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时期社区治理绩效的测度

2016-12-20王素侠朱方霞

统计与决策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一致性权重专家

王素侠,朱方霞

(滁州学院a.经济与管理学院;b.数学与金融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新型城镇化时期社区治理绩效的测度

王素侠a,朱方霞b

(滁州学院a.经济与管理学院;b.数学与金融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新型城镇化阶段,社区快速发展。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对其治理效果开展绩效评价,能有效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文章根据已有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统计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把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素,确定评语等级,对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运用现代通讯工具,让专家和社区居民参与测评,采集评价数据。通过运算,得出测评的具体结果。通过此方法能有效对社区进行测评,以促进社区治理做针对性改进。

社区;治理绩效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0 引言

新型城镇化阶段,社区治理有许多关系尚未理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实践中也有一些考核指标,但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缺失,形式主义严重。无严谨模型进行模拟论证且未考虑现实因素的评价指标可信度不高,因而考核结果可靠性不够。为使得社区治理更为科学民主,本文在借鉴已有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考核指标,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考核接受第三方评估和监督,并依据现有技术进行评估。通过测评,社区治理者可以了解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1.1 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指标选择

为了规避考核缺乏第三方评估和监督问题,本文设计五个方面准则来选择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即持续性、安全性、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之所以考虑这五大准则,是考虑到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和幸福感。可持续和幸福感,在于人类的正常健康繁衍,在于环境的优美安全,在于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于规则的遵守和执行。

1.2 测定评价指标准则层的权重

(1)建立两两比较表格,如表1所示。

(2)建立评价尺度(1~9标度法),如表2所示。

(3)德尔菲法判断矩阵。

选定10个专家,分别来自理论界社区研究专家和实践部门社区管理专家。要求各专家根据已有经验对评价指标准则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经过多次探讨,形成最终统一的两两比较的等级结果。形成判断矩阵如下:

(4)到归一化判断矩阵。

表1 评价指标两两比较

表2 评价尺度释义

i或k表示k行;j表示j列,最终得到归一化判断矩阵:

(5)将判断矩阵A'按行相加,得到向量,将向量归一化,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将归一化判断矩阵按行相加,得到向量:

将向量归一化,则得到上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其中W1,W2,W3,W4,W5为准则层相对重要的排序数值,即权重。

(6)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λmax=n,CI=0;

当λmax¹n,CI¹0,判断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CR:

若CR<0.10,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从运算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CR<0.10,可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因此关于专家对于准则层的权重设定是合理的。

1.3 测定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各自的权重

按照同样方法和步骤,分别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打分,计算得出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4所示。

表4 各指标隶属度

2 社区治理绩效测度

2.1 测评流程

(1)评价指标作为评价的因素U

(2)确定评语等级

V={v1,v2…vn}={好(100),良好(85),一般(70),较差(55),很差(30)}

(3)基于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生成社区测评表

把评价指标整理成一个问卷,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生成基于手机的社区测评表。选择一定的社区,对居民进行宣传,营造积极参加测评的氛围。

(4)测评要求

参加测评的人员为研究社区的专家和社区居民。之所以考虑研究社区的专家,是考虑到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治理绩效;而同时考虑居民评价,是因为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社区治理绩效应主要由社区居民来评判。通过此方法,能有效知晓社区治理效果,有效推进民主进程。

专家和社区居民通过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进入测评专题页面。每个人对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即对每个评价指标只能选择(好,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中的一项。评完后点击提交。

2.2 运算步骤

(1)调查结果

对某个社区进行调查,发出调查表100张。经过调查,共收到100张表,其中有效表是96张。

(2)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在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后,逐个对被评价对象从每个因素ui=(i=1,2,…m)上进行量化,也就是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价对象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得到隶属度矩阵R=(rij)n´5,评价项目权重向量为W=(wi)1´n,评价等级分值向量为:D=(di)1´5,因而得到综合隶属度向量为:S=W×R

(3)确定最终评价结果

利用合适算子与评价体系的目标层的转置矩阵相乘计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将运算得出的综合隶属度分别与上面的(好,良好,一般,较差,很差)对应的(100,85,70,55,30),计算出此社区治理绩效的最终综合评价值。即:

3 测评结果运用与启示

(1)测评可作为社区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

本考核指标的设定,基本上涵盖了社区治理的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在测评中,不同社区反应的问题会有差异,因此专家和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绩效的打分,可以作为社区治理绩效监督考核和评比的重要参考。通过分析测评结果的数据资料,及时引导、总结经验,在经验成熟以后适时调整相应制度安排,有力推动了社区决策的科学性。

(2)绩效测度实现第三方评估和监督

社区是居民的家园,社区治理的绩效,应有居民参与评判。以往的社区治理绩效测评,往往是由上级机构对账册的核查,测评不能有效实现第三方评估和监督。考核往往形式大于实质。本研究从指标确立、权重设定、测评过程,都让相关专家和社区居民实际参与到考核中来,真正让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和监督,从而使得测评效果真实可信。

(3)以评促改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随着公民权利自觉与参与能力的提高,城市社区公民参与对既有制度渠道有了创新与突破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现代移动网络通讯技术,方法简单可操作,居民可参与性强。在调研中,社区居民对于社区考评积极性很高,非常愿意配合调研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关注社区发展,积极讨论社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区与居民线上线下及时互动。这种以评促改的方式,推动了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满足了居民的民主诉求。

(4)社区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在模拟测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社区治理中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测评表中,社区居民对社区自然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对于老弱病残的救助、安全知识的宣传、文化宣传、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打分都较低,说明社区治理工作在这些方面很有欠缺。应针对不足,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5)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精神生活的相关内容打分很低。这也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也对社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很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鉴于社区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构建有利于社区发展的社区文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阶段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1]张宝峰.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汪玉凯,高新民,吴昊.国外信息化推进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2010,(6).

[5]滕颖,李新.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

(责任编辑/浩 天)

F224.9

A

1002-6487(2016)21-0100-03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16CX03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17);滁州学院培育项目(2014PY14)

王素侠(1972—),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朱方霞(1974—),女,安徽明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分析、决策分析、数理统计。

猜你喜欢

一致性权重专家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致谢审稿专家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请叫我专家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专家面对面