹲苗及开沟

苗期要早中耕、勤中耕、早除草。播后苗前可中耕一次耕,深5 cm,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苗期中耕2次,耕深10~15 cm,做到不拉沟、不埋苗、平整而松碎,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座果后即可结束蹲苗。为了避免中后期滴管经暴晒后断裂而影响灌溉,可在辣椒封行前开沟,既可防淹排涝,预防病害的大发生,又可在滴管断裂后及时补给水分。

5.2 放苗、定苗及查苗移栽

及时将膜内的辣椒苗放出,封好洞口,拔除窝边草。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疏放苗,每穴留苗2~3株;4~5片真叶时或待苗长到8~12 cm高时,及时定苗,以利于辣椒苗的个体发育,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定苗的同时要查苗,对缺苗处进行移栽,起苗时注意保护幼苗根系,双株移栽,也可在播后单另集中育苗,对缺苗处进行移栽。同时对起苗穴和移栽穴灌好水,封好土,提高成活率。线椒类按“1-2-1”方式留苗,保苗在1.9万株/ 666.7m2左右;板椒类留单株,保苗在0.9万株/ 666.7m2左右,缺苗断垄处留双株。

5.3 科学滴水施肥

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20%时,影响辣椒正常生长,为提苗滴水量控制在20~40 m3/666.7 m2。生育期滴水从5月初开始至9月上旬结束。水量控制在30~40 m3/666.7m2,全生育期滴水12~16次,总滴水量控制在500 m3/666.7m2。

为确保辣椒高产,必须保证供应足够的养分,所以要重视施肥数量和质量的配比,在施肥方式、施肥时间及施肥数量上要把握好。在施肥总量上,坚持氮多、钾中、磷少的原则,一般施标准氮肥55~65 kg/666.7m2、标准钾肥35~40 kg/666.7m2,标准磷肥15~20 kg/666.7m2。N:P:K为1:0.27:0.64。施肥分两部分,一部分结合秋翻全层施肥或播种时带施做底肥。施肥量:尿素10 kg/666.7m2、磷酸二铵20 kg/666.7m2、硫酸钾15 kg/666.7m2;另一部分则在生育期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根据辣椒全生育期各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坚持“少量多次”,全生育期结合滴水带肥5~8次,主要是补充氮、磷、钾肥及锌等微量元素,也可依据辣椒生产实际情况,单独叶面喷施微肥。

滴水和施肥时间依据辣椒生育期各阶段的需水需肥特点、生长情况以及季节气候情况具体把握,主要是苗期、开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

5.4 病虫害防治

5.4.1 辣椒的主要病害

辣椒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病毒病、疫霉病和白粉病。针对苗期可能发生立枯病,应在播前可采用温水杀菌法或药剂拌种法予以防治;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抗毒200~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II号乳剂1 000倍液、毒克毒800倍液菌毒克星1 000倍液、病毒必克800~1 000倍液,隔10 d左右1次,连续3~4次;疫霉病在定植(苗)前可用25%甲霜灵600倍液灌根1次,开花坐果期开始10 d喷药1次,预防该病发生,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70%乙磷铝锰锌、64%杀毒矾、66.8%霉多克、70%安泰生等灌根2~3次进行防治;白粉病可用72%的甲霜灵锰锌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防治。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坚持点片控制、综合防治的原则,交替使用农药。

5.4.2 辣椒的主要虫害

棉铃虫、烟青虫、蚜虫,蟋蟀、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措施主要有:(1)实行灭茬秋翻、清洁田园、铲埂除蛹;(2)用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诱杀成虫;(3)根据虫情测报,在害虫孵化始盛期用1.6万倍单位的BT乳剂60~80 g/666.7m2,兑水30 kg/ 666.7m2喷施,也可用2.5%的敌杀死、功夫、氯(戊)氰菊脂2 000~3 000倍喷施。

5.5 控制徒长

对于土壤肥力高,发苗快的线椒、板椒,当植株长到40~50 cm或60~80 cm时,分两个阶段进行化控,用矮壮素40~60 g,兑水40~50 kg进行喷施控制徒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水来控制徒长。

5.6 后期管理

进入8月份以后,到了结果后期,果实逐渐趋向饱为减少无效花果,可适当控制滴水,以不旱为原则。9月上旬,果实基本成熟时停止滴水,促进果实红熟,增加色泽。

6 采收与晾晒

当辣椒长到符合商品要求时,应及时早采收,以避开雨淋或霜冻,防止霉变,影响辣椒品质。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当90%以上辣椒自然成熟失水、色泽紫红色时应及时采摘。

采摘前控水10 d左右,采摘时注意质量,不要将青椒、枝叶或病虫椒摘入,以免影响辣椒品质。辣椒应及时晾晒,晾晒时不易摊的过厚或过薄,辣椒晾晒厚度3~5 cm,晾晒过程中应经常翻动,防止霉烂变质或晒出白皮、花皮干椒,以保证辣椒色泽与品质。晾干率为15%~20%,晒干后作堆,盖好篷布,分级装袋。

7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本地区制干辣椒种植生产实际情况,平均产量在2 850 kg/666.7m2,按折干率20%来计算,折合干椒570 kg/666.7m2,则产值为:570 kg/ 666.7 m2×7元/kg=3 990元/666.7m2。

成本为:种子100元+地膜45元+机耕费88元+水费130元+植保费50元+肥料费330元+人工费1150元+滴灌材料费90元=1983元/666.7m2。

纯效益为:产值-成本=3 990-1 983=2 007元/ 666.7m2;投入产出率为:2 007/1 983×100%=101%。

表1 制干辣椒滴灌种植滴水滴肥量及时间安排表

[1]杨玉石.辣椒施肥比例有讲究[EB/OL].http://www.fert.cn/ news/2011/4/9/20114910293686632.shtml,2011-4-9.

[2]庞永慧,郑群,张旺锋,等.水分对线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2(20):45-49.

[3]马文娟,同延安,高义民,等.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61-167.

[4]刘彬.制干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村科技,2006(10): 32.

杨光彬(1977年—),新疆阜康人,大专学历,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研究方向:陆地瓜菜及特色经济作物栽培。

2016-02-17

猜你喜欢

干辣椒滴水苗期
印度干辣椒产业发展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干辣椒市场走势分析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有趣的滴水实验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
小水滴
错误百出的生活小常识
滴水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