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部分刊物创刊纪实(一)

2016-12-20蒋振邦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刊号之友刊物

蒋振邦

宁夏部分刊物创刊纪实(一)

蒋振邦

由《农调之友》到《调研世界》

农村抽样调查队,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统计局领导下产生的。中央领导称赞“方法科学,资料可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地方父母官称是“了解国情国力的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非常有力的工具”,“是指导工作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前哨兵”;广大农民则称是“为民请命的贴心人”。

在现实中,亦不能讳言,由于人们对农调队缺乏了解与理解,社会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曲解与障碍。有鉴于此,在1987年中央召开的“农村抽样调查队”负责人会议上,与会者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高度共识——十分必要办一个专业刊物,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期更有效地推动这项专业性很强、实用性显著的事业的发展。

当时,决定由湖北省农调队主办,其他省区协办。后来,事出意外,湖北省传出办刊有困难,正处于犹豫不决之中。宁夏农调队发扬敢于担承的精神,敢为人先,矢志主办这个刊物。时任宁夏农调队队长的杨正明闻讯后立马向上级有关领导请缨,当力争到主办权后,将刊物取名为《农调之友》。从此,这个刊物便和我结缘。

1987年5月,我应杨正明之邀,和宁夏农调队的吉瑞钦一道,对宁夏山川7个县的调查队进行走访与调研,并撰写了电视片《农村侦察兵》,由宁夏电视台摄制并播出。这次合作,我对农调工作有了深刻地感性认识。加之我时任《宁夏大学学报》副主编,因而在《农调之友》创办之始,杨正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并派专人来我处洽谈协助办刊事宜。我部非常高兴地承担了刊物编辑校对工作。农调队则由张晓东负责组稿、编排、出版发行等具体工作。初创时为内部学习交流刊物,并于1988年3月15日面世。

《农调之友》作为全国性刊物,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特别鲜明,从创刊号上就有充分的体现:编委会由各省区市农调队队长组成,主编由杨正明担任。所刊出的稿件来源于全国各省市区。栏目设置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充分反映了农调队多彩而独有的挑战性工作,丰富而又富有激情的生活。从此,《农调之友》以出色的调研成果,真知灼见的建言献策,获得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决策高参的美誉,而战斗在一线的农调队员们,亦有了自己的学习交流园地,并充分表达了这些无名英雄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农调队员们虽位卑而言重,身处艰苦环境而乐观向上,对本职工作的真诚付出、炽热的情感,都令人感动。为了歌唱农调队员的苦乐人生,我写诗一首《但愿被理解——农调队员的心声》,刊于创刊号上,诗曰:

泉水叮咚,细流涓涓,

不思波涌浪翻的壮观,

但愿被理解——

泉水甘心经受漫长途程的考验。

农调队员啊名不见经传,

跋涉的足迹遍布生命的摇篮,

但愿被理解——

那无言的数据就是忠诚的奉献。

小草吐绿,染遍山川,

没有亭亭玉立的身段,

但愿被理解——

小草情愿献出默默无闻的华年。

农调队员啊是时代的哨兵,

挑起岁月的重担永不歇肩,

但愿被理解——

平凡的行业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零部件。

抛却享受,和高山原野为伴,

不辞辛劳,心怀执着的信念——

是泉水,就要奔向理想的大海,

是小草,就要呼唤生命的春天。

1992年,《农调之友》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内部刊物变为公开发行刊物,并改名为《调研世界》。虽然刊物编辑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然而他们像春燕,尽管自己没有灵巧的双手,却要用自己的嘴巴去掘土衔泥,营造农调队员们的爱巢,使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影响不断扩大。

1995年,由于《调研世界》刊物的出色表现,加之国家统计局下属的调查总队又调整了机构,将原来独立单位城市调查队、农村调查队与企业调查队,合并为国家调查总队。国家调查总队把《调研世界》收在自己名下,成为总队机关刊物,从而这个面向全国的专业性很强的《调研世界》,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附:创刊号封面照片。

《平罗文艺》

作为宁夏最早的县办刊物《平罗文艺》,于1972年5月创办,开始为小32开的铅印本,像个小册子一样。它的内容比较散,体裁多而全,还曾出过“诗歌”、“戏曲”等专辑。三中全会之后,迎来了文艺的春天,《平罗文艺》获得了新生,并于l979年改版为l6开本,每期近l00页。

