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四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分析*

2016-12-20张凯梁静贾娜娜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非学历技术培训农牧民

张凯,梁静,贾娜娜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新疆四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分析*

张凯,梁静,贾娜娜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通过对新疆富蕴县、和静县、呼图壁县、鄯善县4县的实地调查,基于问卷整理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4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完善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路径明确着力点和落脚点。

非学历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Logistic模型;新疆

本研究在前期调研报告“关于新疆农村非学历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1]”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域差别(以天山山脉为分界线将新疆分为南疆、北疆、东疆)”和“非学历教育开展现状”两方面因素,选取和静县(南疆)、呼图壁县(北疆)、富蕴县(北疆)、鄯善县(东疆)4个县进行重点调研分析。

1 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对新疆富蕴县、和静县、呼图壁县、鄯善县4个县的问卷调查。调研采取面谈交流和问卷形式收集信息,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68份,有效率96%,数据可信度较高。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包括家庭人口数、月均生活支出、家庭收入),接受非学历教育的意愿,政府行为(意愿支持力度、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设、非学历教育项目设施配备、非学历教育宣传)等方面。

在受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不愿意接受非学历教育的576人,占总人数的75%,愿意接受非学历教育的192人,占总人数的25%,说明这4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愿意参加非学历教育的意愿不强。其它变量,如受访对象中,中老年占比较大,40岁以上532人,占总人数的69.27%;该年龄段人群更加关注家庭收入支出比例,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因而对就业诉求更高。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2 计量模型及指标说明

2.1计量模型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意愿,包含“愿意”和“不愿意”2种情况,为二元选择变量,故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具体形式为:

(1)式中,表示第个劳动力愿意进行非学历教育的概率,表示第个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含义、基本特征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2。

表2 变量基本特征及预期作用方向

表3 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的模型估计结果

2.2指标说明

计量模型的解释变量()具体包括:(1)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非学历教育认知;(2)家庭特征,包括家庭的总人口数、月均生活支出、期望收入;(3)政府行为,包括意愿支持力度、非学历教育宣传、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设和非学历教育项目设施配备,用来衡量政府行为对于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的影响;(4)地区虚拟变量,以衡量地区劳动力转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对于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的影响。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12.0软件对768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具体结果见表3。

总体而言,模型的估计结果较理想。从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来看,Logistic模型的似然比卡方检验值达到了63.48,在1%的水平上模型系数联合显著异为零。因此,总体上该模型能较好地用于分析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此外,作为参照,同时列出OLS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估计的各变量系数大小、符号及显著性水平都与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高度一致,因此下文将依据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Logistic模型中,我们所关心的变量期望收入、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设影响显著;其中,期望收入和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设与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预期一致。而意愿支持力度、非学历教育宣传活动和非学历教育项目设施配备对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3.1个人及家庭特征变量

与预期一致,受教育程度每提升一个层次,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会显著增加,表明提升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的主动性。家庭总人口每增加一人,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会显著提升,这与被调查对象多数为40岁及以上劳动力密不可分,他们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者,因而家庭人口数的增加,使得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增强。期望收入越高,对于生活消费和高质量生活憧憬越明显。增加非农收入是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而掌握一门技能是再就业的核心,因而期望收入与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预期一致)。总之,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家庭人口的增加及期望收入的上升,均使得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显著上升。

3.2政府行为变量

意愿支持力度和非学历教育宣传活动对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的方向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原因是: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越大,说明其越发地认识到:劳动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的高低与再就业机会的大小间是正相关的。劳动力本身希望政府给予支持,但也因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致使他们对这些宣传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政府对非学历教育开展的宣传活动并不多,多在特定时间段(如:科技之冬、科技之夏、春耕前夕、秋收前夕等时间段)以拉横幅、发传单、刷墙体广告及发送公益性短信(常被当作垃圾短信)等形式进行宣传。

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设与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这与调查过程中劳动力对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展形式”及“材料呈现形式”的关心程度密不可分。通过调研发现,从已开展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形式看,多采用“集中式”形式,但该形式在时空方面缺乏灵活性。从材料呈现形式看,多数情况是教师将材料内容讲解展示给学员,而非发放给学员;少数非学历项目为学员发放了文字、图片材料。

非学历教育项目设施配备未显著影响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本项目从“农业技术培训”和“再就业实用技术培训”2个方面研究非学历教育。“通过对全疆67个县的调研,将农业技术培训归纳为:植物种植技术培训、动物养殖技术培训、动植物病虫害检测及防治技术培训、农机器具培训及其它项目培训5类;将再就业实用技术培训归纳为:电焊技术、编织技术、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建筑装饰、工程机械、创业知识、电工、旅游服务、矿业、家电维修、民间艺术、计算机技能及其它项目14类[1]”。4个典型县开展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及设备的配备情况与全疆类似。对农业技术培训项目来说,多数农户家中配备有相应的农机器具,因而非学历教育项目组织方仅需进行纯理论或在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即可。对再就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来说,组织方以当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合作社及政府为主,多数学习者是为了掌握技术,到相应企业打工;少数学习者是为了自主创业而参加非学历教育,因而设施配备几乎不会影响他们进行非学历教育的意愿。

3.3地区虚拟变量

与其它三县相比,富蕴县的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较强,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所调研县中,富蕴县并不是经济实力最强县,但其企业数是最多的,(企业数)也是最稳定的。这恰说明,富蕴县近年来引进金昊铁业、广汇集团、凯禹源集团带动和引导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数据也表明,劳务收入年均增长88.56%。更多动工需求、更宽就业途径、更高就业收入、更需就业技能,促使(富蕴县相比其它三县而言)其劳动力进行非学历教育意愿更加强烈。

4结论

在新疆开展针对农牧民的非学历教育,重点是技能培训。同时,培训项目的开设不仅要紧密联系当地就业动向,更要关注劳动力培训效果。

提升农牧民培训效果,建议从完善“培训形式”和“培训材料呈现形式”两方面入手:(1)培训形式多样化。目前的培训形式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培训地点和培训时间不具备灵活性。针对农牧民的非学历教育以集中培训形式为主,难免会出现因距离问题而导致的交通不便和时间的浪费。学习者时间的碎片化,集中学习时间的统一化,两者势必会产生矛盾。同时,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不仅与培训项目本身有关,而且与农牧民的文化素质成正比关系,即文化素质越高,接受程度越强;反之,接受程度越低。因而在开展针对农牧民的非学历教育时,应当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在授课时间、地点、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运用远程教育开展针对农牧民的非学历教育。(2)培训材料多样化。在针对农牧民的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中,多数情况是培训教师将材料内容讲解展示给学员,而非发放给学员;少数培训为学员发放了文字、图片材料。而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类材料有机结合,运用到针对农牧民的非学历教育中,也是提升效果的关键。

[1]张凯,梁静,马永仁.关于新疆农村非学历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14.

2016—09—27

国家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2014—2015年度青年课题“以电大系统为支撑发展新疆农村非学历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G14A4303Q。

猜你喜欢

非学历技术培训农牧民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