《平罗文艺》作为文艺季刊,共出刊34期。从栏目设置到刊物内容,都充分显示出它的“乡土情、回乡味、小而全、讲实惠”的特色。刊物栏目虽不固定,但设置众多,文艺品种样样俱全——小说、散文、诗歌、习作园地、演唱、文艺随笔、回族民间文学、寓言、戏剧、说唱、农村文化室、美术、书法、评论、歌曲、风物志、儿歌、民间谚语歇后语、写作知识等。

《平罗文艺》可称为是土生土长在银北大地的一株马莲花。它耐贫瘠、抗旱碱,性格坚强,朴实无华。它对人们索取不多,却能无私奉献浓郁的清香,给原野以绿意,装点银北大地,在文艺百花园中,有它的一席之地,焕发着勃勃生气。

《平罗文艺》小而杂,迎合适应了作为农业大县的广大工农兵学商群众、基层干部的渴求与口味。它散发的浓烈的乡土气息,就像油汤辣水的羊杂碎,诱使缺少精神食粮的普通百姓,争相亲近它,爱不释手地阅读它。有需求,有园地,就更加激发了平罗县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成为他们辛勤耕耘的百花园,广大干部群众得到娱乐身心的休憩地。《平罗文艺》把培养扶持农民作者,特别是回族作者、女作者,作为努力方向之一。这批作者,既有普通的工农兵群众,又有一些机关领导干部;既有地不分南北的声名在外的作家,如云南的马瑞麟,银川的高深、肖川,又有刚显露才华的文学新人;既有年逾古稀的老“秀才”,如贾崇道、韩相德,又有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作者队伍庞杂,水平参差不齐,然而,为了一个虔诚而又神圣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共同创造了《平罗文艺》表现不俗的历史业绩。

《平罗文艺》除了办刊之外,还承担着全县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的普及指导工作。因此,曾多次召开创作会议、作品讨论会,举办各种文艺创作班,出作品出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不少文艺创作骨干致力于业余文学创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几名作者成了自治区的“秀才厅长”。在这里还须提及的是,l982年平罗作者朱正安、蒋振邦合作创作的电视剧本《喜从何来》,由宁夏电视台录制,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1983年10月《当代》在第5期头条位置刊载了蒋振邦创作的中篇小说《在沿河村里》;后来陈勇创作的小说《靳老头的丧事》又被《小说选刊》转载;丁一波的系列民俗散文,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性报刊。《平罗文艺》的骨干作者中,先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有:秦克温、刘国尧、郑正、蒋振邦、于秀兰、马春宝、陈勇等。至于成为自治区各文艺协会会员的就更多了。

往事匆匆过,岁月悠悠来。1983年夏天,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电话通知精神:《平罗文艺》予以停办。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平罗县文联于2005年又创办了名为《塞上》的内部发行的文艺刊物,承接了一脉文气,使《平罗文艺》的宗旨与精神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延续。

附:创刊号封面照片。

《塞上》

2005年,是值得平罗县文艺界人士与广大读者留在记忆中的喜庆日子——《塞上》,一本不太厚的文艺刊物问世了。她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文艺繁荣的象征。正如《塞上》创刊号在“卷首语”中所说:“打开这页《塞上》我们已经上路。你我正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还在追忆22年前的《平罗文艺》,那模糊的背影,和一段段飘飞的往事及文字……这时,一种久违了的亲情已覆盖我们的心灵,寻觅一种对家园的依恋和对土地的感恩……”

《塞上》在创刊号上就展现出独自的特色与风采。除了应有尽有的文学体裁的作品外,还特意开辟了“随笔”、“风采”、“古诗词”、“古今平罗”等栏目,更加突出了作为宁夏银北大县、古今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平罗文艺》的继往开来者,《塞上》不辱使命。

附:创刊号封面照片。

蒋振邦(1939-),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宁夏大学学报》副主编。

猜你喜欢

创刊号之友刊物
藏家之友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刊物贺词
《诗词之友》赠阅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藏家之友
总第100期杂志“晒创刊号”活动得奖石友藏品展示
藏家之友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